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2019-09-10付媛媛
付媛媛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媒体思维和管理方法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在新旧媒体不断碰撞和融合的情况下,“融媒体”时代逐渐到来。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德行和思想品质的关键,而高校学生又是融媒体时代中最活跃的人群之一,因此基于融媒体思想对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非常有必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在融媒体时代当中思政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关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中,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所作出的指示,我国各领域在融媒体时代当中都应当积极优化工作管理方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需要各大高校教学团队对融媒体时代特征和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再结合传统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升教育水平。
1 融媒体时代中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教育主体地位受到削弱
众所周知,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开展,思政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几乎都是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固定角色的知识输送,教学效果受到教师个人素养、学生听课状态等方面影响,具备很多局限性。如,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互动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等。而融媒体时代中,需要思政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更加活跃灵活的教学模式,甚至教学场所也不再仅限于教室[1]。具体表现为,教师不再是课堂主体,学生可以凭借着融媒体思想,在融媒体平台上进行思想交流和意见表达。虽然教师权威性和主体地位降低,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质量,但是这种环境容易让学生思想受到虚拟环境相关言论和信息的干扰,并且这种干扰具备一定的隐蔽性。
1.2 高校融媒体教学基础不扎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中,学生对虚拟网络及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学校思政教育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迎合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很多高校开通了专门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但是受到学校本身以及思政教育性质影响,加上学校新媒体平台管理教学工作起步较晚,导致学校在融媒体教学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很多高校新媒体教学平台信息更新慢、内容枯燥、互动性差等,导致平台教学性质被大幅度削弱。
1.3 媒体运营监管存在缺陷
融媒体平台作为现代高校加强与学生互动,优化教学方式的产物,在迎合学生生活及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对这些平台进行优化管理[2]。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由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或是对平台管理不重视,导致出现很多运营监管问题。例如,因为管理混乱,导致高校很多学生以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为名开通融媒体平台,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发布一些不良信息,产生恶劣影响。同时高校在融媒体平台思政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危机公关能力,导致一些敏感信息被发布传播之后,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影响思政教育宣传质量。
2 融媒体时代中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2.1 实施双向信息交流教学
在融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有必要重视师生信息交流方式的改革,从传统单向知识传输转变为更有互动性的双向交流。教师需要更多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根据学生想法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从传统课堂主体角色逐渐转变为引导者和陪同者,让学生成为思政课堂主体。具体方法在于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思政主题演讲活动,通过班级内部积极分子来带动全班同学参与,让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学习优质思想,提升思政教学质量[3]。
2.2 巧用多媒体教学
融媒体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大高校也逐渐更新和完善了教学配置,多媒体设备系统的加入给思政教学课堂更多的形式选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系统丰富的信息、图片、影像,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兴趣,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教师可以利用如今国家在思想政治宣传及教育方面制作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进行观看,并在观看之后和学生互动讨论,达到思政教育目的。例如,建国70周年国庆期间,由国内5位著名导演联合执导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同时具备市场性质和思政教育宣传性质的电影作品,其吸引了高校学生的极大关注。思政教师可以借此组织观影会,结合观后讨论来强化思政教育。
2.3 使用网络教学法
融媒体时代中,任何教学都可以不局限在教师之内,各类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形式都极大吸引着学生兴趣。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之余可以随时进行相关教学互动[4]。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建一个社交群,不定期在群内发布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同时利用相关媒体软件的互动功能进行在线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较先进的思想教学内容,同时在于同学老师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弥补自身学习短板,进一步提升相关课程的学习成绩。
3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融媒体时代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着互联网时代的新兴群体,应当正视时代带来的挑战,积极消化融媒体时代特征,利用其技术和形式特点,打造更符合现代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转变教学信息互动方式、巧用多媒體教学系统、积极采用网络教学法等方式,转变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提高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为时代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妍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重塑[J].法制博览,2019(21):43-45.
[2] 何丽丽.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雨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运用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128-131.
[3] 孟美思."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才智,2019(20):94.
[4] 刘雅琳,郝悦.新媒体媒介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堂融合发展之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