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2019-09-10温儒敏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型古诗词读书

温儒敏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全面投入使用,老师们可能会面对一些问题。下面,我对于统编本教材(主要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使用,特别是如何备课,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厘清教材的结构框架,让教学目标更明晰

拿到新教材,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看看有哪些新课文。统编本教材的新课文大概占41%,变动是比较大的,有些老师感觉比较难,于是就把主要精力花在如何准备好新课文的教学上。这可以理解,但最重要、先着手去做的,是对新教材要有通盘的了解。

备课时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对课程的内容目标缺少通盘把握,备一课算一课,很少考虑这一课或这一单元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与功能。这也不能全怪老师。推行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知识体系被弱化。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握得住的“干货”。

比如分析一种写作方式是“情景交融”,或者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甚至还有明喻、暗喻等),在小学中年段就讲过,到了高年级还要讲,并非螺旋式上升,而是同义反复,学生会觉得很烦。对每个学段乃至每一学年的教学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很多老师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备课只能是一课一课往前蹭,教到哪儿算哪儿。这种对课程系统缺少整体把握的备课,必然是随意的,甚至是杂乱的,低效的。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教材作了一些改进。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内容目标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明确,要让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二是统编本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防止过度操练,但还是要有体系,教学才不至于凌乱無序。

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必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呢?

建议重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其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有总体目标与内容共十条。而具体到各个学段,目标和内容就更加细致明确,分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每一学段达到什么目标,都有要求。注意其间所体现的教学梯度,同样是阅读,每个学段的要求是渐进的,好像在重复,其实有深浅之差别,是螺旋式上升。

因此在使用统编本教材时,别忘了先认真学习领会课标,可以把课标的要求与新教材作对比,看新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的。这道“工序”很重要,是备好课的前提。把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的设计结合到—起来研究,有个通盘考虑,然后结合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用好教材。教师可以基本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设计课程,也可以对现有教材的单元结构进行重组,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来安排语文学习的某些基本要素,课文的单元组合服从这种新的安排。比如这两周的重点是讲解和练习“浏览”,下两周的重点是“群读”(瞬间能看一组词);这一单元侧重学习描写,下一单元侧重学习议论,等等,是以语文“基本要素”的侧重点来组成教学顺序与线索的,课文则服务和体现这一顺序与线索。当然,也不是那么机械地分割、镶嵌,不是重回过去那种以知识点为中心的训练,但每一课总要有“抓手”,最好每课一得,“得”就是语文素养的某—方面,包括知识、能力。

现在全部统编本教材都开始使用了,我们可以对教材的结构框架有个完整的了解,这对于我们备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前面几个学期已经教过其他版本的教材,现在接着要教四、五、六年级,我们也要把统编本教材的结构框架弄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一个结构框架表,大家可以认真研究,把每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方法、能力的要求提炼出来。以五年级上册为例,依照单元顺序,八个单元的要求分别是“借景抒情”“阅读速度”“复述与书写”“列提纲”“场景与细节”“简单的说明文”“景物描写的动与静”“梳理信息”,等等,可能还有一些其他要求,比如口语的要求,但这几点是知识、方法、能力教学的重点。

参照教师用书。每个单元前面有一个“单元说明”,对本单元的主题、课文编排会有简要介绍。交代“语文要素”,也就是教学的要点(单元的首页),还有就是习作的要求,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建议。每一课都有五个部分的建议:“教材解释”(实际上是课文的读解),“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资源”,还有“教学设计举例”(教案)。一般来说,教师用书对于教学的知识点、要点、难点交代得比较清楚,可以参考,但要结合学情来用。

现在教学案例很多,找起来非常方便。有些老师明天要上课了,今天晚上上网搜索、下载一两个教案,包括PPT,变通变通,很快就备好课了。课文都是教过的,或者读过的,备课也就不再去细读。这样到了课上,效果不见得会好。人家的教案,再好也只是人家的,可以借鉴,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造、翻新,变成自己的教案。如果总是图方便,随便搬用并过分依赖别人现成的教案,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还可能阻碍教师发挥主动创造性,久而久之,有些老师变得很懒,顶多也就成为“教书匠”了。

我听过许多课,看过不少教案,据说有些还是成功的“样板级”教案,的确有不错的,但也有不少是有技巧没有感觉的。为何“有技巧没有感觉”?因为安排得很有条理,甚至有些创意,但对课文的理解可能是生搬硬套的,没有结合本班的学情,没有自己的“感觉”。这也导致“教什么”的随意。

二、关于课型的区分和“群文阅读”“任务启动”等问题

统编本教材很注重课型的划分。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初中也实行单元教学,课文干脆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这是有意加大课型的区分,与以往的教材是不太一样的。

教学中应当如何来处理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呢?

