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
2019-09-10黄秀珍
黄秀珍
【摘要】朗读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体现出来:朗读能够有效对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进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在一遍遍对课文的深刻阅读认识后,能够加深理解自身的语感,进一步提高情感与鉴赏能力,培养文化认同感与艺术感知力,从而在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两方面表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朗读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高年级课堂朗读的要求,即5~6年级能灵活运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并准确地朗读课本文章。因此,我们可以广义地认知为,朗读就是以书面上无声的文字转换为口头上有声的语言,这正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心、眼、口、舌、唇、耳等多种感受器官的投入与协同合作,才能使得印刷式无生命的文字通过视感进入人体,再依序经过各级神经传导中枢到口部,进而形成有声的语言输出,在此时,我们的耳朵还在一侧进行“监察工作”,对整个朗读的“语言输出”进行纠错校对,与眼睛一起比较输出的部分和输入是否相同一致。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笔者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一、认读确切,习惯养成
在课程之初,准备一本属于自己的字典,是笔者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每节新课之前,笔者都会布置下去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读音、释义的任务,要做到看准字形,读准字音,先“读”为快。“凡为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便是宋代的大文豪朱熹对学生所提出的严苛要求。所以,在实际教学方案当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在朗读的时候做到不添、减、颠倒和重复字词,严格地按照课文原文反复进行朗读,直到做到语顺气畅的水平要求,以此来做到养成并做好预习的习惯。如此不仅顺应了学生好动的生理习惯方面,同时也对他们的高度积极性进行了充分调动,尽善尽美。此外,笔者还穿插性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朗读小比赛,从趣味性出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与能力。
二、朗诵熟练,把控节奏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我们教会学生最基础的字形与读音后,还要带着他们去领悟语言的连贯性、节奏性等特点,做到读音清晰、语速顿挫、富有节奏,于此反复的训练下,学生才能很好地去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基础教学当中,笔者会先将朗读的节奏安排如停顿、语速以及轻重音等技巧特点一一介绍给学生,然后分别叫不同的同学来试读同一段文字,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朗读效果进行分析、点评与再学习。在此基础上,笔者的理念是要跳出熟练朗读的限制圈——念字,也就是说我们要将着眼点放在全文而不是某一两个词上。已逝的电影制片厂知名演员邱岳峰同志曾说过:“朗读,不是念字儿,而是说事儿。”只要做到着眼于全文篇章而不是单个字词,就能大概率避免做一个没有感情的“识字机”。因此,在我们朗读文章時,是不可以将注意力浮在书本上念字的,而要扎进文章意境当中,去体会、去感知、去想象作品,使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与环境特点浮现在你的眼前,将我们读到的变为我们所经历的,这才是朗读。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诗词形式的文字进行理解,往往都是为了读而读,不能体会人物情感及环境意境。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通过加大朗读量,以达到“质的变化”。而此处的“质”,便是对文字本身意境以及情感的理解与交流。例如,当学生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首先在他们预习的时候就要教会他们读词的节奏与轻重音: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后,学生按照此方法试读,并进行分组大声诵读,在诵读中找寻节奏与对情感的把握,逐渐展现出顿挫的节奏与谐美的韵律。在体味过需要重读的字词后,文章中表现出梅花脱俗超凡、不畏艰难的特点才能被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感到。因此,在古诗词学习的初期,学生很难一下子就感受到原文中表现的深刻含义,但通过大量诵读与感受过后,学生会将自身的经历、生活经验等与文章相联系,使诗文意境浮现在学生脑中,进而活跃思维,领悟诗文情感。
三、朗读于情,感受意境
清代文人刘大魁曾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而这里的“神气”,也就是作者在文章当中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作为读者,当我们能够对字句的音节字形熟练掌握后,还要尽可能得从全文整体上把握文章中,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把这股子“神气”读出来,进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借鉴学习纳入自己的情感意志体系当中,即从文字上升到文学,再上升到文化与艺术的层次。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少,很难在短时间内洞悉文字中的传递思想与情感共鸣,那我们要如何教会他们去领悟呢?
一篇文章,在通篇熟悉后,笔者会让学生闭书冥想,去通过文章中的意向洞悉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我们知道,文章当中丰富的意向便是作者丰富感情的传导线,它们贯穿着文章的“神气”,只有读者做到了屏气凝神去读、去感知,才能深刻这股子“神气”。例如,在课本文章《丰碑》中,虽然其传达了忠烈的悲壮与感人的大国情怀,但因为这篇文章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学生不能很好地切身体会到相关事件情景,所以他们就更难与作者、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营造文章情景,给予学生更好、更应景地语言学习环境,再来进行朗读,能够缩短时空差距,使得文章形象屹立在学生面前,具体而形象,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们学习兴趣与乐趣。文中的军需处处长仅凭借着120余字平实的描写文字,便以无比确切的身份认知“他就是军需处处长”的姿态呈现在各位乡民面前。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朗读,真切地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立体形象,渐渐地将人物鲜活化,进而使文章语言与人物形象之间产生融合。在领悟了处长形象其情感的复杂变化后,学生也会对处长个人的人品性格有个初识,认识到他有着为国家为民族为革命,不吝牺牲个人的大国情怀。认识到他面对生死,表现出毫无恐惧的镇定;面对工作,表现出全心尽力的安详;面对国家的未来,表现出超凡的坚定与决心,他怀有不朽的丰碑精神。学生在全文把握脉络的同时,动情地朗诵,能够领悟到文章中深刻的意境与感情,使得文章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只有讲感情注入朗读,才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对他们自身的教育意义。
自古以来,朗诵与吟咏,无不贯彻汉语语言的特征与规律,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语感的方法。朗读与吟咏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与效果,是反复去讲去分析永远都做不到的。只有通过朗读来学会的东西,才能在学生内心深深刻下印记,才能感受得最深,掌握得最牢。在语文科目教学当中,笔者认为就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去接触、去领悟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美的感受,还能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他们对文字语言的感受力,具有文学素养,以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语文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