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促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

2019-09-10秦红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核心

秦红

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国家意志的直接体现,它有着区别于其他途径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上海市道徳与法治學科徳育协同研究中心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联动多方力量与资源,协同开展学科专业化的研究与创新,在促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任务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有以下四个主要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落实。

1.从德育课程教材的角度看,教师对教材价值观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穿价值观教育。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内容与要求,通过教学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中。

2.从当前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对学科教学一体化缺乏全面的认识

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贯穿始终。而在教学中却存在着学科教学碎片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以一体化的思想开展教学,认真研究教法,改变以往仅仅关注单课或单课时教学的思维定式。

3.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缺乏清晰的认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但是道德与法治的还缺乏明确、规范的表述。因此,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缺乏明确的要求。据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本课程核心素养问题,让教学具有清晰的目标任务。这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要求。

4.从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看,教师对品德发展规律缺乏准确的把握

由于本课程包含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需要教师不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更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的放矢进行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成长和精神提升中生根开花。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参照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学理模型,将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实践,探索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坚持“知情行思信”五位一体,凸显价值目标

调研发现:全国的中小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道德信念相对于知情行而言,普遍较弱。我们探索了“教学基本问题的分析”策略,以问题链的方式呈现教学设计思路及基本结构,重在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解决,导引学生探究学习,优化教学过程,在发展学生知情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道德思辨能力和道德信念的提升。

2.坚持“课标、教材、教学、评价”一致性,侧重价值引导

一般的教学设计流程是,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是同步的,评价往往是在教与学后进行的。我们深知: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应该与课程改革同步,甚至先行。当他们同步时,改革的目标就易于实现,而当两者不同步、不一致时,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关注预期学习结果,尝试“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逆向思考,分层评价,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反馈、调节功能。

3.坚持“学科贯通”与“学段衔接”纵横交融,建立价值链接

上海市《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成果启发我们:纵向上要关注学段目标的差异,即小学阶段以促成道德启蒙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形成道德观念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形成社会责任为重点。横向上要基于德育课程的特殊性,目标上做到基于核心素养、各级目标一以贯之,形式上做到把课程育人与其他途径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建立价值链接。

4.坚持“适切性、生活性、价值性”三元协同,促使价值内化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只有做到“适切性、生活性、价值性”三元协同,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道德价值内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强师者价值引领与学生道德内化的结合,促进学生生活经验与价值生成的转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未来,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让我们在立德树人、成人成己的道路上,永远铭记总书记的这句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价值观道德核心
我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道德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