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S版与统编本教材传统文化内容比对研究

2019-09-10崔凤琦康凯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李白文言文古诗词

崔凤琦 康凯

中华传统文化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以语文S版教材和统编本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古诗词、文言文三个维度,对两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对比分析,以期对一线教育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一、教材编排比对研究

1.统编本教材依托汉字,渗透传统文化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比汉字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从仓颉造字,到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声字的出现,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先民的智慧。

语文S版教材关于汉字的解读在低年级较多。例如,象形字出现在一年级上册的《观察人体识汉字》《看画识字真有趣》两课中,都配有象形文字的图片,介绍“手”“足”“口”“耳”“目”等汉字的演变过程。会意字出现在一年级下册的《有趣的汉字》《合在一起成新字》两课中,通过会意的方法进行识字。例如“鸣”,“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鸟叫的意思,即“鸣”字;在“木”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在树边休息的意思,即“休”字。形声字出现在二年级下册的《形声结合识汉字》一课,运用形声结合的方式对形似声近的字如“仑、轮、论、囵”进行学习。除了汉字的造字法之外,六年级语文百花园中的《仓颉造字》一文讲述了汉字的由来。

统编本教材也编排了丰富的造字法学习。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渗透象形文字,图与字完美融合,呈现了汉字的起源。《日月明》一课学习会意形式,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则学习形声字,认识“把、爸、吧”。

除了关注造字形式,统编本教材更重视汉字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一年级上册以《天地人》开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与其相关;第二篇《金木水火土》更是将五行文化融入其中。一年级下册中的《姓氏歌》,将中华姓氏文化与汉字文化巧妙地编排在一起。二年级下册中的《贝》,从字理识字的角度让学生明白“赚”“赔”“贫”的由来。六年级上册还将书法融入其中,真正体现了汉字的多元内涵。

2.统编本教材借助古诗词,浸润传统文化

统编本教材十分重视古诗词的编排,选入的篇目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诗人众多,年代跨度大,内容涵盖全面。具体篇章兹列如下。

一年级上册:《江南》(汉乐府),《咏鹅》(唐骆宾王,五言绝句),《风》(唐李峤,五言绝句),《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五言古体诗),《悯农(其二)》(唐李绅,五言绝句),《画》(唐王维,五言绝句),《江南》(汉乐府)

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五言绝句),《静夜思》(唐李白,五言绝句),《赠汪伦》(唐李白,七言绝句),《池上》(唐白居易,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唐贾岛,五言绝句),《小池》(宋杨万里,七言绝句),《画鸡》(明唐寅,七言绝句)

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北朝民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五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七言绝句),《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七言绝句),《江雪》(唐柳宗元,五言绝句),《梅花》(宋王安石,五言绝句),《夜宿山寺》(唐李白,五言绝句)

二年级下册:《咏柳》(唐贺知章,七言绝句),《绝句》(唐杜甫,七言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五言律诗),《悯农(其一)》(唐李绅,五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七言绝句),《村居》(清高鼎,七言绝句),《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五言绝句)

三年级上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七言绝句),《望天门山》(唐李白,七言绝句),《望洞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山行》(唐杜牧,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七言绝句),《所见》(清袁枚,五言绝句),《赠刘景文》(宋苏轼,七言绝句),《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七言绝句),《采莲曲》(唐王昌龄,七言绝句)

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七言绝句),《绝句》(唐杜甫,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唐韦应物,七言绝句),《忆江南》(唐白居易,词),《清明》(唐杜牧,七言绝句),《元日》(宋王安石,七言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七言绝句),《三衢道中》(宋曾几,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七言绝句)

四年级上册:《凉州词》(唐王翰,七言绝句),《出塞》(唐王昌龄,七言绝句),《鹿柴》(唐王维,五言绝句),《别董大》(唐高适,七言绝句),《题西林壁》(宋苏轼,七言绝句),《夏日绝句》(宋李清照,五言绝句),《暮江吟》(唐白居易,七言绝句),《雪梅》(宋卢钺,七言绝句),《嫦娥》(唐李商隐,七言绝句),《浪淘沙》(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七言绝句),《塞下曲》(唐卢纶,五言绝句),《蜂》(唐罗隐,七言绝句),《四时田园杂兴(二)》(宋范成大,七言绝句),《墨梅》(元王冕,七言绝句),《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七言绝句),《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词),《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五言绝句)

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唐张继,七言绝句),《渔歌子》(唐张志和,词),《示儿》(宋陆游,七言绝句),《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七言绝句),《题临安邸》(宋林升,七言绝句),《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七言绝句),《蝉》(唐虞世南,五言绝句),《乞巧》(唐林杰,七言绝句),《山居秋暝》(唐王维,五言绝句),《长相思》(清纳兰性德,词),《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七言绝句)

五年级下册:《凉州词》(唐王之涣,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七言绝句),《游子吟》(唐孟郊,五言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七言绝句),《四时田园杂兴(一)》(宋范成大,七言绝句),《乡村四月》(宋翁卷,七言绝句),《鸟鸣涧》(唐王维,五言绝句),《从军行》(唐王昌龄,七言绝句),《村晚》(宋雷震,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宋杨万里,七言绝句)

六年级上册:《回乡偶书(一)》(唐贺知章,七言绝句),《浪淘沙》(唐刘禹锡,七言绝句),《江南春》(唐杜牧,七言绝句),《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七言绝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七言绝句),《春日》(宋朱熹,七言绝句),《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五言绝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词),《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五言绝句)

