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9-09-10冯慧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冯慧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模块,阅读是连接各个模块的重要纽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激活,视野也能够得到拓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阅读板块的地位也更加重要,阅读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理解和转化信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基点,探究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旨在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情趣和文本把握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即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由此可见,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如果学生游离于阅读活动之外,那么他们将很难深入阅读本文中,难以在阅读活动中收获知识,也无法在阅读中提升信息归纳、文意理解和情感体悟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提升语文学科能力的重要切入点。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

一、创设阅读任务,提升自主阅读素养

自主阅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素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实用主义教育》一书中阐述道:“惰性是遏制创造力的罪魁祸首。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消除学习者心中的厌倦感、畏惧感和懈怠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消除被动学习的心理,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信息转化思维。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阅读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窃读记》一文时,教师首先明确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指导学生探究阅读任务时,引领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向,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在阅读导入环节时,教师创设了几个阅读任务,这几个阅读任务都是紧扣课文内容,能使学生在收获相关的知识的前提下,提升阅读感知能力。教师创设的阅读任务如下。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书写字词

这是基础性的任务,主要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层级的语言应用素质。这一基础性的阅读任务的设置,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延伸其基础性的能力。这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指标。

2.概括课文的大意,探究课文的思想主旨

这一环节的任务与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也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层次。教师创设探究型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中,在探究讨论中体悟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在语文课堂阅读的环节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需要以阅读任务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形成符合语文学科特征的思维模式。这对塑造学生的阅读归纳、信息转化、文学鉴赏及语言思维能力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3.体会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一个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文,将语文阅读知识运用到其他模块的学习中。在语文阅读活动中,阅读感知—文本赏析—阅读延伸这三个环节非常重要。这一个环节就是以阅读为核心,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在整个阅读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窃读记》这篇课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领悟作者对书籍的喜爱和渴望,从而产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这是对学生的语言层次和思想层次融合的阅读指导。教师通过设置任务,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归纳整理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课文中的重点的句子;之后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最终完成阅读任务。

二、提升阅读层级,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信息从一个大脑向另一个大脑的转变和反熵。”以阅读为纽带,将读者、作者、文本、社会、生活经验等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和课外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的阅读文本连接起来,构建体系完善的阅读教学指导范畴;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层级,以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1.打通课内外阅读桥梁,构建层次性阅读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认知模式和理解方式。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动力,教师需要以课堂阅读为基点,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珍珠鸟》一课中时,教师以课内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拓展阅读。教师应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一是从课文的作者入手: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冯骥才及其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冯骥才的散文集《世俗奇人》《冯骥才散文选》;二是从课文主题入手:阅读课文,探究课文的主题,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珍珠鸟的特征,阅读一些人物动物和谐共处的文章。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动物的家园》《海鸥与少年》等文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素养得以提升。

2.推动多模块教学,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时,不能将阅读与其他模块割裂开来,而要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各个模块的教学有机整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第一,通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到描写日出的句子,分析海上日出时的特点;第二,观察生活中的日出現象,并且体悟日出的特征,比较分析我们生活中所见的日出与巴金笔下的日出时有何差异;第三,根据阅读和实践探究,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写一篇描写日出的作文。在这次阅读指导中,教师将阅读与生活、写作等各个模块连接起来,构建了多向互动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块,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文字应用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投入语文学习探究活动中。小学生的认知层次比较低,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尤其是要让学生在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乐趣,产生获得感。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与字词学习、文学鉴赏、口语交际、写作等不同的模块有机融合,从而构建完善的学习共同体。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强化学生的参与性,让班级学生都树立学习共同体的意识,协调一致,形成全员参与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张华.谈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22+124.

陈国龙.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2.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