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2019-09-10刘振华类淑萍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西门豹巫婆司马光

刘振华 类淑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的阅读,必然伴随着个性化的思维。我们认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发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为它是促进学生提高认知、增长智慧以及“成为有活力的生命个体”的重要基础。这种深度发展建立在对文本内涵深度挖掘的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在想象中体味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中最具深度的一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伴随着语言文字、图片等进行想象的过程。正是因为无限的想象力,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阅读。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创设隋境,选择好引发想象的关键点,让学生的思維插上翅膀,从而深深体味文本的内涵。

如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走入人物内心,体会当时慌乱的情境和司马光机智勇敢的表现,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找来道具在课堂上模拟表演,还原当时司马光砸缸的场景。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先在组内演一演,再选择表演比较到位的一组上台前来展示,教师从旁指挥,抓住当时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对话交流。把“看见同伴落水后周围人的不同表现”作为引发学生想象的关键点,让学生置身其境,对比想象: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表演中你们注意到了吗,同伴落水后,其他小伙伴是怎样做的?(联系文中词句回答:“慌了”“哭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师: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谁想再给大家表演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动作?(抓住文中词语“没有慌”“使劲砸”“几下子”深入体会)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刚才砸缸的“司马光”们,看到同伴落水,周围小伙伴都慌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这一环节的创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二、激发欲望,在质疑中探索

质疑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明代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说明生疑、发问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这—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们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顿时议论起来:“咦?怎么可能呢?”“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不是生活在水里吗?”“鱼画到了纸上吧?”学生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点燃了,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文本阅读。此时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引导:“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是谁呢?‘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来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书,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状态。

读文结束后,教师提问:谁现在已经明白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了?是的,是这个聋哑青年把鱼画得活灵活现,仿佛鱼已经游到了他的纸上。课文哪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再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重点观察聋哑青年观鱼、画鱼时的动作和表情,体验聋哑青年的内心活动,说一说自己的心理感受。通过“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感受青年传神的画技,抓住“常常”“呆呆地”“静静地”,创设情境,想象聋哑青年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全神贯注、忘我观鱼的认真执着。

课文结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聋哑青年身残志坚、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拓展思维,想象玉泉公园的围观群众会怎样赞叹这位令人钦佩的聋哑青年,模仿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来写一写。这样就将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落到了实处。

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引导学生质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回味与探索中得到新的收获。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课,在即将结束时,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将相和》,可作者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中却重点写了将相失和,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此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里多了许多质疑的声音。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了,纷纷翻开课本,再次仔细研读。他们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发现,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是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发展,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是第一、第二个故事的结果。正是因为在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立大功,官职比廉颇高,才导致了将相失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宽宏大度,不与廉颇计较,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将相最终和好如初。课文就是按照将相由失和到和的线索来推进的,在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的同时,将相二人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多向引导,在发散中选择

心理学认为,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多维发散。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重视求同思维的训练,过度追求答案的标准和唯一,这必然导致学生缺少个l生,缺乏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学生思维发散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加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方面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或在众多发散思维成果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如教学《西门豹》时,教师可选择课文的核心内容来提问学生:“西门豹是用什么办法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生:西门豹找了个借口把巫婆和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师:你认为这个借口怎么样?

生:很好。

生:有很好的理由。

生:很巧妙。

……

师:西门豹找的这个借口确实巧妙,那么你认为这个借口巧妙在哪里呢?

生:巧妙在利用河伯娶的是漂亮姑娘,西门豹却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满意,才把巫婆投进了漳河让她去送信。

师:为什么让她去送信?

生:西门豹把巫婆当成了本领很大的神,把她投进了漳河。

生:巧妙在西门豹利用巫婆害人骗钱的迷信做法。

生:还巧妙在西门豹等巫婆沉到河里去了才把官绅头子这个坏人也投进漳河里去催催巫婆。

生:西门豹是用以牙还牙的方法来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些坏人的。

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侧面或方向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结论继续加以选择和概括,使分析更加合理、全面和具有个性化。

联想的方式有很多,是发散思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联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如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时,教师可作如下引导:课件出示秋风秋雨图,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此时你正置身于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让学生谈感受,初步训练学生发现美。

继而引出问题:一夜秋风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我”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然会很轻松地找到文中描写水泥道美丽的句子。“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同作者的发现进行对比,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语句的优美、用词的貼切。

四、有效融合,在实践中发展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或几节优质课的教学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思维成果进行延伸,与课后练习及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有效融合起来,让思维向更加开放、更具有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思维能力。如学过《狼牙山五壮士》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如果把课文改编为影视剧本,请设计开头和结尾。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展开了讨论。他们设计了多种开头:以高大的青松为特写镜头,突出五壮士崇高的形象;以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斗场面开头;以人们瞻仰五壮士纪念碑的情景开头……他们设计的结尾也多种多样。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立足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融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读物,开阔思路,发展思维。

如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后,学生对祖国的美好山河产生了无限向往之情。笔者便组织了一个“漫游祖国”的中队主题会,要求学生从课内外读物中找资料。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从《鸟的天堂》《长城》《桂林山水》等课文中采集资料,又从《传统文化》《国学启蒙》和地理、历史方面的杂志以及介绍各地名胜的书籍上找来了很多资料。我们把全班学生按地区编成小组,让他们按地区分别把资料整理好,编成节目,再举行象征性的“坐火车”“乘飞机”“搭轮船”漫游祖国的活动。每游览一个地方,都要确定一个活动重点,如南京组着重游览“长江大桥”,北京组着重游览“万里长城”,济南组着重游览“大明湖”……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

总之,阅读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陶冶情操、学会表达,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更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西门豹巫婆司马光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机智的西门豹
巫婆村趣事多
西门豹治邺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司马光砸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