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内涵与构建

2019-09-10黄钰堃

学习与科普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构建

黄钰堃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城市进入高速的建设进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从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幼儿对于农村环境的感知处于未知和迷茫的状态。田园在广义概念上泛指为农村自然环境,幼儿与自然环境的疏远和脱离不利于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不利于幼儿知识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内涵与构建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构建

一、田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包括对幼儿的各项教学、各类游戏和各种生活状态的启蒙和指导,而田园课程就是涵盖了这些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新式教育课程。受现代城市化的严重影響,很多幼儿在农村这个词汇上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概念理解,这种幼儿脱离农村、脱离自然环境的状态是不健康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儿童对于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田园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将幼儿教育与大自然结合,依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大自然中解放幼儿天性,强调幼儿在大自然中的学习和锻炼,通过幼儿的直接感官感受,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自然和环境。这就完美诠释了在教育中“顺应自然”,在教育中“融合自然”。

二、农村的田园课程资源

2.1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农村生活的早出晚归是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生活画卷,风吹草绿、稻果飘香……不同的自然现象都能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任何一个农村的状态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这些,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所见、所闻吸收到自身的成长中,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纯洁、也最积极向上的学习模式,在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中,感受田园文化中隐藏着的生活技能和生存智慧。

2.2简单纯朴的人际关系

田园中的人际关系与城市社会中的快速形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快速生活节奏导致邻里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空间进行交流,你来我往变成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快速的相处过程,而在农村中则不同,田园中的人们在生产中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交际互动。比如说,幼儿在体验田园种植时,可以向有经验的叔伯请教,在请教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在请教中掌握新的生活技能,这都是田园课程中人际关系教育的重要表现。这使得幼儿在学习如何沟通交流的技能上迈出了走向社会的一步,与田园中的邻里请教的沟通方式,是脱离了父母和亲人的家庭范围的一种锻炼,这种简单纯朴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有益于幼儿学会与别人沟通的有效方式。

2.3丰富多样的自然物象

田园劳作是田园生活的自然规律,幼儿园的教育融入到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中,让幼儿感受种子经历入土、发芽、施肥、浇水、长大、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对于幼儿体验生命的历程有着特别的意义。要充分调动幼儿先天的好奇心,在每一个事物发展的阶段对他们提出问题,并且高效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促进幼儿学习探索能力的提高。也许有些幼儿提出的问题莫名其妙,但他们是第一次感受这个世界事物的变化,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这种常见但经典的问题,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解答时,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要从自然发展规律的角度做出讲解,可以举出自然中另外的“水滴是向下滴的”等一系列同样的自然物象作为引导,让幼儿在丰富的自然物象中感受同样的道理。同时,“少量的棉花为什么是向上飞的”、“汽车为什么是向前走的”……这些不同种类、丰富繁多的自然物象是幼儿在田园课程中学习的丰富物象资源。

2.4多姿多彩的田园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如何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就是我们幼儿园应该积极探索的事宜。在田园课程中,可以将孩子的游戏与自然有效的结合,自然中存在的原始生命力和原始物象都能成为孩子游戏的道具和辅助。比如田间的一块石头,比如草地上的蚂蚱,比如坡地上的一个土洞等,每一个自然事物都是蕴含着知识的宝藏,幼儿通过在田间的捉迷藏,学习寻找隐藏地;通过野战游戏,学习如何躲避敌人的攻击;通过自己制作的沙包、风车,提高动手能力。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幼儿的脑力,也能锻炼幼儿的体力,在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上都是具有实践意义的,都是促进幼儿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有益活动。

三、田园课程的构建思路

3.1重新认识农村和农耕文化

构建田园课程,首先要在思想上端正农村文化和农耕文化,很多人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已经忽视了农村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意义,认为它只是人类生存的最底层的劳作方式,但现代农村的农耕体系早已超出了原始的普通人力劳作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选择开展田园课程,这是一个让幼儿感受自然、学习自然的好机会。重新在观念上改变对传统农村文化的认识,鼓励幼儿回归自然,回到本源的农村生态,让孩子建立我们的农村自信、农耕自信,对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都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以课程意识转化农村田园课程资源

当代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贴近自然。构建田园课程,首先要注重课程意识的培养,将田园作为课程的内容加以约束,从课程资源、课程操作和课程回顾等课程的特点中结合自然资源的有利背景,从“播种失败”到“播种成功”、从“浇水淹死”到“浇水适量”,都是幼儿在学习种植的课程中体验到的不同的经历,从无到有、从悲伤到欢喜,这些都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而田园课程的意义则是在这些现象中总结幼儿发展的规律,并顺应该规律进一步完善田园课程的教育方式。

四、构建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体系

21世纪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高效,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质量和速度成为这个快速发展时代下的重要课题。幼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我们田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农村幼儿园构建适时的、有效的、良好的田园课程,是我们现代教育应当积极探索的方向。

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是田园课程规划的重要依据,以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前提,以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为导向,建立田园课程的基本框架,但在这其中,仍然要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每个孩子的天赋都各不相同,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也都天差地别,不断调整的课程方式和课程内容有助于针对不同的幼儿的教育,最终都是以促进幼儿全面性发展为目的,通过实践和参与理解事物发展的样貌,再结合理论知识的指导和输入,是对幼儿学习自然、学习世界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田园指的是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的生活方式,是从人类的起源中不断进化和演化至今的成果,是人类在自然中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文化结晶,将这一成果运用于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课程中,是明智的、也是合理的教育方式。田园中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农村幼儿园的田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环境,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独特的农村文化渗入到田园课程的方方面面,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小芳.赵敏.童霞君.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内涵与建构[J].教育科学论坛,2018(9):71-74.

[2].仇美霞.杨蓉蓉.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构建[J].江苏幼儿教育,2017(3):41-43.

[3].陈雪莲.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8(4):31.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园构建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浅析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