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教育不可少
2019-09-10聂璐
【关键词】家庭教育;规则;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43-03
【作者简介】聂璐,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江苏丹阳,212300)教师,高级教师。
一、案例重现
候车大厅的平静被玩具冲锋枪的阵阵射击声打破。宁宁时而跳到座椅上举枪欢呼,连带着整排座椅都跟着晃动;时而隐蔽在别人的旅行箱旁奋力“开枪”;时而突然跑到其他旅客面前,大叫一声:“我打中你啦!你死啦!”刚开始,大家都笑着看着宁宁,二十分钟后,宁宁没有停止的迹象,大家明显不耐烦了。“宁宁不要吵了,你的声音都超过妈妈的手机声音啦!”妈妈说了一句后继续追剧。爸爸瞪了宁宁一眼,训斥道:“你看看你,上蹿下跳,能不能安静一点!谁像你这样啊?再吵,我就揍你了,听到没有?”宁宁朝爸爸“哼”了一声,跑到别处继续玩耍。
爷爷奶奶连忙向周围的旅客道歉:“孩子还小,请大家谅解一下啊。”“宁宁,走,奶奶带你去吃冰激淋,休息一下咱们才能继续打枪!”
二、案例分析
宁宁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熊孩子”这个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考虑他人的处境和感受,没有规则意识,更不会主动遵守规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的规则意识淡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获得有关行为的概念,习得这种行为。孩子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有的家长自己违反规则,还向孩子灌输“守规则会吃亏”“没被发现就没事”的思想,类似情景下,孩子也会出现违规行为。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没有管教意识,只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品质素养的提升,这也违背了家庭教育的原则。
2.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首次违规行为。
“破窗效应”最初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津巴多进行的一项实验。该效应认为,倘若有人打破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之后破玻璃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破坏玻璃。“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加剧不良现象的发生。孩子的第一次违规行为就相当于“第一扇破窗”,如果家长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不闻不问,或者认为只是小事,以年龄小为借口纵容孩子,那么孩子身上的“破窗”将越来越多。
3.不当做法助长违规行为。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和基础,该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强化,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一个行为受到强化,它就可以得到维持和加强,将来在类似环境中再次出现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案例中的奶奶用冰激淋来满足宁宁,次数多了,宁宁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我打枪玩耍,奶奶就会买冰激淋。这时冰激淋就充当了强化物的角色,宁宁的闹腾行为反而得到强化。
4.孩子体验不到违规的后果。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在《孩子:挑战》一书中这样写道:“既然惩罚和奖赏无效,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嗯,如果妈妈忘了烤箱里的蛋糕,会发生什么?根据正常逻辑,蛋糕会烤焦,这是她健忘的自然结果。如果我们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真实和诚实的学习机会。”有时候,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疼爱,过度保护孩子,甚至替孩子化解或承担行为后果,这就剥夺了孩子体验后果的机会,导致孩子更加肆无忌惮。案例中的爷爷在意识到孙子已经打扰了别人之后,连忙以孩子小为借口希望别人理解,这样的举动使宁宁顺利避开了他人的批评。
三、应对措施
孩子遵守规则的过程,是一个规则行为从外部教育要求转为内在需要的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认同、接纳、内化的结果。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中应该包含规则教育。
1.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到自觉做出规则行为,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参与。作为家长,不仅要对孩子强调规则,而且也要提醒自己遵守规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一个家庭最好有自己的家庭规则,这个家庭规则可以由全家人一起制定,它是统一的、一视同仁的,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包括隔代长辈。这需要爸爸妈妈提前和老人沟通协商,全家口径一致,齐心协力。
需要注意的是,规则不是控制,规则教育不是呆板地控制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剥夺孩子的自由,不能因为实施规则教育,而让孩子有一种“他们都是冷酷无情”的感觉。规则教育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的,这里面既包含最起码的社会规则和日常行为准则,也包含家长无条件的爱。
2.和孩子共商规则,做到事前明确规则。
有些孩子在出现违规行为后会说:“我又不知道!”因此,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讲明相关的规则,特别是当年龄较小的孩子第一次到某个地方或参加某活动时,孩子对环境和人物比较陌生,家长可以提前告诉他规则的内容,讲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这样,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会清晰,从而养成好的规则习惯。
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明确哪些是允许的行为,哪些是禁止的行为,以及相关的奖惩方法。当规则不再是家长单方面强行下达的命令,而是共同商量的约定时,孩子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利,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就增强了。
3.及时制止孩子的违规行为,适当运用惩罚手段。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要在第一时间用温柔坚定的眼神示意一下,或者向孩子摇头示意。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到,可以在他的耳边轻轻地提醒:“注意我们的约定哦!”如果孩子还是继续违反规则,家长可以把孩子带离现场,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冷静地告诉孩子他的哪些行为是不妥当的,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应对这些后果的措施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局面,另外还要按照约定接受惩罚。如此,孩子通常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盡量不要在大庭广众大声批评、数落孩子。
4.让孩子承担违规的自然结果,家长不过度保护。
不需要家长介入而自然发生的事情就是自然结果。自然结果来自现实,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在孩子眼中,它更为合理也更能让人信服。如孩子赖床、不吃早饭就去上学,通常家长的做法是不停催促,往孩子书包里塞饼干,路上加速超车,生怕孩子迟到。让孩子体验自然结果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赖床会迟到,孩子不吃早饭就让他饿一会儿肚子,路上正常开车,如果迟到就让孩子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埋怨家长,把气撒在家长头上,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对孩子的怒气不做回应,冷处理。孩子在经历了几次违规的结果后,自然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而改变行为。<\\Ysc01\d\江苏教育\2019年\心理\05\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