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逻辑与趋向研判
2019-09-10余稳策
余稳策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7年的经济对外开放探索阶段,1978~2000年的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过渡阶段,2001~2012年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阶段,2013年至今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与深化阶段。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应坚持如下取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持续提升全面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并促使其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宽度和深度以积极应对国际不确定性;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依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7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11-0005-1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经历了从探索到深化、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举措,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演变逻辑和经验规律,剖析当前面临的新问题,并研判未来发展趋向,有助于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开创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70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从探索经济对外开放起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经济对外开放逐步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过渡,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拓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开始更加关注对外开放的质量、效益、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和更高发展质量迈进。
(一)1949~1977年,积极进行对外开放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包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这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重要遵循。中国积极向苏联学习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并开展多方面合作。同时,中国还积极探索与周边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开放经济合作实践的重要补充。中苏关系恶化并破裂后,中苏两国贸易额迅速下滑,科学技术交流停滞,中国工业化进程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开放合作,通过民间经贸、文化交流等形式推进与拉美地区政府间的贸易,对非洲地区进行经济方面的援助,为发展与拉美地区和非洲地区国家的商贸往来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中苏关系破裂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1978~2000年,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过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四大经济特区设立后,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资,引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利用外商销售渠道,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并进一步吸收和应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经济特区不仅发挥了其引领内外联动的示范作用,而且成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2]。
经济特区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1984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后来又将营口和威海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并行不悖,由点到线,为区域对外开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其不仅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增加了外商直接投资场所与选择余地,有利于持续扩大外资引进规模,持续提升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新兴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而且增加了出口企业数量与规模,扩大了出口创汇,激励企业运用先进技术与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還倒逼了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大大提升了沿海城市经济对外开放吸引力。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沿海开放范围从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厦漳泉三角、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渤海湾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开放区,逐步扩展到全国沿海市、县,再到 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以及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新区,这为有效、高效、高质地解决出口贸易服务、加工制造、农业发展以及原料供给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优化了生产结构,完善了沿海经济开发区的配套服务设施,促使开放经济深化发展。沿海经济开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局部格局形成的重要动力源泉,不仅为加快其自身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而且为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逐步推进式格局提供了助推力,并促使沿海与内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联合和协作,形成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横向经济联系。此外,沿海经济开放区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加快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奠定了基础。
1992年南方谈话从根本上澄清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些认识误区。其后采取的一系列开放举措,不仅拓展了外资引进渠道,而且开辟了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路径,有助于开发国外资源和市场,充分利用世界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中国生产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中国开放区域逐步由经济特区、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放型经济”到注重经济对外开放质量效益,再到“世界制造业中心”,特别是2000年中国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发挥了“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作用,而且拓展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宽度和深度,实现了从局部开放到全方位开放的过渡。
(三)2001~2012年,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规定国内农业补贴上限、取消进口关税配额等,逐步推进关税减;通过实施其他一系列措施,使在华境内企业获得了贸易权,推动了流通领域、交通、通信和互联网、银行金融、保险证券、法律服务、建筑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为实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创造了重要条件,為后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提供了方案,而且为中国开放型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打开了大门。
1.启动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
继1994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中国—新加坡政府间合作项目(简称“中新合作项目”)后,2007年中国再次启动了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多项生态解决方案和生态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诸多绿色产品及服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并通过日益完善并形成比较成熟的社区、教育、医疗等生活及商业配套,逐步发展为新兴的开发开放区域,为多领域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并试验新技术与解决方案的重要开放平台窗口,也为实现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中新双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例如,中国政府出台包括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相关优惠政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政策、意愿结汇、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以及人才优惠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新加坡政府则提供天津生态城建设方案,为中新天津合作项目再启提供重要的支撑。
2.推动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重要举措。2012年中国设立并建设了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三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作为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了开放平台建设新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产业大格局发展以及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三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对外开发开放战略布局各有重点:东兴试验区努力打造成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重要枢纽以及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瑞丽试验区努力打造成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中心、西南开放重要国际陆港、国际文化交流窗口以及沿边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满洲里试验区建设成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综合性枢纽以及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的示范区。三个重点开发开放沿边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对整个沿边开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沿边开放水平、彰显重点开发开放沿边试验区建设的巨大生机与活力、完善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形成与周边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新局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快内陆型开放试验区建设
