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含及相关问题分析

2019-09-10刘胜鹏

广告大观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益性公共管理公立医院

摘要:公立医院作为承担社会公共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在国民生活中承担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其政府投资和主导下的背景以及公共医疗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公立医院本身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公益性特点。然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其正在逐渐丧失公益性,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其公益性的含义进行界定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立医院;公益性;内含;问题

公立医院的日趋严重的逐利倾向、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生和患者之间时有发生的矛盾正在逐渐破坏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而这些问题的发生也进一步增加了国家对医疗体系进行改革的迫切性。分析其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含义分析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中公共组织的主体在医疗卫生这一重要的公共事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其成为公共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政府为主导且以政府为主要出资对象所成立的公立医院应该秉承公益性的经营原则。虽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没有统一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体上可以将其理解为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响应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举措,并且在医疗救援、突发疫情的救治、医学研究与教学、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公益性作用。简单理解就是公立医院不能像纯粹的商业机构一样以盈利作为自己的主要经营目标,而是应该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公共医疗资源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

二、问题分析

1.公益性的弱化

一方面,公立医院作为一种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定位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中难以全面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获得高额的回报,而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缓慢的投入进一步导致公立医院中的从业人员难以在收入方面和社会其他行业保持同步的发展。公立医院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开始借助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运营医院从而导致其公益性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政府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也进一步导致公立医院在市场化方面越走越远。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与巨大的医疗卫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为公立医院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让大量的人民在争夺优质医疗资源的过程中容易滋生价高者得的情况。

2.诱导患者消费

公立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部分医院的从业人员通过诱导患者消费的方法来提高医院以及个人的收入。例如,部分从业人员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向患者推荐了一些不必要的药物,而医院或者医生个人则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整体的收入情况。当然并非所有的从业人员都会利用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和医院创收,仅仅是一部分。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过少与医院运营过程中日益增加的运营费用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医疗资源的紧缺导致公立医院的从业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但传统的运营方式有不能稳步地提升从业人员的收入,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实情况也进一步加剧了以上问题的发生[2]。

3.医患矛盾突出

公立医院越来越高的收费以及诱导患者消费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人们对公立医院及其从业人员的信任度逐渐下降,这种信任感的缺失进一步导致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因为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其他原因对医院及其主治医生产生敌意,并且此类问题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对医患关系回归正常形成了阻碍。另外,网络以及其他媒体上的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三、应对措施

(一)维护公益性

首先,政府应该从制度及体质层面对公立医院的运营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促使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回归正常。政府作为公立医院的主导与核心完全可以发挥其行政职能以及在制定政策方面的权威性对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只有从制度层面杜绝公立医院的逐利性运作模式才可以有力地维护其公益性。例如,政府可以从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方面对其进行改革从而避免其将营业额作为考核医生的标准。其次,政府可以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并逐年增加从业人员的个人收入,进可能让其收入增加水平处与社会平均收入增加速度保持一致或者略高[3]。

(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日益昂贵的医疗器材以及巨大的社会需求导致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大型公立医院应该在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来尽可能降低其自身的运营成本,与此同时还应该发挥其在科学研发方面的巨大便利和优势来开发价格更低的医疗器材、药物以及技术等。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开办企业来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缓解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情况。

(三)加强监督以及鼓励社会捐赠

首先,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行政作用从而对公立医院在诱导消费、医德丧失、市场化经营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例如,可以在公立医院的的管理层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便于让其更加彻底地维护医院的公益性。其次,政府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社会捐赠渠道从而便于公立医院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以上方式既可以限制其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现实矛盾[4]。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属性决定了其在经营过程中不应该以盈利作为主要的目标,然而,由于政府对其资金投入的不足以、监管的不到位以及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等问题导致其经营朝着趋利性的方向发展。需要采取增加投入、加强监督等措施使其回归合理的经营轨道。

参考文献:

[1] 尹红燕,王珩,李念念,et al. 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界定及相关问题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267-270.

[2] 李珊珊,肖锦铖. 基于词频分析的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界定与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53.

[3] 孙军. 新时期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 魅力中国(22):65-65.

[4] 吴敬琏. 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較,2012(4):13-20.

作者简介:刘胜鹏(1988.12-),男,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研究生,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方向。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公益性公共管理公立医院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