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2019-09-10陈应舟

家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激励机制应用策略

陈应舟

摘要:在现代课堂管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远比传统的粗暴式管理方法要有效许多。随着课堂管理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小学教师正在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在课堂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本文将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其他小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应用策略

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阶段小激励往往会引发大变化,因为小学生本身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教师的言行他们都会当真,甚至会把教师的话当成至理名言,只要教师能给予其一定的激励,都能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形成强大而持续的影响。既然教师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管理中正确地运用激励,教师应如何运用激励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呢?我认为,激励实际上就是强化(正强化或负强化),教师通过科学的强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的教学作用和价值,本文将以强化为核心探究激励机制的相关运用策略,具体如下:

一、正确看待管理方式的正反效应

管理方式的正反效应即教师应用的激励(强化)类别,主要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先从正强化说起,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一个正向积极的激励,从而使他们能向着自己期待的目标和教师的承诺(个体喜爱的刺激物)不断努力,从而增强学生反应的频率。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小明妈妈为了激励小明好好学习,承诺如果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能考进前六,就给小明买一部最新手机。其中,小明妈妈采用个体喜爱的刺激物(一部最新手机)正向激励小明,从而让小明能好好学习,而小明为了能手机,就会增加好好学习的频率,成绩自然能够提升。再说负强化,负强化和正强化刚好相反,是给学生一个消除焦虑、不快乐因素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在远离不喜欢的刺激物的基础上增强反应频率。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小明妈妈为了激励小明好好学习,承诺如果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能考进前六就免去他暑假刷碗的任务。其中,小明妈妈采用个体不喜爱的刺激物(暑假期间刷碗)反向激励小明,从而让小明好好学习,而小明为了在暑假期间不刷碗,就会增加好好学习的频率,成绩自然也能够提升。

通过对上述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分析可知,教师应正确看待管理方式的正反效应,并不是说正强化就一定比负强化好,负强化就不能激励学生。不同的环境下适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这要靠教师个人的管理经验来判断,而至于如何正确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上述实例只是参考,具体如何还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

二、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

如果教师管理无度,即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胡乱管理,不给学生决策机会,那显然是无法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让激励成为学生讨厌教师的导火索。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教师为了让小明好好学习,承诺小明如果能遵从教师的话,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此激励过程中,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激励条件定得太过苛刻且毫无标准可言,例如教师让小明听话,那么听哪些话?如何才叫严格遵从?小明不仅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还会因为害怕做错而拒绝教师的激励行为。

通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教师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教师的激励行为能否发挥作用,决定了激励机制能够被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那么教师应如何做才能把握好自身的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作为教师,应深知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且独特的个体是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任何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施加的激励行为都必须以尊重和照顾学生的感受为基本前提,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要遵循“人本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其次,教师应明确激励行为发生后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如果教师的激励行为没有产生这种效果,那就说明教师没有把握好自身管理的度。

三、先学会自省然后修善

目前,有些教师的素质并不高,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他们会采用一些不合理的激励方法,殊不知最终会弄巧成拙,甚至害了学生。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例如教师承诺如果小明能考进班级前十,就奖励他红包。这种激励方式用在小学生身上显然非常不合理甚至违背师德师风。正所谓“欲达人,先达己”,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学生的榜样,只有先学会自省,了解并找到自身的那些漏洞,才能逐步修善自身,继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再次发生,教师就必须及时自省,更正错误的激励方案,可以改发小红花、作业本等一些和他们生活和学习有关的东西,如此,这种激励方式就变得非常科学合理。同时,教师即使能正确地应用激励机制,也一定要在每次应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时刻反省自己,多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激励方法,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要主观臆断,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学生的情感反馈作为核心参考标准,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激励方案。激励机制的应用是一门大学问,里面涉及了很多儿童心理学知识,教师在应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必须对强化的概念、方式、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激励方法和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激励引发的大变化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并借由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来完成。可以说,激励是师生交流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为小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需要通过激励来完成。上述中提到的三项在课堂管理中应用激励的策略只是我的个人浅见,仍有很多的应用策略本文尚未提升,希望各位小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研究继续进行探讨。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付金燕. 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构建措施[J]. 课程教育研究,2015(6).

[2]刘学倩. 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 华夏教师,2016(1).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激励机制应用策略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