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合作阅读模式及其评价方式研究

2019-09-10王小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王小燕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日益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发展成为学科教学的一大方针。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英语也面临着改革的契机。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阵地,但是就目前来看,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合作阅读模式及其评价方式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合作阅读 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15-010

一、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阅读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并做出三级层次划分。在第三(最高)层级中,对于语言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推断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提炼主题意义,分析语篇的组织结构、文体特征和语篇的连贯性……有效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体现意图、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常见的人际交往中,建构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文化意识方面,要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思维品质方面,要求“针对所获取的各种观点,提出批判性的问题,辨析、判断观点和思想的价值,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习能力方面,要求“善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举一反三,积极争取和把握各科学习和表现机会,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能够理解、概括和分析语篇,还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比较和探究语篇的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并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交流,提升综合能力。

二、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冲击下,弊端日益明显,尤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模式缺乏活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上,教师一般在导入阅读话题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依据学案指导学生做题,而学生被动片面地接受知识,忽略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师生间缺乏充分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无形中被阻断,阅读课堂教学较为沉闷,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和阅读技能训练,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重视不足甚至被忽略。

最后,评价主体和评价模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传统英语阅读课堂上,评价主体基本为教师,学生甚少参与评价环节;评价模式侧重以答题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缺少形成性评价;同时忽略评价为教和学服务的目的,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于教和学的促进作用。

三、合作阅读模式及其评价方式

针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不足,需要把握好学生与学生、學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个体三个方面的关系,并基于合作——探索——总结升华的思路,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了高中英语合作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八个月的课堂实践和多次测评,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后测成绩对比,证实该模式能切实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整体学习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中,该模式以小组合作阅读形式开展,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每周安排一节分享展示课,每次课由4个小组负责展示。课前,教师按阅读兴趣与水平对班级进行分组,安排组长提前下发阅读资料,由组长分配任务,下发小组合作任务清单。课中,组员分享并展示组内所接收到的阅读材料,并接受全班同学的提问和质疑,然后就不同观点进行辩驳。小组展示完毕,由班级同学对该组进行评价。课后,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对各组作点评和总结。最后,组内成员共同总结不同的观点和评价,并反思本次合作阅读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有别于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程单一评价模式,合作阅读模式所实行的是多元主体的评价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当小组展示完毕后,对于小组的展示情况,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互评,互评形式以直观的数据显示,为此,设置了互评量规表,总分值8分,涵盖四个测评项目,即Language( 语言能力),Thinking(思维能力),Presentation(表现能力),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信息与合作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占3分,思维能力占2分,表现能力占2分,信息与合作能力占1分,互评量规表采取成员打分形式,能较客观、具体地反映出来学生的阅读情况。除此之外,为了了解教学情况,教师的测评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合作阅读模式评价方式中,设置了教师评价表,测评项目包括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按1-3分进行测评,四个维度具体为能够识别语篇为传递意义而用的主要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能评价和汲取文化精华,能够识别语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能够创造性的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点。根据其他小组和教师评价,展示小组学生反思自评本课表现,总结优点与不足,并以文字形式记录。

综上,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克服了传统英语阅读课程单一考核模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

四、反思与结论

将合作阅读模式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是一次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而实践的开展也带来一些困惑,如是否有更科学的、可量化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和文化视野的开拓等,在今后的教学中仍待进一步思考和摸索。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17.

[2]赵洁.对话型课堂文化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8.

[3]程晓堂, 超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5).

[4]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5).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