精读课主要是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举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略读课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主要是泛读,自主性阅读。

教师可能会担心略读课(自读课)学得不够精细。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影响考试成绩。其实这是过虑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很强,精读课举例子、给方法了,总得让学生自己去试一试,通过自身的阅读实践去取得属于自己的经验。如果把两种课型都上成精读,学生自己没有足够的实践体验,阅读的经验还是没有。精读(教读)和略读(自读)两类课型的功能不同,加以区分是非常必要的,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讲到课型区分,不只是精读、略读的区分,还有不同文体课文教学的课型也要区分。现在的问题是,教学中文体意识淡薄,课型混淆,这跟教材也有关系。以前各个版本的教材很多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划分单元结构的,教学往往就围绕既定主题来进行,可是同一单元的课文可能有不同的文体,教学中难免顾此失彼。无论是小说、故事、童话、散文、诗歌、说明文,几乎都采用差不多的分析性阅读,很注重背景、主题、作者意图、段落大意、词句分析、思想意义、修辞和艺术手法等,这就有点文体混淆了。

其实不同的文体,阅读方法应当有所区别,授课的重点也不一样。教师要教学生面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小说和童话不一样,诗歌和散文不一样,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思辨类阅读是有明显差别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区分不同的课型,增强文体教学意识。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包括《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备课时先要搞清楚:为何小学语文要安排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与一般的故事、小说有何不同?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否也砬当有不同?民间故事积淀有民间或者古人的智慧,本身属于传统文化部分,民间故事蕴含着民族的审美基因,可以对孩子起到某种文化熏陶作用。民间故事往往都是集體的口头创作,充满幻想,带有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孩子接触民间故事,有利于注入传统文化基因,同时,激发想象力,包括超自然的想象力。因此教这一类课,主要是让学生欣赏情节的夸张,欣赏那些带有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幻想,而不能满足于使用教小说的办法,不一定要分析人物、主题、思想和手法。《猎人海力布》的选做题要求给海力布的那块石头写一段话,介绍它的来历。《牛郎织女》的选做题是寻找课文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再想想自己读过的故事有哪些不可思议的情节。这就是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去“读某一类书”。

我这里举的只是一个例子,为了说明课型必须适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即使同一文体的课型,也应当有所变化,这样语文课才比较生动有趣,不至于死板僵化。比如,散文、小说、诗歌与童话的课型也应当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课型也有差别。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和写字教学,还没有分单元,文体界限不要求很清晰,但到三年级就分单元了,文体教学意识要增强。

那么怎样去领会教材,区分课型,找到上课的要点和感觉呢?一是自己要读课文,“赤手空拳”去读,获取真实的感觉和认知,这是很要紧的。不只是要认真去读新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老课文。自己有感受,讲课才有感觉,有“温度”。二是想一想班上的学生读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哪些反应,有哪些难点,有哪些兴趣点,等等,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这里还要专门讨论一下关于“群文阅读”和“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活动”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推进课改,更新教学理念,都在尝试搞“群文阅读”和“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活动”,对此应当支持。但不要一窝蜂全部朝着这个方向改,这种试验还得根据学隋稳步进行,随时调整。新教材的单元编排有的是有意采取“群文阅读”的,比如同一类题材的课文汇集成一个单元,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群文阅读”的办法,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群文阅读”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单篇教学,“群文阅读”也会有重点课文,要引导精读,再用精读得到的方法去泛读其他课文。

另外,所谓“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下的任务活动”,的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试一试,效果好,再推广。必须避免形式主义,避免把“任务预设”当作“主题先行”,别让学生只是奔着“任务”去阅读,那样反而会限制了学生对课文含义丰富性的理解。很多课文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接触经典,千万不能把经典作为单纯支持“活动”的“支架”或者“材料”。既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一篇一篇细讲“死抠”的做法,也要防止颠覆以往好的教学经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我们的语文课本来就很热闹,很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阅读,如果总是“任务驱动”,忙于组织各种“活动”,那也会过犹不及,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授之以渔,要教读书方法

