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2019-09-10黄汝朝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终身学习专业发展

黄汝朝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基于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为国育才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引领学生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 生涯规划; 反思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1/24-0044-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它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

一、提高认识,内驱发展

科学技术是国家民族生存进步之根本,其中科技之源是知识,知识要靠学习和教育来获取,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引领者,所以教师担当着民族发展、国家兴盛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在教学过程中,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组织与引领学生共同研究道、探讨业、解决惑的主动参与者,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新形势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

除此之外,教育正在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变革,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的需要。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因此,加强学习、发展内涵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信息迅速变更的社会,而且也是全面倡导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因为知识的快速更迭,要求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需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洞悉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经验,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内涵。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社会科学信息、多元学科知识等。除此之外,教师要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把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坚持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道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一目标,从而带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职业理想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它不仅照亮了我们的职业发展之路,也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所以,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既是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要求,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做好发展规划,确定自己的发展愿景,不仅要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而且要有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方法,具体包括实现目标或完成具体活动所采取的步骤、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以及获得这些条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等。

(三)加强研修学习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需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依法执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本人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需充分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或借助网络平台,学習同行教师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如今,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教师还可利用新媒体,如学科专业杂志、教师研修网、优课平台、教研报、微中教、思维训练、中国微课网等获得学习机会,从中吸取指导教学的经验与技巧以及如何做好评课与反思等,同时还可借助优课展示、微课展示与设计等,学会积累、实现成长。

(四)坚持教学与教研结合

教学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手段,其中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的途径,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而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可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而且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动手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以及如何掌握自控、自评、互评的技巧等,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能力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就会敢于、善于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师生便会共同接受提问并在交流、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在接受挑战、设置疑问中,可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同组教师积极加强教研,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互动学习,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产生思维碰撞,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大有助益。

(五)反思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与再思考,从教学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去伪存真,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态仪表是否得体、教学语言是否精炼、学生合作交流是否充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及时总结、适时更新,才会不断沉积专业睿智和教学经验,进而完善自己、提升专业水平。

(六)积极自主创新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色,教师需要自主创新以适应学生发展。与此同时,在提倡学生特色发展的同时,教师也要发展特色、创新特色教育。

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将专业发展同研修、教改、反思结合起来,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心理需求,采用符合本班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形成班级教学独有的风格,并在专业上实现自己的特色创新。

(七)投身教学科学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教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高质量教育的推动和发展,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又要求教师完成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因此,每一位教师在专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时,都要把之前积累的素材和经验积极转化为成果,同时在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的道路上,通过教育科研实践,不断取得新知识、探索新领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经验。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不仅要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动力,而且校领导要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使学校的教育科研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

三、保障措施

首先,学校要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使师资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提供硬件条件。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考评制度,既要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个人业务考核,又要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成效纳入校长、分管教科研领导、教研组长考核的范围,把是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评聘和奖惩的依据。再次,要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不仅要使教师对口培训精准落地,而且要有显著成效。最后,还需要争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确保教师专业发展资金到位,并真正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旭东.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内涵建构[J].中国教师,2017,(6).

[2]朱福荣,刘蜀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师,2017,(15).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终身学习专业发展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
生涯规划在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论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