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曹王二小现象”

2019-09-10孙广琳

关键词:养正课间操考核

孙广琳

早上7点40,我帶着强烈的好奇心抵达了博兴县曹王镇第二小学门口,孩子们正在陆陆续续地走进学校。站在学校门口,每个孩子走到我的跟前都会驻足、站稳、立正,然后行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老师好!”孩子们啊,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只是个慕名而来的旁观者。但看着一个个认真行礼的同学,我也只好微笑着一一回应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你好”。进入了学校的大门,与校门外热闹的送孩子大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景象:校门内只有鸦雀有声,同学们自觉排成一列,无声地穿越教学楼前的广场,步入教学楼。8点钟的教学楼。预备铃响后,就只有几名值日生和早读的朗朗书声穿梭在走廊里。从三楼的窗口向下望去,我有了新发现——小广场的红色地砖上,竟有两道浅白色的50厘米宽、长度贯穿校门与教学楼门的“线条”。同行的校长郭轶顺告诉我,这线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孩子们几年如一日的上学、放学路线,红砖上的浅白色,都是孩子们几年来一步一步磨出来的。这样一所“村小”,竟然连上学、放学都是这么井然有序。这两条白线也在告诉着我,这种有序可不是一时作秀,而是长年累月。上课铃在8点20准时响起。我“蹑手蹑脚”地在走廊里“转悠”着,说话也把嗓门压低,生怕惊扰了教室内每张认真的小脸。每间教室后的黑板引起了我的注意,黑板最下方写着许多同学的名字,上面则是一排排密密麻麻、多少不一的五角星贴纸。主管德育的校长舒德清介绍说,这是学校实行的“养正”教育理念的一项具体措施。每名同学都会根据课堂、作业、考试成绩和行为习惯、品德表现分别获得或扣除“博学星”和“尚德星”。这也是学校“养正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老师会在每天的晨会上进行总结反馈,为每名同学增减星星,然后每月评选班级月度“尚德之星”“博学之星”,每学期根据同学们获得星星的情况,评选出“十佳养正少年”作为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除了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学校也有针对班级的评价体系,每天的课间操开始前,少先大队的学生干部会先对每个班级昨日和今晨的纪律、卫生、出操队列等考核情况进行通报,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也会颁发卫生明星班级、纪律明星班级等荣誉称号的流动红旗、流动牌匾。同时,根据学生考核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情况,每月对班主任及老师进行考核并通报。通过这一套完整又合理的评价体系,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合适的评判,也让大家有了进步的方向,学校内的每个学生与老师也更加注重个人和集体荣誉感。这套“养正”理念下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学校秩序的进步系好了“安全带”。

各个教室走过来,我发现许多教室的讲台上都是白发斑驳的老教师。正当我感到疑惑之际,舒校长邀请我一定要去看看马上开始的课间操。9点50,下课铃响起,走廊里竟然没有想象中学校课间的嘈杂。随便站在一个班级的门口,教室里每位同学都是安静地将课本放在课桌抽屉左侧,作业本、笔记本放在右侧,文具归入文具盒,这间学校就连每个学生的课桌抽屉都是那么得整齐有序。收拾好课桌,每班负责值日检查的同学先走出教室站好自己的岗位,其余同学安静地在教室前后排成两排,由后一个同学为前一个同学整理校服的衣领和红领巾,互帮互助的每双小手都是认认真真,没有丝毫敷衍。每个班级两排队列按顺序下楼,我走在不宽的走廊里没有感到丝毫拥挤。更让我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的是从下课开始,学生们的任何活动都没有一位老师的督促,走廊里除了脚步声之外也没有丝毫的喧哗。每个同学在广场上各就各位后,少先大队学生干部先宣布考核情况,然后课间操正式开始,此时也还是没有一位老师出现在广场上。舒校长为我解答了这个疑惑,学校实行“四自”管理模式,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校把学生在校的日常活动项目尽可能多地交还给学生自己完成。每天,学生从到校、晨会、课间操到午餐、午休、放学乘坐校车等环节,现场最多有一名不参与秩序管理的老师负责应急情况处理,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需要考核评价介入的地方,也都交给学校少先大队。甚至连一年级同学的课间操都是在入学时由高年级同学一对一教会,没有一名老师参与。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各方面能力、行为习惯以及个人品格都能自发地、自觉地不断优化进步,老师们也都真正“减负”,有了充足的休息和备课时间。

课间操结束,孩子们安静有序地回到教室准备上课。这时我终于见到了从早上6点半就到校处理学校事务,忙到现在才有点闲工夫的校长刘连江。刘校长先为我解答了老教师众多的疑问,学校有这么多老教师是因为建校合并的4所小学有许多老教师。建校之初学校18个班级只有45名任课教师,其中就有21名50周岁以上的老教师。建校初,有些老师习惯了原来单位的粗放式管理,来到新的集体干劲不足,教学硬件设施也严重匮乏。面对种种困境,学校管理层基于“养正”文化,确立了“启蒙养正,明理进取”的育人目标,旨在让每一位孩子涵养浩然之正气,通过“养正”文化的建立和熏陶以及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让“养正”的精神文化深入每位教师和学生内心。由此以来,每位老师不论年龄资历都干劲十足,已经退休的孙俊华老师为缓解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主动返岗承担起班主任和跨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校由管理转变带动全校的发展进步,“养正”精神文化和学生“四自管理”形成一股强大合力,不断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辅助,让学生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人品格通过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断优化,这种日积月累的效果也体现在了学校各类成绩上:教学成绩在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学校的特色足球文化也飞速发展,一个数学老师出身的业余足球教练带领一群农村孩子踢出了数个市、县冠军……听完刘校长的介绍,我深深为这样一所乡镇学校叹服。而以刘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层不仅仅是在学校机制规划上高屋建瓴,更在每项举措的实施上事必躬亲,他们一直是学校最早来、最晚走的一批人。刚好11点50的下课铃响起,刘校长带我去参观他深以为傲的无声就餐。学生下楼吃饭的队列与课间操时如出一辙。步入食堂,我又一次被这几百个尚不谙世事的孩子们震撼了。600多人共聚一堂,从排队入座、诵读餐前感恩颂词到开始用餐,竟然没有一处拥挤、一丝喧哗,朗朗诵读声落下后就只能听到碗筷碰撞的细微声音,所谓井然有序大抵如此了。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没有亲眼见到学生自主管理的午休和下午放学的自主乘车。一上午之所见所闻,我看到的还只是这所“村小”实行的“养正教育”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震撼。我的内心也从刚开始的好奇和半信半疑转变成了肃然起敬。在“养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用“四自”管理模式和不断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孩子们真正自我发展、自主进步,在小学时期涵养的正气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周易》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如此践行“养正”办学理念的一所乡镇小学,为每一位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好基,可谓“圣功”也。

猜你喜欢

养正课间操考核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