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文阅读课程设计的策略与思考

2019-09-10毕英春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借物夹竹桃阅读课

毕英春

组文阅读课程,就是根据当堂的学习目标,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科学合理地选取一组文本,遵照课程规律,实施有效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生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可以几篇文章横向推进,按教学活动板块实施教学;也可以先学一篇后再学其他几篇,纵向推进。

《一花一世界》这堂课是在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夹竹桃》精读引领课后设计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

一、确定“明确的、有意义的目标”是核心

理想的课堂,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恰切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它体现了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方向和要求,是评价教与学成效的依据。因为选择的目标不同,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就不同,要求的结果和评价结果的方式也不同。有了明晰的教学目标,才会让教学过程有的放矢。

这堂课既然是基于《夹竹桃》的组文阅读课,那么,必须清楚地知道《夹竹桃》的学习目标究竟是什么,且目标最好一课一得,不要面面俱到。我在备课时先不看教学参考,因为教参分析得极其详细,我会觉得哪儿都重要,不讲不放心,就不会“舍”了。教参应该用在自己专心与文本对话后,若有存疑之处,再作参考。

于是,我首先对话文本,一遍遍读文,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哪儿读不懂,站在人文要素的角度想: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再站在语文要素的角度想: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应用什么阅读策略来读懂这篇文章?

当对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后,再细细研读“课后习题”,探寻编者的编排意图。课后第一、二题是背诵和写字的任务。课后第三题: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是学习双重否定的句式。课后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理解夹竹桃的可贵品质,明确作者“借物咏怀”的写作手法。

最后,再根据学情思考:哪个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写字和背诵自己能学会,而“借物咏怀”是什么,怎么借物咏怀,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因此,《夹竹桃》这篇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为“借物咏怀”。

二、选取“科学合理的文本”是关键

学习资源的选取和师生的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组文阅读选好“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反映教师对目标的理解深度、对学情的了解程度和课程设计的水平。这次组文阅读课既然强化的是“借物咏怀”写作手法,那么这组文章的选材就要围绕“借物咏怀”展开。

在组文体裁上,既考虑现代文,又考虑古诗词;在拓展的数量上,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最终确定了六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现代文《峭壁上的酸枣树》《牛蒡花》《骆驼草》,诗词《卜算子·咏梅》《竹石》《蝉》。之所以选择这几篇文本,是因为它们既对应内容主题“一花一世界”,又对应语文要素主题“借物咏怀”。文本选择精当,接下来的教学就流畅多了。

三、采用“活动板块组织教学”是保障

对于组文阅读课来说,教学组织形式非常紧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根本完成不了阅读任务,达不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切忌将一个又一个内容逐次地、一问一答式地灌输给学生。要通过问题驱动探究式、项目引领参与式等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启发或点拨或讲练或自学等,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組文阅读要求单位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加大。如果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但文章读不完,更严重的问题是一个同学作答时,其他同学容易把自己成当旁观者,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这样,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此外,烦琐的单项训练肢解了文本内容,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为此,在《一花一世界》组文阅读课上,我采用活动板块层层推进,安排了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一:复习回顾

借物咏怀:多角度观察、物情相联、善用对比。

活动二:合作探究(1)

快速浏览三篇现代文章,思考:分别借助什么事物,抒发作者怎样的胸怀?找到对比的句子读一读,作批注。

活动三:合作探究(2)

诵读三首古诗词,思考:分别借助什么事物,抒发作者怎样的胸怀?

活动四:尝试运用

(出示蜗牛、牵牛花、马铃薯三幅图)

请你任选一幅图,多角度观察,运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事物的特点,并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个活动中,由于担心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同时考虑到要引导学生把课文《夹竹桃》中学到的语言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根据学情,我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备用“支架”:

虽然,它没有______,它没有______,它没有______,但是,它____。

在______,在______,在______,看不出______,无日不______。

整节课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人人有参与。每个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写,不亦乐乎。

四、“多元评价及时评价”是辅助

组文阅读课要注意及时运用形成性评价诊断学生对学习目标或内容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形成”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以进行自我矫正或同学之间互相矫正。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自己设计的练习或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自练、自评或相互评测。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和学习合作小组集体的及时激励性评价,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力非常重要。

比如,某小组分享读《峭壁上的酸枣树》一文时,小组所有成员参与,有的谈“借什么物咏什么怀”,有的说“对比描写”的句子,有的读喜欢的段落。因为他们分工明确,人人参与,所以我赞扬他们善于合作,奖励他们小组10分。这一评价让后面发言的几个小组也跟着全员参与进来。

再如,在“尝试运用”环节,让学生补充“在____在____在____”的句子时,一个同学巧妙地运用了《夹竹桃》中的句子,我肯定他“很会学习语文,希望同学们也要把积累的好词佳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结果学生在描写“牵牛花”时,就很自觉地运用了《峭壁上的酸枣树》中的句子,把隐性语言变成了显性语言。

因此,所谓“多元评价及时评价”实际上就是教与学的反馈,目的是促进和激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使学习状态更加专注,使思维活力更加持久。这种反馈方式是多样的,可整体反馈,也可要点反馈;共同的问题可以集体矫正,各自不同的问题可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借物夹竹桃阅读课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从《落花生》谈“借物喻人”
延续风雅
夹竹桃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落花生》中的借物喻人
夹竹桃
阅读训练 以篇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