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19-09-10林增云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8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基于学生的情况和文本阅读的实施,设计了导入、理解、探究、思考和表达五个教学环节。通过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探讨如何把握文本结构和主旨大意,捕捉文本细节信息,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和以文本形式产出观点,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林增云,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研究”(Fjjgzx18-10)、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思维品质的行动研究”(18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思维品质”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苏联的心理学界。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的个性化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由此可见,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在英语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成为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作为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途径,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知识和提升语用能力,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解、概括和判断等多种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虽然英语教师重视阅读教学,但由于教学理念滞后和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仅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能力,也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分数而学习,缺乏透过文本去挖掘其中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自己观点的主动性。

为此,笔者以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3 Section C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 为教学文本,阐述了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导入及问题链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批判性和开放性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深层次理解文本,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实践

1.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 是一篇说明文。全文介绍了电脑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及其弊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整体思辨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和标题,预测文本内容,培养观察、预测的思维能力。

(2)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获取文章关键信息,梳理篇章结构,培养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问题链,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对语篇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Step 1: Preparing.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没有设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马上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活动中能否激活学生的后期阅读欲望至关重要。笔者在师生互相问候后开展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看图并回顾本话题重点语法:the attributive clauses.

展示图和句子:This is the village where I used to work.

展示图和句子:This is the village that the athletes live in .

展示图和句子:This is the village which the computers bring to us.

活动2:借助图,教师提问:What are the fields that we can use computers in? 让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和生活实际回答此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和标题,让学生预测“What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并请一两个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

活动1引导学生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巩固旧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动2处理了文章的部分生词,为后续阅读清除词汇障碍。文章的标题往往暗示了所述内容的主旨大意。而课本插图一般是文章主旨大意的形象化表达。教师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标题和课文插图,积极预测文本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形成阅读期待。这一阅读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培养了观察、预测、推断文本的思維能力。

Step 2: Understanding.

概述是指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对原文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单明确地表述其主要内容。概述可分为对文章整体的概括及对段落的概括。在文本教授过程中,教师设计了活动3和活动4.

活动3:学生浏览文本,整体理解语篇,找出文章每个段落的主旨大意。

活动4,学生再次浏览文本,完成以下活动: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两个问题后与同伴讨论各自观点。之后,教师带领班级其他学生对这回答进行评价,并让他们发表自己对这两问题的观点。于是,有些学生就第二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The first part is “advantages” and the second part is “disadvantages”.教师对这些敢于说出不同答案和敢于分享的学生及时表扬,激励更多的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设计略读活动,让学生理清文本框架,概括段落大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快速把握核心内容,核查先前的预测和判断,培养学生组织和概括文本的思维能力。

Step 3: Exploring

(1)借助思维导图,获取细节信息。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教师要求学生细读文本第一段内容,引导学生绘制出如下思维导图,提取第一段中的细节信息。

教师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帮助其完善该图,并让学生根据此图复述第一段文本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形式转化为非文本形式,使文章内容可视化。这既让学生抓取文章关键信息,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文本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此图复述文本内容,既考查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利用问题链,梳理细节信息。卢健认为,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孤立的几个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效果有限,此时需要问题链来连续追问,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增加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第二和第三段内容,并回答如下问题:

Q1: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what happened since the Internet came into being?

Q2:What are personal computers used for?

Q3:According to the paragraph, what can people can do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Q4:What other changes of people’s lives at home have taken place by the Internet?

【设计意图】

问题的设计以“computers in our daily life”和“problems brought by computers”为主线。其中Q1和Q2是依赖于文本内容进行作答的显性问题。Q3让学生参阅文本内容,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的显性问题。而Q4是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与文本主题相关却超出文本内容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铺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What are the problems that are brought by computers.?推动学生在阅读中将思维向深度和廣度发展。

Step 4: Thinking.

批判性阅读是指读者对作者态度、观点和文章的风格特点等作出判断,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所学内容,围绕文本标题展开讨论:Do you think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suitable ? If not, what title do you think is more suitable? 通过探讨,学生能意识到文章标题的片面性。此环节之后,教师让学生观看一小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opinion that the problems are brought by computers? Why?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标题进行质疑,对作者提出的观点提出见解,让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审阅教材,勇于阐述自己观点。通过批判性阅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并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搭建思维支架。

Step 5: Exploring

读后环节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以及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基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Suppose there is a village without computers. What trouble / fun would the villagers (村民) have?Please share your opinions with us.

【设计意图】

教师为学生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供开放性试题,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和已有的生活经历,发表自己对“a village without computers”的看法,答案不唯一。借助以读促写,实现语言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迁移,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四、结语

英语教育是培养具有思维能力的创造者。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英语阅读课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和提升语用能力的重任,更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纯粹灌输语言知识和局限于对文本的浅层阅读。学生要克服为分而学的心理,学会自主概括文本内容,理清文本结构,对文本进行合理的预测、质疑和创造,让自己的思维“活”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经国,林海宁.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报),2016(9).

[2]张惠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5]李芹.批判性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7(9).

[6]陈娇玲.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文本开展情感维度的解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6(8).

[7]卢健.英语阅读教学提问与技巧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

[8]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第二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9]张玉萍.英语读后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