使用新教材,要特别注意教读书方法。

小学三年级以后,应当将更多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教师主要是教读书的方法,起到引导作用。比如,读诗歌要教诵读,让学生在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中发挥想象力,还要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体会诗歌语言有时会与平常说话的语言不一样,但给人的印象却更深刻。这其实是所谓的“陌生化”。教学中不一定用这个概念,因为学生不容易懂,但有些方法还是要提示的。比如提示读一首诗,头一遍很重要,要重视直观感受,最好快读、朗读,一口气读完,获取带有鲜活的个人感觉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方法。

现在的语文课也不是完全不教读书方法,只是缺少自觉,只教精读,轻慢其他。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如何读一本书,如何进行检索阅读,等等,各有各的技巧路数,可是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教学意识。结果学生就只会精读,无论碰到什么文章,全都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加艺术手法等模式去套。一些学生上了大学还不会默读和浏览,只会用精读法,读得很慢,还不得要领。

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而又实用的读书方法,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会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才谈得上读书的习惯与兴趣。

比如“跳读”,是浏览、快读时必须要有的方法之一,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那么精彩的章节,这样,读起来就会很快,也很有兴趣。又比如“猜读”,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小学生认字还不多时,要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不能碰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词典,可以根据前后文意思猜着那生字生词读下去,只要大致能读,就不要中断,最好一鼓作气读下去。这样才有读书的兴趣,也才读得快,读得多。我们小时候读《西游记》等小说,不就是这样跳读、猜读的吗?本来这是无师自通的方法,如果语文课也能教一教,从方法上指导一下,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教给学生默读、跳读、浏览等方法,要有窍门,有可操作性。光要求“抓住关键词”,要求“读得快”,学生还提不会,等于没讲,这就需要有具体的可以模仿学习的技巧。拿浏览来说吧,要把默读、快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尽量在“一瞥”之间掌握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眼睛最好看文章的中轴线,不要逗留。但是有些学生阅读时还是不断逗留,读不快。怎么办?可以让他这样训练自己:五个手指并拢,顺着书的字行往下移动,速度要比眼动得稍快,而且越来越快,这就训练出来了。总之,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

要强调读书方法的传授。一堂课下来,要有把握得住的“干货”。读书方法就是“干货”。当然,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法,但无论哪种教法,都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读书。

四、采用“1+X”方法拓展阅读

关于语文教学有很多批评,最有名的是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的批评,说语文教学用了两千多个课时,阅读写作能力却得不到提高,可谓少慢差费,咄咄怪事。三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进行了很多改革,但这个“吕叔湘之问”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试图回答“吕叔湘之问”。我的“答案”很简单,语文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原因就是读书太少。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安排的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还是太少,只靠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统编本教材作了改进,除了区分课型,把略读课归还给学生外,还想各种办法加大阅读量。小学一年级就有《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三个栏目,初中有《名著导渎》,高中有《整本书阅读》。小学和初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延伸阅读。这些都完成了,阅读量会成倍增加。

但这恐怕还是不够,我建议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安排在课后。不只是读散篇的作品,也要有整本的书。教师可以稍加点拨,但千万不要用精读课那老一套要求去限制学生,只要求学生能读就好。

区分课型或者“1+X”都并非反对讲课的精细。课文的分析有时必须要细、要精、要透,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种“细”要有意义,即指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要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而不能只是为了考试,其他不管。起码这两方面都要兼顾,别走极端。课上得死板,千篇一律,又几乎全都指向考试,这就是语文课的一大弊端,会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

这里专门说说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次,主要当作课外阅读,但课内应当有引导。它是指向课外阅读,是小学阶段的“读整本书”,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书,也要教一点读书的方法。注意,教材的安排有一个系列,是有梯度的。一年级认识书,激发读书兴趣;二年级读童话和儿童故事;三年级读童话和古代寓言;四年级读神话和科普初级读物;五年级读民间故事和《西游记》;六年级读小说,如《童年》《鲁滨孙漂流记》等。每次《快乐读书吧》引导读一本书,又延伸两三种同类书。要重视用好这个栏目,课内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给点方法。课外放手让学生读,也可以适当“管理”,比如组织读书会讨论等,但别过多管理程序,别布置太多任务,学生能读完就应当鼓励和表扬,重要的是对其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五、如何教好古诗词的课

