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数词汉英翻译探析
2019-09-10张书瑶汪洋
张书瑶 汪洋
【摘要】数词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众多作为记事抒情的古诗词中也常用数词来增色。由于古诗词本身内涵丰富包涵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因素,在翻译古诗中的数词时通常不能简单直译,要根据其文化背景内涵做出判断,再进行翻译。这篇文章分析了古诗词中三种不同数词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数词;翻译;诗词;英汉;技巧
【Abstract】Numeral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widely used in ancient poems for polishing poems. Due to the complication of ancient poems which always contain poet’s emo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y cannot be translated literally. Instead, they should be translat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text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implied mean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ranslation skill for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numerals in ancient poems
【Key words】Numeral ;Translation; Poems
【作者简介】张书瑶(1997.012-),女,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汪洋(1979.01-),男,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硕士。
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反应古代社会历史民情、历史事件以及了解古代人物的重要佐证。所以读诗就是读史,译诗就是译我们的历史,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而数字从原始时代起就作为记录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存在,渐渐与名词结合生出数词进而演变成古人抒发情感的一种途径。因此在英译古诗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诗句都含有数词,不同的诗意,数词的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数词概说及其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
1.数词的分类。数词在《辞海》中的定义为表示数目的词。英文中数词(numeral)的名词则有两种意思:(1)A word expressing a number. (2)A figure or symbol, or a group of these,denoting a number.
数词一般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但在本文中将它分为三类以便进行具体分析:确指数词、虚指数词及特殊数词。
2.数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数词不仅在现代说明文、各项调查报告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古诗词中应用广泛。据说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写诗喜欢用数字作对,所以人称“算博士”。据统计,《唐诗一百首》中一共选诗154首,有64首含有数字,且《古诗十九首》中带数字的有十三首。数字如此受诗人们喜爱在于它的运用会给诗句带来“美”。套用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翻译论将数词的在诗中的作用分为“音美”“形美”“意美”。“音美”即韵律、节奏美。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叠用数词一,使其读起来有节奏感,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感,对饮之乐油然纸上。 再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前句以三千结尾,后句又以三千开头,首尾相接富有节奏韵律。“形美”即诗的结构美。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表面对仗工整,在诗句之中也是。“两个黄鹂”对上“一行白鹭”点对线,“千秋雪”体现时间之久对上“万里船”体现空间之大,整首诗点线远近时空结合,可谓“结构美”的典型。“意美”即诗的意境美以及情真意切之美。杜甫的《不见》颈联“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文思才敏写下千首诗句,飘零无依唯有酒能消愁。千首诗对上一杯酒,形象地概括了李白酒伴飘零的一生以及他晚年的不幸遭遇,“一”和“千”的对比又突出杜甫对李白的了解之深情谊之重。晏殊《破阵子·春景》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三四”和“一两”描绘了初春到来万物始复苏的景象,富有意境之美。
二、古诗词中数词英译技巧
1.确指数词英译。确指数词就是指字面数字与实际数目相符, “所见即所得”。该类数词在古诗词中经常来表示确切的时间、数量等。
(1)确指直译。如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句取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正是李白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表达了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孤寂忧愁之感。意为:他举杯邀请明月共饮,明月、酒杯与自己的影子正好是三人。所以,“三”在此处是实指,直译“three”即可。 见许渊冲译文:
I r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 ,
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re three friends.
以及W.J.B.Fletcher的译文:
The cup I lift,the Moon invite;
Who with my shadow makes us three.
