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情趣的教学探究

2019-09-10陈少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少明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要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和文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文章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立足小学生的发展,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情趣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民族审美情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点明了民族审美教育在个人核心素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体,特别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突出了家国意识与民族意识,选篇强调经典性与文质兼美,其所蕴含的民族审美因素无处不在。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都侧重于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民族审美情感教育,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与正确的民族价值观。

故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结合中国国情,立足小学生的发展,对文本加以创造性地使用,对时空加以创造性地延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机地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感悟家国之美,树立远大理想,从中受益终身,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挖掘文本中的民族家国之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与体验、把握文章中的美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呢?下面笔者就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立足课文,领略祖国河山之美

“培养民族审美情趣,主要是以课文作为凭借”,在当前使用的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单元来展示祖国的山河之美,从一年级的识字课“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到二年级的《日月潭》、三年级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无不以浅显、优美的语言,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地表现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如《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展现了海峡风貌与疆域辽阔之美;《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望庐山瀑布》等赞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草原》《黄山奇石》等描绘了祖国的自然之美。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并体会这种生动、形象的自然之美,从而上升到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呢?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心等感官去感受文中景物的形状、颜色、芳香,感受林木的葱郁、山峰的险峻、河流的磅礴、疆域的辽阔、大自然变化的神奇,着重分析课文中富于感染力的自然美,让这些壮美的风光冲击学生的视觉,让他们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了西沙群岛风景美丽、物产丰富的景象,既表现了我国的海峡风貌之壮美,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这种情感呢?结合文体内容与当前的国情,教师可以先通过文本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视点,顺着作者的视线,去发掘文中的景物之美,领略西沙群岛的壮丽神奇,让学生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描写中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等,想象景物的特点,同作者一道观赏海水、鱼群、珊瑚的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中欣赏景物,扩展想象,领略祖国水域的广阔与壮美。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展当时周边国家对南海海域的态度与做法,将学生对自然风光的欣赏美上升到对祖国河山之美的热爱与维护之情,有效地将文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落实了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渗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奠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把握形象,感受民族精神之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使其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民族优秀代表人物,有一心为民的周恩来总理、大禹;有忧国忧民的鲁迅、陆游;有蓄须明志的梅兰芳;有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李大钊……这些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仅行为美,并且精神美,他们对事业、对真理、对人类孜孜不倦地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不体现在他们美好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这些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言行,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这些人物的崇高品质与他们所代表的崇高民族精神。

比如教师在教授《一夜的工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时,要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挖掘、透视人物崇高美好的心灵与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并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可以促使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正確的民族审美情趣。

又如《小英雄雨来》一文叙述了小雨来小小年纪,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做斗争的英雄事迹。虽然故事的年代离我们很遥远,但这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却永放光芒。教学时,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的重点分析,感知小雨来“智救交通员李大叔”的动人场面:“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滴又一滴的鲜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小雨来崇高的民族精神:为了保护交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之美。最后通过感情朗读品味这种崇高的民族精神之美,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熏陶,树立向这种崇高美学习的理想,为塑造正确的审美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又如《狼牙五壮士》《王二小》《张自忠》等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王二小、张自忠、李大钊等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英勇无畏、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等精神之美的集中体现,从而使学生产生蓬勃向上的民族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育若缺乏民族审美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只有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追求美的意向,提高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明确自己将来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