2012年中国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该试验区打造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者”,这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国家经贸往来、投资合作和文化交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通过完善大通关机制、承接产业转移机制、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机制而不断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开放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支撑保障能力,以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新路径。
4.设立多元化的经济功能区
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具有便捷的运作机制、优惠的政策、较高的开放程度等特征,是发展高质量对外开放经济的重要支撑。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也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功能和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对外开放高质量、高效益、高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级新区成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注入了活力。
(四)2013至今,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不断深化
1.加快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第一,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使其成为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2013—2018年,中国批准设立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等12个自贸试验区。2019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批复了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和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同时对各个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的四至范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实施范围和税收政策适用范围以及总体方案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进一步探索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创新、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更高开放水平支持建设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要平台和重要机遇。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和新平台。中国通过进一步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出台负面清单制度、人力资源先行先试政策,以及完善监管体系,不断吸引外资向自贸试验区的加速集聚,使得自贸试验区不仅成为区域引资新高地,而且成为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2018年底,中国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3.4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073.14亿元,占全国的12.12%。自贸试验区极大地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了投资营商环境。
第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标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着眼于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3]。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建设成为拥有更高经济开放层次、更优营商环境、更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性开放新标杆新高地,成为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全球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为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提供重要支撑。探索建设搭建海南自由贸易港“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与高度开放形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有助于推动海南开展对外更为务实高效的战略合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先行先试的发展经验。
2.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其主要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6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扎实稳步推进,参与各国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就“政策沟通”而言,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累计与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与欧盟“容克计划”、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发展之路”、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众多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就“设施联通”而言,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港口、铁路、公路、电力、航空、通信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大大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中欧班列为例,2018年累计开行突破12 000列,年运送货物总量达160亿美元。就“贸易畅通”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13—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4 691.9亿美元。就“资金融通”而言,投融资体系不断推进,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多双边投融资机制和平台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5月,丝路基金已签约项目19个,遍布全球各个地区,主要涉及电力电站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航运、高端制造等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就“民心相通”而言,截至2018年4月,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国家共建了1023对友好城市。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交通达6000万人次左右①。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3.多措并举共同推进经济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夯实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新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继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之后,2014—2016年,我国又新设立了内蒙古二连浩特、云南勐腊(磨憨)、黑龙江绥芬河-东宁、广西凭祥等多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进一步完善了沿边开放的战略平台布局。这不仅有助于发挥前期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而且有利于构建沿边开放战略平台框架体系。
二是中新合作项目继续推进。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建立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即以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为重点合作领域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进一步夯实了中新政府间合作基础。
三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体制、新模式、新格局、新优势,既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又要求为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积累经验、夯实基础。”2016年5月,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选择济南市等12个城市和区域作为试点地区,全面启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2017年5月,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的若干意见》,以推进试点试验取得更大成效。目前,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经验。
4.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征
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呈现市场准入逐步放宽、外资限制逐步减少、贸易进口主动扩大、多边合作逐步推进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对外贸易投资合作便利化程度。放宽市场准入有助于提升经济活跃程度,提升市场化竞争力。从2018年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其特别管理措施条目数大幅下降,涉及汽车、金融、农业、能源以及服务业等领域,如金融领域,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的限制等。特别地,除涉及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企业外,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将通过备案管理的方式进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资金及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减少双边贸易投资的成本,提高贸易双边投资经营生产效率,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是减少外资限制以吸引外资的流入。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外资准入限制逐步减少,外商投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于2015年、2017年两次修订后限制性措施大幅减少,放宽了服务业等行业的准入限制;2013年、2017年两次修订发布《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不断扩大外商投资范围,增加外资资金流入。2019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自贸试验区成为对外开放核心“试验田”和“新高地”,通过大幅减少外资股比限制,甚至将在未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不仅提高了自贸试验区对外资外商的吸引力,而且提高了中国经济开放对外资流入的吸引力。
三是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以夯实全方位开放型经济。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扩大金融业开放、推动资本市场双向有序开放、建立走出去金融支持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制度以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实施了如下举措:放开外资投资比例限制和业务准入限制,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扩大境外投资者占比,拓宽境外投资资金进入的渠道。深化金融领域开放,有助于提升经济对外开放质量[4]。