(2)确指删译。例: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取自赵孟頫的《后庭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水乡偶然一小景,全诗清雅淡疏,别有神韵。该句中诗人描绘出秋天一叶轻舟行驶于清溪之上,靠近两岸的溪水中开满了荷花的景色。“一”和“两”皆是确指,但不必完全翻译出来,如许渊冲老先生之译:“On the clear stream she rows a leaf-like boat,Lotus blooms spread autumn hue to the shore.” “一”为“a”,“两”则不译,“两岸”直接为“the shore”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
例: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出自李贺的《示弟》,该诗是李贺失意潦倒,病归昌谷时所作。白话译文为“与弟弟离别有三年了,回家重聚一天多了”。但是见许渊冲先生英译文“I left three years ago, Again I´m in my nooks”其中“一日余”并没有翻译出来而是用“again” 代替。笔者认为译者把它删译,用“又回家(again in my nooks)”来突出李贺离家本是做官希望能发达但又无奈回家后的悲伤和重聚亲人的欣喜宽慰之情。
(3)确指对等翻译。再看一例:“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此句是欧阳修的《蝶恋花》下阕头句,从上阙“杨柳堆烟”可见该词中时节为春,再结合整首词的景色描写、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以及人物描写可见这是一首伤春词,词人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怀人的思绪和哀怨之情。自然而然,“三月”应译为“March”。再看许老先生一的译文:“The third moon now,the wind and rain are raging late;......”他没有具化三月而是以字对字对等翻译译为“the third moon”。因为“moon”在英语中有“lunar month”的意思所以理解为第三个农历月份,以突出时间的流逝也未尝不可,不过这种翻译方法现在已不太为人所知晓,还有可能会引起他人异议,所以一般并不推荐这种译法。
(4)确指意译。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 出自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前,曾参加科举却不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来抒发自己抱负,赋予了菊花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九月八是重阳节前日,诗人此处用九月八不仅为了押韵,也体现出诗人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早日到来的心情。所以这里如果用“eighth day of the lunar ”并不能体现这一心情,所以许渊冲先生用了“the Mountain-climbing Day is nigh”解释了九月八在中国的含义,一个“nigh” 也表达出诗人那种迫切之情。
2.虚指数词的翻译。虚指数词与确指数词相对,其数量含义是不确定的虚化的,根据所在语境或指多或指收少。虚指数词比确指数词在古诗词中的应用更广泛,且通常有夸张、对比的作用,往往能使诗句富有磅礴的气势,增加读者对画面的想象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1)虚指删译。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相信大家对这首诗并不陌生,李白的这首《赠汪伦》体现了汪伦对李白的深厚情谊。桃花潭的池水有数千尺那么深,但还远远比不上汪伦与我的友情,“深千尺”在这里是虚指,一汪潭水并不可能有千尺深,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彼此情谊之深。见一译文:“Peach Flower Pool a thousand feet deep is shallower than the love of Wang Lun who sees me off.”它将“千尺”与“a thousand feet”对等,以实译虚,具化数词没未能两人情谊之深体现。在一窥许渊冲先生之文:“However deep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may be,It’s not so deep,O Wang Lun! As your love for me.”直接忽略“千”这个数词而以“so”代之,使用删减的翻译方法,体现了原诗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中汪伦与李白情谊之深。
(2)虚指同义习语借用法。例:“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该词句较好判断“三三两两”两数相连表示约略之数,意为“几个,少数”且英文中正好有与它对应的词组“in twos and threes”这时接可以直接把词组带入: “Oh,fishing boats in twos and threes,and islets in clear autumn breeze.”
(3)虚指意译。由于中英文化差异,许多古诗中的词语典故无法找到对应的英文,而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则会引起歧义且外国人并不理解其中含义,这就需要用释意的方法来进行翻译。
例:“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此句出自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该诗融情入景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意为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千亿在这里为虚指,有“很多”的意思。看许渊冲先生译文:“If I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rocks,I would stand atop a thousand peaks to watch for my homeland.”译文中并未有与“千亿”对应的数量词也没有相应的形容词,以“rocks”一词表达了“千千万万个自己”的愿望,根据“散上峰头”解释出原文意思,使读者更加明白,又使译文简洁。
(4)虚指注释性翻译。很多时候我们进行翻译会出现信息背景的不对应,从而导致解读上的差异以及不解,这时我们就需要为目标语言读者进行注释相应词语在源语言环境下的意思,帮助他们理解。
例: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出自毛泽东的《五云山》,此詩是毛主席二游五云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杭州风景的喜爱。通常我们翻译时会将第一句译为“Few clouds fly over the Five-cloud mountain” 但是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时却译为“Over the Rainbow Cloud Mountain rainbow clouds fly” 为何翻译为“rainbow”呢?原来据传因有五色云彩萦绕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五云山,所以这里用rainbow更富有色彩感,更能体现五云山所拥有的美景。当然,许渊冲先生还在译作下注释了:“Mount Wuyun (literally Mountains of the Five-Colored Clouds), got its name from the clouds colored cyan, white, dark, crimson, and gold, that are said to swathe the range of five peaks located ten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downtown Hangzhou.”以便于读者更准确理解。
(5)虚指反译。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柳宗元的《江雪》,此诗创作于他谪永州期间,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情寄自然之景。用二十个字便描绘出一幅幽静寒凉的雪景,古典文学家刘永济赞道:“此诗读之便有寒意,故古今传诵不绝”。对于诗句中的“千山”和“万径”,虽知是虚指是诗人的夸张,他以群山不见飞鸟,所有道路都不见人足踪迹来描写雪之厚雪之广。于此一种译法是用“thousands of”来形容千山万径。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反译的方法来进行阐释:见卢炳群译文:“Over no hill there is a bird in sight; Along no path there is a footprint on pure white.”他以“no”来代替“thousands”,以少译多来达到突出一片雪景的目的。
3.特殊数词翻译研究。特殊数词在这里指“数字+名词”所构成的具有特定中国文化含义的数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1)“数+名”构成地点、山川河海名等。例一:“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该句取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意为:京都豪富子弟都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其中五陵原指西汉王朝设立的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长陵、安陵、阳陵、茂陵以及平陵。因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所以后世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因此,此句中的“五陵年少”意为京都富家子弟。见杨戴夫妇所译:“Youths from wealthy districts vied in their gifts to engage her,A single song brought her countless rolls of red silk.”
