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变
2019-09-10刘蕊
【摘 要】2019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坚持素养立意,彰显价值引领,突出能力考查,反映了未来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发展趋势。要想适应高考、赢得高考,教师必须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三个转变: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转变;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从文本解读向活动设计转变;重视学生习惯养成,从知识能力向核心素养转变。
【关键词】教学转变;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习惯养成
【作者简介】刘蕊,中学政治正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及实践研究”(GS〔2018〕GHB2696);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019〕PLJZ041) 2019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为核心,坚持素养立意,彰显价值引领,突出能力考查,反映了未来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辅导学生高考的一线教师,要想适应高考、赢得高考,应从高一学生入学开始,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着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转变
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一个共同标志性追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在落实课程目标时,有些教师误将课程目标当作课时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转变。
1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又可以分为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科学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公共参与素养。
明确课程目标后,教学设计首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本校教学实际,准确选择、科学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具体要培育学生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素养。
2从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转变
确定了本课时要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那么就要明确接下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具体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到底是要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还是要培养学生遵循规则、有序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抑或是要激起学生热心公益、践行公共道德的熱情,再或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二是明确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层级水平。教师还要思考采用什么样的议题或活动,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或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实现目标。
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恰当的教学目标,一要吃透教材,因为教材承载着课程目标,体现着国家意志,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二要研读新课标,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有具体的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在附录中也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这是我们确定具体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只有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恰当的教学目标,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具体化、细化,核心素养的培育才能落实。
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从文本解读向活动设计转变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这要求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从以往侧重文本解读的“讲授式”“告知式”教学向活动设计转变。
1素养与活动的关系
素养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既因“教化”养成,更因“阅历”自成,是人人皆能拥有的品质。说到底,素养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实践是滋养素养的源泉[1]。衡量素养水平的尺度,是“行为表现”的特质,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刻度。真正的素养,一定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学生有无素养以及素养高低,要看他在待人接物时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写在试卷中的标准答案。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的生命所在,是学生知识习成和技能掌握的最有效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活动体验是道德内化的必然过程和重要环节,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2],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此可见,活动是形成素养的源泉,活动时的行为表现是衡量素养的尺度。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活动的历练中、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提升素养。
2基于素养培育的教学活动设计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议题设置、情景创设、案例选用、问题设计以及学生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的设计。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掌握方法,启迪思维,体验情感,塑造品格。
例如,针对当前“中学生在校期间能否携带手机”这一争议性话题,笔者举办了一次模拟听证会。本次听证会采取自愿报名和学生推选的方式,确定听证会的主持人、申请人、教师、学生、家长、媒体等各方代表的模拟者,让角色模拟者自主组建“智囊团”,提前一周准备资料。这些角色模拟者应具备角色意识,对自己所模拟的角色进行充分了解,认真听取并尊重“智囊团”对该话题的看法。在听证会现场,学生站在自己模拟角色的立场陈述观点,其中“学生”代表就手机的作用及合理使用等问题发表意见,对“教师”进行“质询”,并与“家长”进行辩论。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民主。
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培养了学生理性、辩证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对个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主决策的意义,激发了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要通过活动设计来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要确定具体的素养培育目标;二要体现教学重难点,突出价值引领;三要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四要遵循意义优先、兼顾形式的原则;五要采用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总之,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
三、重视学生习惯养成:从知识能力向核心素养转变
我国古代也非常重视学生早期习惯的养成,如“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道德成自习惯。可见,古今中外许多大家、名家,无不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然非常重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认识到习惯养成对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1素养与习惯的关系
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这种修养既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更指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美德大部分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倡导教师通过“每月一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认为所有稳定的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必然会通过习惯,以思维或行动的方式外显。习惯确实是素养的体现,也是形成素养的主要方式,核心素养必然通过习惯加以夯实[3]4-15。
可见,素养是人的内在品质,是镌刻在人思想深处、融入人气质之中的东西。习惯既是一种素养,也是素养的外在表现,习惯养成是形成核心素养的行为路径和基础。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落实到人的行为习惯上[3]4-15。
2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那么,学科素养与学科知识是什么关系?知识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基本载体,是形成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工具、媒介、手段、材料,是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学科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首要条件,没有学科知识,学科素养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能力是素养的一个方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把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界定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可见,核心素养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必备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德”;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才”[4]。二者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内涵上相互交叉,在形成上相互促进。哲学家罗素曾指出,智慧不足和道德缺陷是人类灾难的两大根源。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德”“才”的和谐统一。
总之,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素养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品格和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能力,一事无成”,“若失品格,一切皆失”。
3从知识能力向核心素养转变
为避免学生成为“有知识没文化”“有能力缺素养”的人,教师在将知识能力转变为核心素养时,必须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生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既包括低碳生活、珍爱生命、热爱劳动、按时作息、举止文明、健康审美、懂得感恩、承担责任、遵守规则、诚实信用等十种生活做人习惯,又包括规划时间、乐学善学、专心课堂、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独立作业、规范答题、及时复习、讲求效率、反思总结等十种学习习惯。这两类习惯简称“双十”习惯。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双十”习惯。
首先,要抓早、抓小,长远规划,循序渐进,系统培养。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校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出周密科学的培养方案,规划好高中三年学生应当养成的良好生活做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高一入学后要进行养成教育,明确要求,有目标、有計划、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落实,科学推进。
其次,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方法得当,耐心细致。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师必须模范地践行这些良好习惯。教师要掌握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对学生习惯养成中出现的问题,能用正确的方法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用制度约束,宽严有度,奖惩分明。
最后,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良好习惯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学校与家长要达成共识,统一要求,防止“5+2=0”现象的发生。“5+2=0”即5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和养成的习惯还来不及巩固,就可能在周末中因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消失殆尽。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方有成效。
总之,要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发展趋势,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探索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发展、提升的现实路径,让高度抽象概括的核心素养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内在的、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的、可以培养的“习惯”,使良好习惯养成成为素养培育的行动路径。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
[2]张志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品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朱永新.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7(1):4-15.
[4]刘青松.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访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J].基础教育课程,2017(1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