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思考

2019-09-10李楚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2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数学

李楚华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数学课程标准里面提到,教师在配置习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作业能够起到理解和巩固学习知识的作用。同时,还要把握一定的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超出教学范围,起到激励思考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刻把握教学大纲,设计出有趣开放的数学作业,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从布置作业的及时性、作业实践性、学生兴趣性、学生差异性和教师批改的用心性这五个方面去谈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兴趣

众所皆知,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光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是不够的,课后需要作业进行巩固。特别是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来说,一个环节落下了,后续跟进困难重重,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需要牢牢把握。数学作业能够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及时针对性指导,同时数学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业。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笔者十分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及时布置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并不是简单地从教材后面进行挑选,让学生完成即可。如果作业过于简单枯燥,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因此,笔者在设计作业过程当中,从学生兴趣出发,采用竞赛式、互考式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乘除法后,笔者预留了10分钟进行课堂小比赛。笔者在黑板上进行书写:27x10+10=___;66÷100(改为竖式)=___;5×14—25×10=___;72×9÷72×9(改为竖式)=___;5×14—25×10=___;72×9÷72×9(改为竖式)=___ ,并请3位同学上来黑板计算结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并且根据他们的计算结果和花费时长进行打分,营造出一种竞争、紧迫的比赛氛围。学生兴趣高昂,斗志满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布置相对应的作业、及时上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达到加深和改正的效果。

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作业实践性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间,爱玩是天性,而动手亲自操作一方面可以符合学生的爱玩天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数学,通过猜想、实验、观察、验证、推理等环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动手实验的好习惯,能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笔者会融入动手操作元素,加强作业的实践性。比如,在学习完“圆柱的认识”后,笔者要求学生们观察生活当中存在的圆柱体,比如水杯,笔筒,墙壁立柱,青瓜等等。让学生从日常的这些事物当中发现圆柱体。学生会存在疑问,比如,青瓜并不全都是圆柱体。这时候,笔者让学生切一切,把两端切开,就会发现青瓜是圆柱体,并趁机告诉学生,在观察过程当中要学会思考,虽然表面看起来不是,但是可以通过动手的方式进行验证。同时,笔者提出问题,切一刀青瓜这个圆柱体可以有多少个不同的面,请画出来。很多学生都画出了长方形和圆形,笔者再趁机进行启发,如果把青瓜切两刀呢?三刀呢?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有发现的眼睛和实践的双手,蔬菜瓜果、公交电动、建筑玩物,等等,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可以设置模具进行实验和操作。

三、分层次设置作业,注重学生差异性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学习也会拉开差距。新教学理念也明确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这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能让每个学生思考、探索和表现的作业。笔者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将作业布置为三个层次,有复杂、较复杂、简单。比如,在学完乘法分配律后,笔者布置了以下题目,让学生从当中任选6题完成。(1)56×18+46×32;(2)37×30+40×34;(3)201×43;(4)45×67;(5)125×66;(6)87×202;(7)371×46+372;(8)48×101-35×2;(9)69×301-59;(10)917×65+56×45-65。这样布置作业即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起到鼓舞作用。成绩优异的同学选择复杂的题目,成绩一般的同学选择中度偏难的作业,学习较吃力的选择简单的题目,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作业环境。

四、设计探索性作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活动并不是机械的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背诵知识,而是能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当中,笔者会注重设计具有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验证、思考、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比如,笔者布置这样一道题目:在两根木条分别长8cm和12cm,再用一根( )cm长的木条,就可以钉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小组谈论,看看要一根多长的木条。学生积极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答案也不尽相同,他们都能给出自己的理由,但是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笔者鼓励学生们动手观察。学生们找到了三根木条,两根为8cm和12cm,第三根有些同学的为10cm,有的为12cm,有的为15cm。通过动手摆弄,学生们发现了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又如设计这样一道题:小明一家五口人到肯德基购买套餐,一份14元,一份12元,小明有60元,可以采取多少种购买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和思考,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同购买方式的尝试和验证,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五、批改作业创造性,作业提高实效性

教师批改作业是也是作业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環节。在批改过程中,笔者主要注重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及时批阅。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都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是教授出来的学生成绩差异大,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教育的精髓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数学作业设计的环节上,笔者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会在作业本上写上改错题,并在下次批改的时候检查学生是否改正。如果学生几次都没有改正错误,我会和学生进行谈心,问清楚没有改正错误的原因。如果是不懂,我会细心讲解,并布置相对应的作业,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如果是学生态度问题,笔者会严肃批评,指出这种行为的不当,及时让学生进行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莫大的帮助。

第二个方面是巧用激励语言,做好情感交流。爱听赞美的话是人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在批改作业过程当中,笔者常常使用鼓励评语,比如说学生的解题步骤比较省略,笔者会表扬他思考灵活,知识熟悉。再如学生的解题思路比较特别,笔者会表扬他想法奇妙。又如一题多解的作业,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几种解题方式。对一些信心不足的学生,笔者会表扬他这次作业进步了。内向的学生,也会表扬他字写得好,工整之类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差异性,切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发挥不了赞美评价的作用。要针对学生的做题实际进行表扬,做到有所侧重,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赞美。通过这些温暖和符合学生实际的评语,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努力,向更好更高发展,同时也可以完成情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

总而言之,在设计学生数学作业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又要注重作业的有趣性和及时性,更要发挥教师的作业评改作用。做到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数学的天空里自由而快乐的翱翔,把数学作业当做是一种乐趣,积极融入课堂,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淑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J].神州,2018.

[2]王俊娟.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法[J].神州,2017.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