例二:“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此句出自张孝祥所作《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全词描写了诗人在月色下观山景江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想。“三山”指传说中海上的方丈、蓬莱和瀛洲三座神山。且许老先生的译文就体现了这神山的意思:“Looking back; where are the fairy hills two or three? The immortals may laugh at me; They ask me to go with them to the sea.”
(2)数字涉及典故、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等。例一:“二月残花,误小车山路。”乍一看以为“二月”就是指二月份,误以为诗句所描写的是二月份的花景,但了解这首词后发现这首词描写的是枫叶美景,由此可见字面翻译行不通。因“二月”出自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这里指枫叶胜过二月之花,吸引人们驱车前往观赏。所以译文:“Redder than spring flowers new,More cabs would come along the path for you.”准确表达了词人爱红叶赏红叶之心。
例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此中“三国”不为三个国家而指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但是在翻译时仍可译为“Three Kingdoms”且要注意是首字母大写的。
例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透过苍茫烟霭望去是蜀川。见此译文,不禁疑问“三秦”指什么?“五津”又指什么?查阅书籍方后得知“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在这里泛指蜀川。Witter Bynner译为:“By this wall that surrounds the three Qin districts, Through a mist that makes five rivers one.”从译文看他将长安城与关中地区的关系颠倒了,长安城应是被保护的那一方,所以在翻译时我们还是应先理解原文为主。“From the capital shielded by the Three Qins I gaze, Into the Five Ferries dimly veil’d in the haze.”这是卓振英先生的译文,他不仅准确将诗意译出而且尾词的押韵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律感。更重要的是,他将诗人王勃送别杜少府时的离愁别绪从“gaze”和“haze”中表现出来。
(3)数字构成时间节点。例一:“惊回千里梦,已三更。”“三更”指夜半三更“midnight”。“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但在古诗词中很少把月份译为“April,March”等,而是根据诗词中的季节来翻译。在上句中,许老先生就把“三秋”译为“late autumn”。
三、数词翻译的注意点
从上述众多例句可见,在进行含有数词的古诗词翻译时,我们首先要读通全诗,在了解创作背景以及诗意以后进行数词的归类,再用合适的方法来翻译。如果我们只是以臆想来理解诗意而翻译的话,就会出现漏译、误译,从而不能达到翻译目的。就如这句诗:“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仅凭这一句,并不能理解这里的“两三松”是什么意思,是指两三棵松树呢还是倚靠两三次呢。在了解诗文背景后,知道此诗是李白年少时在戴天山读书时寻访道士时所作,不过他并未寻到。所以此句以问讯的方式写出诗人“不遇”,又以再三倚靠松树来表达自己惆怅之情。《李太白诗醇》中也云:“两三松,见倚不一处,不一时。”所以这里“两三松”不仅是指两三次也指两三棵松。但纵观W.J.B.Fletcher、Amy Lowell和S.Obata等人的译文都没有表达出这一点,对此表示遗憾。笔者在这里对S.Obata 的译文稍做改动:“Sadly I lean against pine trees here and there.”“here and there” 体现出诗人因发愁而不停地走动,“trees”则体现出诗人在不同的树上倚靠。
四、结语
我国诗人众,所留下的诗词歌赋也为数众多,而大部分的古诗词都含有数词,因此对数词在古诗中的研究是很必要的。但是由于“古”,数词的意思不像现代文一样简单明了,我们往往要在了解诗人生平、创作时间背景以及诗文含义之后再动手对数词进行归类再做翻译才能“词达意”。
参考文献:
[1]Lin Yang.On the Adaptability of Cultural Context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s,2016(11):12-13.
[2]傅靈婴,施蕴中.《黄帝内经》虚指数词的英译[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12):1318-1320.
[3]杜晶洁.中国古诗词中数词的英译——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04):114-119.
[4]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07):161-175.
[5]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09):80-354.
[6]许渊冲译.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09):2.
[7]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2-993.
[8]杨功锦.古诗中数词的表达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资料,1995 (09):17.
[9]许渊冲译.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5 (04):172-173.
[10]詹晓娟.李白诗歌英译历史[M].成都:巴蜀书社,2017(07):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