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学美术剪纸教学

2019-09-10张霞霞

家长·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传统文化

张霞霞

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凝聚着数不尽的传统文化瑰宝。作为这些文化瑰宝中比较闪耀的一颗明珠,剪纸艺术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以及传承。并且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领域中,也逐渐成为当代教师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次,本文将对如何在中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美术剪纸教学;教学对策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剪纸艺术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由于其与大众的生活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也属于民间大众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整体的发展范围相对较为广泛。除此之外,在剪纸艺术中,包含着较多的工艺以及技巧,对于大众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当前,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人的背景下,将剪纸教学融入美术教学中,借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当代中学教师应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

一、中学美术剪纸教学现状

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剪纸属于一种相对较为传统的民间艺术,與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大。在这一前提下,很多学生对剪纸学习就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性以及抗拒意识,甚至很多学生会认为剪纸是一种比较落后、比较无趣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课堂上,也不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欲望;第二,中学生已经基本进人青春期,自身具备较强的叛逆意识以及独立意识,在课堂中不喜欢接受教师的指导,甚至会故意做出与教师命令相反的行为。在这一前提下,当教师在讲解与剪纸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时,学生就会形成较强的懈怠心理。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

其次,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说:第一,很多教师在剪纸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剪纸相关的实践活动,只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所张贴出的作品图片进行介绍。甚至很多教师都不会为学生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源,仅被限制在一本教材中,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部分教师在教学之前并没有对剪纸文化形成深层次的了解,自身也没有做过相关的尝试。在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由于教师自身并不知晓剪纸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技巧,所以无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中学美术剪纸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策

(一)在剪纸欣赏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剪纸属于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的一种文化形式,其自身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当前社会的很多情境中,我们也会看到与剪纸相关的作品。比如在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剪纸的窗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更替,剪纸艺术所形成的流派以及所展现出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标准都会出现调整更新。在这一基础上,也就使剪纸的内涵得到更深层次的丰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教学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在于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以及奇妙,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对我国的传统形成有效的传承。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欣赏为基础,先引导学生对一些剪纸中的传统文化类型进行了解,借此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剪纸作品。例如十二生肖、宗教信仰、图腾文化等等。当学生对这些作品产生主动了解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为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文化相关的信息,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形成。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教师仍旧会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当代中学所应用的美术教材也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其内部的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其内部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对其价值进行发挥。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流行趋势,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如何制作雪花剪纸时,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团花纹样”相关的信息;再比如,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传统节日中所应用的剪纸作品。比如在中秋节,我国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看花灯的习俗。很多人在制作花灯的时候,都会在花灯上张贴一些小型的剪纸作品,借此寄托自己的愿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自行进行花灯创作,以此有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传统文化意识。

除此之外,很多传统文化之间都会具备一定的联系。例如,剪纸与皮影之间就具有一定的相同点。所以,在剪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皮影类的知识,为学生播放一些皮影类的表演视频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动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教师若想要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一定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以及合理的挖掘,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借此发挥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三)在构思创作中体现传统文化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虽然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教学压力以及教学难度相对较低,但这并不代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不开展准备工作。换句话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核心,适当地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对美术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整体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情况下,在生活中都会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剪纸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浏览以及参考,尽量将剪纸教学与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有效整合,以生活为切人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家乡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在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色呀?”当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进行深人引导:“那我们能不能通过剪纸来把这些特色展现出来呢?”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富有特色的民族物品。例如古筝、琵琶、各个民族的服装服饰等等。当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这些物品后,其自身的思维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开拓,在剪纸创作时也能够更有方向、有目的,在增强个人的民族文化喜爱之情的基础上,有效强化个人剪纸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更替,很多传统的文化已经逐渐消失。在这一背景下,将传统文化与美术剪纸教学进行适当的整合,就具备了较高的现实意义。在这项教学任务推进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增强个人的学科素养,同时也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的保护以及传承,推动我国的稳定发展。

(责编:唐琳娜)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传统文化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论新时期田径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