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不食夜糜

2019-09-10王伟

读者·原创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潮汕人卤汁白粥

王伟

不到潮汕地区,就不会知道吃饭是件相当伤脑筋的事情。这绝不是因为菜式乏善可陈,也不是因为食材惊世骇俗,而是因为潮汕人对风味的追求到了极致。

这种极致,既有食材的不同寻常,也有搭配的特立独行,还有酒席上菜的次序。鼠曲草、苦刺心、朴树叶、黄麻叶,这些在其他地方不过是路边的野草或树叶,在潮汕却正经八百地成了宴客菜肴;卤鹅配蒜泥醋,五香牛肉配南姜醋,腌咸膏蟹配辣椒醋,白灼响螺片配芥辣酱,全中国大概只有潮汕人这么吃;上菜次序大有讲究,先冷后热、先主后次、先肉后蔬、先咸后甜,中间还要间隔一两个汤羹调剂口味。实际上,传统的潮汕宴席并非钟鸣鼎食,但讲究颇多,一桌酒席扛起一个江湖,没有4个小时是下不了桌的。

但是,对于老饕而言,富丽堂皇的酒店千篇一律,市井食肆才是人间至味,而大排档更是一座城市味道的灵魂。

每当夜幕降下,潮汕夜市的大排档绵延成片。每一个档口都会在灯泡外罩上红色灯罩,在红光笼罩之下,烟火气息升腾,食材色泽诱人。食客邀上三五好友,在夜市里流连,走到哪家档口前忽然迈不开步了,无须多言,对着食材手一指,头一扬,档主便心领神会忙碌起来。生意好的档口晚上7点开张,直到凌晨3点才会收摊。

远道而来的游客光顾大排档,可以对生猛海鲜熟视无睹,但千万别错过卤鹅、牛丸、鱼丸、糅条,其中尤以卤鹅为最。潮汕人喜食卤鹅,与南京人喜食龙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市场热捧,自然价格不菲,据说顶级的“澄海狮头鹅”的鹅头要卖到上千元一个。细嫩的鹅脸富含胶质,是老饕的最爱,即便售价不菲,仍然挡不住食客追捧,天天供不应求。

在潮汕夜市,几乎每家大排档都有卤鹅售卖,味道各有千秋,秘密就在于世代家传的卤汁。那卤汁历经数十年添料熬煮,传承了岁月的厚重馈赠。闪着琥珀色光泽的卤鹅端上桌前,掌勺的档主小心翼翼地浇上一勺卤汁,顿时活色生香,吃完回味无穷,令人心生欢喜。有秘制卤汁加持,卤鹅带骨头的部位才最有滋味,点餐首选是鹅头、锁骨和翅尖,要连骨带肉撕咬起来才带劲,吃完后再将卤汁拌着米饭吃下肚,一丁点儿都不浪费。此时吃相已不重要,暂且把斯文搁一边去,吃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砸吧砸吧嘴巴吐出骨头,感受生活清欢,体会异乡况味,便胜却人间无数。

话说回来,潮汕地区人多地瘠,百姓只能向海洋讨生活,早出晚归,艰辛无比。深夜上岸的渔民饥肠辘辘,一碗热气氤氲的白粥便是对一天辛劳最好的犒赏。粥在潮汕地区被称为“糜”,深夜的粥也叫“夜糜”,尽管后来生活条件改善,大排档早就是卤鹅、海鲜当家,但潮汕人时至今日仍将夜宵称作“夜糜”,不管冷盘热炒都要配上白粥。

蔡澜说过:“爱吃的人才是爱生活的人,只有爱生活才能有快乐。”所以,在看不透人生的阶段,还禁锢口腹之欲,是难以大快朵颐的。我到潮汕旅行短短数日,除了卤鹅、鱼生、牛丸和肠粉,怎么少得了经典的夜糜呢?白粥温厚清香,男女老少咸宜,一日三餐皆可,夏天解暑消热,冬日御寒暖胃。潮汕的粥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粥,白粥煮开,在大米还未开花时就撤火,水米分离,稠薄得当。吃白粥雅俗兼备,丰俭由人,即便是佐以“杂咸”,也是别有风味。

追根溯源,潮汕人的祖先是中原移民,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上古的饮食习俗,《周禮》中提到祭祀和宫廷宴席有七种菹(音同租,腌菜)和五种齑(音同积,捣碎的姜、蒜、韭菜等),如今在国内其他地方早已失传,却在潮汕地区得到发扬光大。不看别的,单从“杂咸”字眼就可知其品种之繁杂,从蔬果瓜豆到生鲜海味皆可为腌菜,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家常的是菜脯、咸菜、贡菜;讲究一点儿的,有橄榄菜、腌蟹、毛虾,甚至还有牛奶。由此,一碗白粥,一碟杂咸,不仅仅是果腹之物,还承载了悠久的文明,温暖着冷淡的舌尖,滋润着干涸的喉咙,慰藉着孤独的心灵。即便只为留住念想,亦很好。

又到夜深人静时,肚子饿了,先别忙着找方便面,不妨学一回晋惠帝,对自己说一声:“何不食夜糜?”

猜你喜欢

潮汕人卤汁白粥
卤汁,中国的“神秘酱汁”
白粥能不能养胃?
夜晚是属于白粥的
嗜甜的潮汕人
被称为“菜”的早点
“白粥养人”是误传
潮剧创新要坚守“潮味”
潮汕人的生意经
潮汕人做生意赚钱技巧大揭秘
一钵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