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探析

2019-09-10华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2期
关键词:骰子区域数字

华嘉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主要的自主游戏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游戏与活动的需要,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是否适宜,对幼儿兴趣以及探索欲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建构知识经验,教师应基于对儿童的需要来投放适合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的材料。

一、区域材料投放要体现丰富性、趣味性

在区域活动中,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于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区域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之间产生互动,引发了幼儿的学习行为。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然后经过一次次地操作,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區域材料可以是购买的、自制的、生活中寻找的材料,还可以是半成品进行加工创意的材料,且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孩子的视角,是孩子喜欢玩的、感兴趣的材料。比如小班可以提供种类相对少,但数量较多且形状比较相似的一些成品玩具,满足小班幼儿玩平行游戏的需求,另外还要提供颜色漂亮,能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的、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等直观形象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中班对游戏材料的多样化要求较高,可以提供种类丰富、真实性的材料,让幼儿有多种选择的机会,与材料互动中丰富幼儿的体验,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等能力;而大班幼儿,则需要多一些低结构、半成品、可变性高的材料,如纸盒、石头、贝壳、沙子、水等等,满足幼儿动手动脑,不断创作、改变的需要,促进孩子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区域材料投放应有层次性

不同的幼儿经验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材料投放内容以幼儿现阶段的能力为基点,在投放材料时,要分析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情况,思考材料的层次是否能适合每个幼儿的心智水平,设计出不同难度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让他们能在原有水平基础上阶梯式地挑战新难度。例如,大班数学区里,我们投放了材料“多功能计算盘”,让幼儿在纸碟里投骰子,骰子随机落在标有不同数字的格子里,计算出骰子数字与格子数字的总数或数差。我们设计了多种层次的操作方法:对于数学水平相对较弱的孩子,可以通过使用形象直观的分合器,分别在分合器两边分别投入骰子数字与格子数字相应的珠子,然后点数珠子合起来是多少的方式算出总数,取数字记录在计算盘的圆圈上;而中等能力水平的孩子既可以通过分合器“合起来是多少”的方式算出骰子与格子的总数,也可以用分合器“分成几和几”的方式得出两者数差;而数学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直接通过口算和心算得出骰子数字与格子数字总数或数差,取出数字记录在计算盘圆圈上,并进行此操作的分合式记录。这样以不同形式投放材料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发挥区域材料的教育功能,使幼儿达到相对应教育目标。

三、区域材料投放要具有可探究性

学龄前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提供开放性、操作性强的材料更容易激发孩子思考,让孩子形成具体的想法,诱发孩子更多的探索行为。比如,在中班或大班的科学区,教师可以投放“牛奶动画”“色彩大爆发”“魔法吹气球”等简单又趣味化的科学游戏材料,这些材料都是生活常见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热情。通过实验,幼儿学习观察、比较、操作、记录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相关科学原理和知识。幼儿在实验中还可以自主寻找小伙伴游戏,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体验同伴一起探究奥秘的快乐。这种让幼儿主动操作、自发学习的材料,以探索为核心,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情感态度。

四、区域材料投放要注重灵活性和动态性

幼儿的认知水平会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区域材料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而材料本身仍有利用、开发空间时,教师应适时对材料进行增加或删减,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并给予幼儿不同的要求与任务,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确保区域材料的教育意义。比如,大班益智区 “数独”学具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材料。A班教师从简到难的方式投放该材料,一开始投放“四宫格”材料,当教师注意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度降低时,教师逐步增添了“六宫格”及“九宫格”材料,让幼儿有不断挑战游戏的欲望。而B班教师同样在益智区投放了该游戏材料,但教师发现一些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无法理解“数独”中“宫”的抽象概念,于是教师在不同“宫”里涂上不同的底色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及玩法,还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图片取代了数字,让枯燥的数字游戏焕发新的活力。

五、区域材料投放要考虑课程整体性和一致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该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是一对互补的伙伴,区域活动应该与主题教学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等多个领域,而区域活动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途径。如在开展 “春天”主题活动时,教师发现幼儿对春天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节日活动等内容了解甚少。为了让幼儿感受并获得更多经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了以下内容:科学区投放了春天动植物生长过程排序图片,语言区投入了看图讲述材料“春天来了”,美工区进行“春天的叶子”绘画及拓印活动,自然角让孩子们观察和饲养蚕,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表演区则投放了关于春天的歌曲及相关服饰道具,教师还结合节气“春分”在区域与孩子一起探索“春分立蛋”的现象等,让幼儿通过操作、口说、观察、耳听的渠道认识春天,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春天的知识。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很深的学问,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应关注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灵活性、可探索性、整体性等,及时调整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策略,不断促进幼儿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顾静.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材料的投放探讨[J].成才之路,2018(6).

[2]谢昱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如何支持幼儿的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3]解玉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误区分析及改进对策[J].幼儿教育,2019(6).

[4]张玲.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设计与投放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2017(7).

猜你喜欢

骰子区域数字
分割区域
擦桌子
答数字
区域发展篇
数字看G20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成双成对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