六年级下册:《长歌行》(汉乐府),《春夜喜雨》(唐杜甫,五言律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七言绝句),《江上渔者》(宋范仲淹,五言绝句),《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七言绝句),《石灰吟》(明于谦,七言绝句),《竹石》(清郑燮,七言绝句),《寒食》(唐韩翃,七言绝句),《迢迢牵牛星》(汉佚名,五言古诗),《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七言绝句),《马诗》(唐李贺,五言绝句),《采薇(节选)》(《诗经》,四言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七言律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词),《清平乐》(宋黄庭坚,词)

将统编本教材的古诗词选文与语文S版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1)在选编明细上的差异

通过上述统计可知,统编本教材一至六年级的选文系统和练习系统共收录古诗词113首,其中低年级27首,约占总数的24%;中年级37首,约占总数的33%;高年级49首,约占总数的43%。语文S版教材一至六年级的选文系统和练习系统共收录古诗词80首,其中低年级27首,约占总数的34%;中年级34首,约占总数的42%;高年级19首,约占总数的24%。统编本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比语文S版多出41%的内容。语文S版教材中年级的古诗词设置较多,而统编本教材在高年级设置较多,尤其是在六年级下册加入17首古诗词,其中10首是以诵读单元呈现的,可见统编本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更注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逐步积累。

(2)在选文范围上的差异

古诗词的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文人诗—唐代古风—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的发展历程。统编本教材选入的古诗词涵盖了中国诗歌的所有阶段。尽管语文S版教材选文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先秦诗歌的缺失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必背的75首古诗词,统编本教材全部囊括在内,而语文S版只涵盖了52首,这充分说明统编本语文教材更注重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两套教材的古诗词约80%的篇章都是唐宋时期的,但是又各有不同。统编本教材收录的唐朝诗歌在各个年段的分布比较均衡,语文S版则差异较大;统编本教材在宋代篇目的选取上是逐层递增的,因为学生对宋代诗词的了解远远没有对唐诗那样清晰,这样的编写意图也体现出统编本教材更注重诗词的整体构架。

(3)在选文体裁上的差异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选文要“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型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因此古诗词体裁的多样性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点要求。统编本教材和语文S版教材涵盖了古诗词的基本体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两套教材均将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的比重调至80%以上,而其他体裁也均有体现。

统编本教材共收录词作8首,而语文S版教材只收录2首。显然统编本教材对词的重视程度更高。

3.统编本教材拓展文言,丰盈传统文化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加入文言文编排,具体如下。

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三年級下册:《守株待兔》

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

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铁杵成针》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谈读书》

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杨氏之子》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

六年级下册:《学奕》《两小儿辩日》

语文S版教材选人3篇文言文,分别是六年级上册的《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和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新授内容,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中补学。

二、传统文化补学内容

1.古诗词补学内容

四年级:《采莲曲》《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独坐敬亭山》《赋得古原草送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衢道中》《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寻隐者不遇》《忆江南》《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赠汪伦》《舟夜书所见》

五年级:《采莲曲》《嫦娥》《出塞》《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独坐敬亭山》《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清平乐村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衢道中》《题西林壁》《望天门山》《夏日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雪梅》《寻隐者不遇》《忆江南》《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赠汪伦》《舟夜书所见》

六年级:《采莲曲》《嫦娥》《滁州西涧》《大林寺桃花》《独坐敬亭山》《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清平乐村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衢道中》《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雪梅》《寻隐者不遇》《忆江南》《饮湖上初晴后雨》《赠刘景文》《赠汪伦》《舟夜书所见》《蝉》《村晚》《观书有感》《己亥杂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长相思》《稚子弄冰》

2.文言文补学内容

四年级:《司马光》《守株待兔》

学习要求:

(1)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3)积累文言文。

五年级:《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

学习要求:

(1)朗读文言文,能做到正确、流利。

(2)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理解故事中揭示的道理。

(4)积累文言文。

六年级:《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少年中国说(节选)》《谈读书》《自相矛盾》《杨氏之子》

学习要求:

(1)朗读文言文,能做到正确、流利,有的课文要求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2)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含义;没有注释的词句,尝试用猜读法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它们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

三、传统文化补学实施路径

1.通过识字课补充汉字常识

统编本教材中涉及的汉字造字法(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内容,在语文S版教材中均有所呈现,不用集中补学。统编本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内涵的识字课,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以及《“贝”的故事》,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补充。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有“贝”字的拓展,学习时可以讲解“贝”的故事;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有形容人的成语,学习时可以补充“天地人”的文化内涵。

2.通过古诗词课进行课上补学

一是选择同一作者的作品进行补学,如四年级讲授《暮江吟》时,可以补学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二是选择同一历史阶段的作品进行补学,如五年级讲授林升的《题临安邸》时,可以补学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三是选择同一诗词类型进行补学,如讲授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补学《赠汪伦》和《赠刘景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补学内容与课上教学内容的联系。

3.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课下补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重要补充。目前古诗词或者文言文线上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观看视频微课详细了解古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二是借助手机APP进行音频试听和跟读。对于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家长监督的前提下,这样才能让补学更有效果。

猜你喜欢

李白文言文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专练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诗仙李白的归宿
猜诗词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