统编本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增加了。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平均每个年级二十篇左右,约占课文总数的30%。怎樣教好古诗词的课?我举几个例子,探讨一些教学的重点与方法。教好古诗词,前提是教师对古诗词作品要有“感觉”,要了解古诗词艺术的基本特点。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写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那种幽静,先写空山的寂静,接着引出人语响,是空谷传音,愈添空寂,最后写夕阳余晖,愈加触发幽暗的感觉。其实,这首诗是写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比较奥妙,当然也可以作其他理解。给小学生读没有必要往修禅的方面引,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这首诗写的那种幽静的境界,是现在生活中极少能体会到的,让学生体味一下,不只是为了了解古人,也是一种“灵魂的探险”。学生读一读,静下来,想象和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这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想象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对自然景物的体察、吟味和欣赏的能力,都很自然地得到熏陶,这就是美育,不必添加许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

再如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之《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的是羁旅的寂寞与思念,突出一个“愁”字。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的是乡下野趣,突出一个“趣”字。习题要求“想象画面”,比较两首诗写景中表达的不同感情。光是要求“想象画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浅了。应当有对于诗歌词语的吟味和理解的引导。比如“客愁新”,为何“愁”能用“新”来形容?又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如何对照?“天低树”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歌是如何把几个“镜头”拼接到一起的,会有什么效果?等等。类似这样的感受性分析,才能真正引入对古诗词艺术的欣赏。如果说二、三年级不一定这样去要求,那么六年级就应当有类似的教学安排了。教材中并没有这方面细致的设计,有点遗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挥。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没了。

小学生学古诗词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低年级学习古诗词,还是要让学生大致明白诗词中所写的内容。“大致”即可,不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开来解释,教师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读,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可以不求甚解。中年级和高年级要逐步引导读诗时的“会意”,也就是多少有些领悟,但也不一定非常清楚。即使因为考试,要给标准答案,那也要给学生说明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作其他解释。

古诗词教学和文言文一样,最好的办法也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诵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但不要全都安排朗读。这是两种读法。要让学生有自我陶醉式的诵读,要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这样才能把古诗词的韵味读出来。就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学类阅读,古诗词的教学,活动要少一点,重在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自主阅读,而不是动不动就讨论,或者做各种活动。

六、写作教学问题

要重视教学的梯度。一、二年级开始有“写话”,也就是学会模仿写几句话。三年级开始有“习作”,而“习作”也是有梯度的。要研究一下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如何安排这个教学梯度。如四年级上册有八次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小小动物园”“观察日记”“我和某某过一天”“生活万花筒”“记一次游戏”“写信”“我的心儿怦怦跳”。四年级下册有“我的乐园”“我的奇思妙想”“游历什么”“我學会了”“我的自画像”“故事新编”,等等。这些命题作文显然是有梯度的,主要激发兴趣,每次突出一个点,逐步连成一条线。新教材的写作是有序列安排的。教师对于写作教学应当有大致的计划。

写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只是为了写好文章,更是为了思维训练。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有了“根”。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如果把作文课上成应试技巧课,完全纳入考试准备,那是很难引起兴趣的。

比如,四年级下册“我的自画像”,教材中提示来了新的班主任,为了让老师尽快熟悉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举一些事例来介绍自己。可以事先安排每个同学去做,还可以选择某些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猜猜是谁。如果写作教学能把重点放到思维训练上,引导学生观察、反思,抓特点,这就比直接布置如何去写要好得多。

新教材很重视“读写结合”,但也并非凡是阅读都指向写作,那样很累,反而会破坏读书兴趣,写作也就上不去。提升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扩大阅读面,加上适当的思维训练和文字训练。多读比多写能更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新教材带来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改进教学,但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学情来稳步推进。各个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不同,使用新教材不必“一刀切”,不必规定非得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应当拥有选择权。只要抱定“立德树人”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宗旨,有改革的意愿,又植根于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脚踏实地前行,统编本教材就能用好,语文课改就会有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课型古诗词读书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猜诗词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