四是主动扩大进口以促进贸易的平衡。近年来,中国不仅通过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税率,而且通过主动减少贸易配额限制的方式主动扩大进口,从而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比如,在2017年已经调减约千个税目产品税率的基础上,2018年又将降税范围扩展到药品、汽车和部分日用消费品领域。同时,还通过举办各种大型博览会(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扩大进口提供平台和机会。主动扩大进口,有利于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良性发展。
五是深化多边合作以推动全球一体化。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以多边贸易体制为主,一方面,积极加快推进多边经贸合作,参与谈判和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建设和维护多边贸易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坚定不移地落实和执行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相关规定,努力促成全球共识。
二、新中国70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开放型經济发展实践经验总结起来突出体现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实现了从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的嬗变,通过渐进式的开放经济政策与过渡性制度安排逐步消除贸易扭曲,实现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坚持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
(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经济演进的客观规律,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显著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商品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对外开放方位、方向、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政策,既改变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格局,又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新时代,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完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体系,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健康、良性发展。
(二)实现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的嬗变
为了适应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需要,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了从政策性开放到制度性开放的嬗变。政策性开放是通过一系列开放政策来促进对外开放依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陆地区及沿边地区的次序渐进式推进,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奠定基础,但政策性开放存在非平衡性、非统一性、易变性,因而从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变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以及从数量型控制对外贸易转变为市场化的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和规制型对外贸易制度建设,最终实现了与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对外开放制度的演化。
(三)通过渐进式的开放经济政策与过渡性制度安排逐步消除贸易扭曲
从兴建经济特区到沿海城市开发开放,到沿海经济开发区和沿江经济区,再到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和沿边地区开放,我国逐步构建起了沿海、沿江、内陆、沿边联动的开放体系。开放体系表现为渐进模式,因而与之相对应的开放经济政策也随之呈现出渐进式的特征。如产业结构经历了少部分产业开放到大多数产业开放的过程,相应地产业政策随之调整,即以外向型产业政策为主逐步向内外向型并重的产业政策演化。同样,与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联的对外开放制度安排逐步过渡,带动我国对外开放制度渐进式的改革[5]。这种过渡性制度安排不断适应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演变,对于消除贸易扭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实现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与国际规则的接轨
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较大规模地对违反或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如中央清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达2300多件,地方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规达19万件[6],涵盖了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二是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要求逐步形成和完善与其贸易规则接轨的法律体系。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对外贸易法》为基础,《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多部法规为支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配套的多体系、全行业、宽领域的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与国际规则的接轨积极稳步地推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发展朝着国际化、法治化方向前行,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建立与国际规范接轨的、稳定的、透明的、公平的外贸法律法规环境,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五)坚持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再次明确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战略,明确要求“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为中国发展新型伙伴关系、处理全球突出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的开放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合作共赢;中国不搞霸王条款,不图占别人便宜。以平等互利、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程度,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中国红利”,有效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使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增长所带来的福利。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理性设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目标,向国际社会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并通过对既有多边制度的坚持和维系以及创新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路径逐步获取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力[7]。为更好地执行和落实相关制度,采用“非正式机制与正式国际组织”复合机制模式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8]。
三、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研判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够准确把握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趋向,更好地推动建设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逆全球化潮流和贸易保护主义趋向。为了应对失业、全球性收入分配不公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所产生的逆全球化问题,各国往往采取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策略,这不仅阻碍了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而且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冲击了自由贸易体制和贸易秩序,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运行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各种风险明显增加,如贸易摩擦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失效与经济政策目标冲突风险等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其二,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强行布局产业价值链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完整性,阻碍了全球分工发展,如贸易保护主义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加工、出口中,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以关税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三,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大了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使得中国“走出去”战略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形势,也限制了中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渠道。总体而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对外开放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遇到的新挑战,也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需要优先考虑的重要外部环境条件。
(二)中国对外出口产品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劳动力、资源优势可能被新兴国家替代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总体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出口产品结构复杂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多数出口产品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容易形成价值链低端锁定效应[9]。近年来,世界新兴国家逐渐兴起,其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要素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这为新兴国家加入世界开放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形成了竞争关系,不利于中国扩大出口规模。
(三)国内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构建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市场协同机制
