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2019-09-10余琳琳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余琳琳

【摘要】在幼儿阶段加强幼儿的启蒙教育、引导,注重对其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师的本职工作。幼儿处于人生的初期,对社会事物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由此给幼儿的成长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幼儿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幼儿教育;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进步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幼儿教师在实践教学引导期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达成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能结合幼儿思想水平、人格品质培养要求,从小锻炼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社会实践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责无旁贷地需要做好教学方法的深度探索与研究分析。

一、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意义

对幼儿做好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需要从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培养,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本身就是基于幼儿品格发展需求,探索在幼儿人格品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个人行为、心态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纠正引导方法。在幼儿日常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其在学习阶段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实践中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提升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学习需要

作为学生,幼儿的本职就是努力学习,根据养成幼儿学习习惯的基本需求,反复练习并巩固,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每一次任务,具备坚韧的品质,进一步满足内心诉求。幼儿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养成显见的学习习惯之后,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主动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将幼儿阶段的简单知识学习到位,还能给自己的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在学习生涯中缓解教师、家长压力的有效途径。

2.道德品质

幼儿要想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需要教师加强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幼儿能够在道德意识协调下,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将道德规范落实。这种习惯的养成就是将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作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要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遵守社会秩序,以获得良好的精神财富。道德习惯的养成要求幼儿从文明礼貌、关爱他人、团结奋斗等诸多方面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人。显然,教师做好对幼儿的道德品质的相关习惯或态度的养成教育对幼儿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3.劳动品质

幼儿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是以现代社会环境背景为条件,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社会劳动,并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日常学习或生活中,劳动品质是反映在方方面面的,如在家庭中,从小养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习惯,在班级中与其他幼儿一起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爱心、保护环境等。幼儿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之后也能勤恳踏实,避免投机取巧、行为懒散的情况产生。

4.生活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针对个人卫生、作息规律、消费意识等方面,教师帮助幼儿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按时作息并注意运动锻炼、饮食规律等,幼儿的仪容仪态能够在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逐步端正起来,有些生活习惯诸如讲卫生、懂礼貌、开源节流都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1.情感教育渗透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情感教育引导对幼儿教师来讲并不陌生,现阶段的情感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做好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感受与分析,让幼儿在实践生活之中自觉约束自我行为,改进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可以从基础知识实践引导入手,鼓励幼儿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从环境保护、与人和善开始,提升自己的行为主体意识。教师组织幼儿适当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家庭活动,让幼儿观察同学、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将自己喜欢的食物进行分享,尊重他人的思想行为特质,建立良好的活动引导形式,能够在实践探索中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判断,在积极的情感带动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做好对幼儿学习、生活环境的氛围营造

幼儿教师在环境氛围建立期间,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需求,要明确教学主题,并做好分层设计。例如,在室内环境布置期间,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践都需要室内环境的支持,可以设置动态的墙面装饰,为幼儿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机会,在确立各个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之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环境建设之中。幼儿在课下经过对图片、文字的搜集与应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参与到主题建设之中,那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能实现全面渗透。

3.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开放日等形式,与幼儿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幼儿家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转变自己的思想,不再只关注幼儿的文化知识学习状况,同时也注重幼儿思想品质的锻炼。当家长能够实现对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那么幼儿经过教师指导后,也能够将良好的习惯延伸至家庭活动中。幼儿能够从小养成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努力做好,讲究个人卫生、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能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对家庭和睦大有裨益。

4.教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引导作用

幼儿日常与教师之间的接触相对较多,对于幼儿来讲,教师是具备权威性的,也是幼儿在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期间的主要模仿对象。通过对幼儿日常学习、生活实践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不少幼儿常常会讲“我们老师就是这样的”“我们老师这么教我的”。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无可替代,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认识到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日常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加强人文性引导,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被尊重与关爱。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幼儿教师做好阶段性的教育与引導工作,充分了解幼儿行为习惯特质以及存在的不足,建立分阶段的习惯养成教育引导模式,从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诸多方面,做好对诸多不良影响作用的分析与探索,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给幼儿的未来长远发展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朱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15.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