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思维导图构思作文

2019-09-10林美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分枝导图文章

林美珍

【摘要】  作文是一种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思维导图,作为能够反映普遍思维过程的工具,也就必然能够反映作文这一特定思维过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散发思维,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达到有章有法、节省时间、高效地展开写作的目的。

【关键词】   运用 思维导图 主题 关键词 想象 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11-010

作文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很多小学生觉得没有素材可写,实际上学生不是没有题材可写,而是不会挖掘身邊的素材。思维导图是一种能优化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小学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挖掘现有的题材。

一、学会画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画思维导图,画好思维导图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确立“主题”

审清写作题目要求,拟定写作主题。一般把文章题目,写在纸的中央位置。以此为中心,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和确认作文的主题,这是动笔画作文地图的起点。从中心开始,让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自然地表达。注意要做到“中心句”简明扼要,围绕中心句的副标题要和中心句有联系,仿佛一颗树,有主干也有细枝。

(二)选定“关键词”

画作文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整体内容的精髓,方便作文时,能回响起具体内容。因此,使用关键词,提醒写作者清晰、完整、准确表达相关内容。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它更多地是强调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作文导图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就组合关系来讲,单个词汇具有无限的一定性时,每一个词都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新创意的产生。

(三)向外扩张,注意连接

画作文地图主要从“中心”向外扩张,主要分支一般写3至7个。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把分枝连接起来,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东西。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

(四)修改补充完善

对已画出的内容进行筛选或删减、补充,让大脑放松放松,回忆一下,联想或思考片刻,再把那些闪现的点滴个性化的创意记入图中,然后将写作思维导图再修改完善。确定详写、略写内容及写作顺序。

二、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合理想象

写作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掌握写作的关键要素,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让自己的作文中心思想明确,顺着导图的枝干发展,文章是不会出大错的。

其实,光会背许多华丽辞藻、精彩篇章的不是天才,能创造性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创作新篇章的才是天才。

以图促写,正是用图式语言,唤醒学生的内部意识,唤起学生的构思热情,催化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内省式、体验式的写作。

在画写作思维导图进行创作构思时,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写作思维导图能把学生不期而遇的想法,灌注了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的经历,与众不同的灵感和顿悟……创造性地记录下来。

有时看学生的写作思维导图,好像很“松散”、“随意”甚至“混乱”,但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内容间的关系其实都是环环相扣、处处相连、层次分明的,这已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很有创意的写作蓝图,它能指引学生大胆想象,构思有创意的故事,写出崭新的篇章来。

要经常鼓励孩子们:不必害怕写作思维导图画得不好看,因为只要自己能看明白所用的色彩或所画的形状是代表什么,就已足够了。有时候,可能画得实在不像样,甚至未能想象到要写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时,那还可以用某色彩或用某图形或代号表示。重要的在于:让自己一看见画的这些符号就能记起所思考过、观察过或想到过的事物,提醒自己把这一切想起来,并在直接可观的思维导图中把文章构思好,再照导图的指引,把文章写下来就可以了。

孩子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不脱离孩子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不会因为把学习目标定得太高或太低,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孩子完全能在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经过思维导图直观的构图作导航,帮助轻松进行写作构思,尽可能引领孩子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让孩子拥有完成写作任务的信心、勇气与能力,最终实现孩子的写作水平总趋向于不断提高的势态。

绘制和完善写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促进孩子写作能力形成的过程。以思维导图的直观形象,为写作导航,更能触发孩子的发散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三、根据思维导图,展开写作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用思维导图指导作文教学,尤其是语文作文的写作,让学生画思维导图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从而写出更丰富、更有深度的文章。

教师把思维导图引进课堂作文教学,在巧用思维导图的实践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作文框架,方便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从而促进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网《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思维导图》.

猜你喜欢

分枝导图文章
一株吊兰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氮水平对小菊“东篱秋心”分枝和开花的影响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郁闭度对降香黄檀初期分枝影响的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