构建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市场协同机制,必须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体系为基础。只有有了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保证各类经济主体同等受法律保护,同样受市场监管,从而促使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10]。在中国,以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商品市场体系和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服务市场体系,虽然经过一系列改革,但仍然不健全、不完善。具体来讲,房地产市场体系中依然存在投机炒作的现象,这增加了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就金融市场而言,建立、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仍需要不断努力,政策类金融机构专项服务作用有待提升,各类商业类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不足,各类保险机构保险保障功能不健全,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国内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有效推进国内国际一体化市场协同机制的构建,也会影响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程。
四、新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趋向研判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约了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为了摆脱开放经济新格局所面临的困境,必须把握我国开放型经济未来发展趋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战略性、指导性,是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及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遵循,是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开放格局的关键引领,是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强大引擎。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开放作为,推动更加可持续的、更有活力的、更具联动性的、更充分平衡的经济全球化。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以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树立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持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持续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广度和深度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机遇、新征程、新使命,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深圳先行示范区。通过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促使深圳争创全球新标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可推动深圳实现从“窗口”、“试验田”到“名片”、“旗帜”的转换[11],为持续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助力。
(三)进一步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宽度和深度,以积极应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引致的国际不确定性
中国应加快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宽度和深度。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应在借鉴和吸收前期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进而突出扩大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从而推动自贸试验区聚焦贸易、投资、人才便利化,聚焦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可通过强化对全球高端和创新性生产要素的吸引和集聚,以应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引致的全球产业链非完整性布局;可通过“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双措并举,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双边市场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以应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引致的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先进技术引入等方面的新问题;通过推动开放与创新融合,将开放型经济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实现高水平开放与高层次创新协调发展,应对各种风险。
(四)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促进其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产业链现代化
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衔接,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通过建立市场配置資源新机制以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为此,必须重点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进而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促进其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要通过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控制力、促进产业链联动发展进而加快产业链现代化[12]。
(五)以“一帶一路”倡议为重要依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
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自由贸易与技术进步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度安排的作用范围不限于一国内部,也适用于全球范围内国家间的交往。原因在于国际贸易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制度或规则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决定着世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水平,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随着世界新兴经济体不断发展,其参与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用于规范国家或非国家行动体之间博弈规则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全球多极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合作与治理,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应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把握国际治理格局的演进脉络与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向,明确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定位,厘清全球治理的目标,创新全球治理理念,从而达到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中国应以共同建设开放世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共同深化伙伴关系等方式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促进全球能源体系变革、实现低碳与绿色发展,为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全球规则制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史本叶,马晓丽.中国特色对外开放道路研究——中国对外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18(10):118-125.
[2]尹虹潘.国家级战略平台布局视野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J].改革,2018(8):80-92.
[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初步设想[J].改革,2019(4):27-38.
[4]俞岚.经济对外开放的效应评价与路径选择[J].改革,2019(8):71-82.
[5]杨艳红,卢现祥.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5):12-20.
[6]姚枝仲.以新的开放理念,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J].国际经济评论,2016(5):31-34.
[7]杨松.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J].当代法学,2017(6):106-115.
[8]王文,王鹏.G20机制20年:演进、困境与中国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9(5):1-9.
[9]洪俊杰,商辉.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管理世界,2018(10):33-42.
[10]刘洪愧,刘霞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历史实践与可行路径[J].改革,2019(1):30-42.
[11]孙长学.深圳经济特区的体制改革探索及其示范价值[J].改革,2018(5):18-26.
[12]盛朝迅.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N].经济日报,2019-09-10.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the exploration stage of economic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from 1949 to 1977, the transition stage from partial opening to all-round opening from 1978 to 2000, the formation stage of open economic system from 2001 to 2012,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epening stage of new pattern of all-round opening-up from 2013 to now.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 economy should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orientation: tak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 as the guideline, construct a new pattern of open economy in the new era; support Shenzhen in building the leading are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omprehensive opening-up; further deepe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side to enhance the technical added value of export products, and promote its transition to high value-added links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enhanc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economic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international uncertainties; tak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reform and global rulemaking.
Key words: 7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open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