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讨

2019-09-10刘晓霓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作建议小学班主任

刘晓霓

【摘要】在小学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其组织、领导着班集体,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成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对于农村小学来讲,班主任工作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采取科学的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小学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建议

研究发现,在地理条件、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不太高,并且外出打工的较多,在孩子管理方面远远不如发达地区,进而增加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情况合理分析与把握,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原则,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落后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农村地区普遍比较落后,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手段不够科学。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将学生作为管束的客体,班主任一手操办班上的所有事务,使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班级管理机制运行质量无法提升。

第二,人文精神培养缺乏。根据相关调查表明,人文精神培养的缺乏是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最普遍的现象。农村地区缺乏物质资源,硬件、软件设备设施不足,导致很多教师无法彻底深入的认识人文精神,也无法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贯彻人文精神,这样就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制约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第三,班主任素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决定到工作质量,很多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年龄偏高,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精力,且农村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并不在家,班主任还需要将部分家长的角色承担起来,进而使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加剧。

二、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工作经验,小学班主任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展。

1.强化班风学风建设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任务为班风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班风学风的建设,可以将良好的班级氛围营造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获得健康成长。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班主任可以采取这些方面的措施:一是对班级管理制度体系合理构建。如,班主任可结合《小学生守則》的要求,依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全面细致的规范体系,如一旦学生出现了迟到等行为,则需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课文等,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惩罚和告诫,还可以对学生有效的锻炼和培养。二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将预习、复习活动科学开展下去,做好课堂听讲,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需要充分贯彻以身作则原则,从正面角度给予学生引导和示范。如针对迟到早退问题,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禁止违反班级规定,为了对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进行培养,班主任就需要积极参与到大扫除等劳动活动中。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避免将错误、落后的理念、思想等传播给学生。

2.加强了解和沟通

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以及班级良好氛围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就需要积极了解学生,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的学校表现、成绩问题等充分熟悉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情况深入掌握。农村小学的很多学生缺乏父母关怀,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精神空虚,缺乏关爱,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很容易朝着不正确的方向成长。第二,积极关注后进生。班主任需要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怀和引导,避免其有不良心理产生,要通过不断的鼓励,引导后进生更加积极努力地开展学习活动。如果其出现了一些进步,就需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促使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同时,要对后进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等深入了解,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帮助方案。第三,增强沟通。如某一位同学近期表现不佳,通过与其深入交流和沟通,发现原来是家长习惯性的责备和批评,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找出原因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引导家长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避免过度的责备和批评,这样学生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科学选拔与培养班干部

小学班主任具有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很多琐碎事项需要处理。如果班主任一手包办所有事情,不仅时间和精力遭到浪费,还容易影响到工作质量的提升,可以将班干部队伍组建起来,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促使班级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同时,通过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也可以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班级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对班级氛围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第一,在班干部竞选时,需要将公开公正的原则贯彻下去,由班级同学自主选举出班干部,避免学生有抗拒情绪产生。第二,可以将班干部轮换制度实施下去。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轮换周期,通过定期轮换,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得到激发。同时,担任班干部同学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也可以得到增强,进而更加努力地做好班干部工作。第三,严格要求班干部。班干部承担着管理班级的重任,需要给予足够的约束和监督,将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第四,要引导全体同学,积极监督个人及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大胆提出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班主任工作及班干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学生。

4.加强家校沟通

相较于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在成长环境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小学班主任就需要采取措施,对学生校外学习氛围、成长环境等积极改善,以便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班主任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定期联系家长,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传递给家长,促使家长也参与到教育当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督促学生将校内良好习惯延续到校外,避免半途而废。只有家校合作,方可以提升教育成效。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明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内容,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策略,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娟.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123-125.

[2]高丽.关于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6,7(14):55-56.

[3]毕思新.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探索与尝试[J].中小学电教,2017,9(13):66-67.

猜你喜欢

工作建议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关于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研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问题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