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花开
2019-09-10朱红梅
朱红梅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漫步在雨后的校园,果然有些冷了。食堂前面的那棵樱花树,依旧挺拔,只是往日淡粉的花瓣早已不见了踪影。有些光秃的枝丫,配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环抱手臂,继续往前走。迎面走来一个男生,手里抱着一堆沉甸甸的大伞。我一看,这不是小陶吗?
“怎么一个人抱了这么多雨伞?其他同学呢?”我不禁疑惑。
“同学们还在洗澡。我洗得快,看天下雨了,就回教室拿伞了。”他平静地说。
“班委叫你拿的?”我继续追问。
“没有,我自己拿的。”说着他往食堂走去。
刹那间,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这个憨厚的大男孩,在这一年里,给了我太多惊喜。五年级时的场景如电影一般,在我脑海里慢慢铺开。
我们的回忆
小陶同学,班级里的后进生之一。英语基础差、口语表达不标准,笔试成绩总在班级倒数四位之内。他和班里三个调皮的男生并称“四大金刚”。
就是这样一位让老师着急头痛的学生,却在五年级上学期来了一个大逆袭。课堂上,他开始积极举起手,虽然回答得不一定对;课后,他开始问老师作业上的错题,虽然有时候一遍也不一定能听懂,但他的学习态度,让老师十分欣慰。我们语数英三门课的老师开始讨论他的变化,原来在英语、语文、数学上,他也进步了不少。
他愿意学,老师一定最乐意教。课上看他高高举起的手,我一定会请他来回答或者表演;课后,看他学得艰辛,我给他详细分析他的英语学习,指出他的弱项,给他具体可行的建议。比如他记单词都靠死记硬背,我提醒他好好复习自然拼读;他做题速度慢,反复涂改多,我就教他做题方法和技巧,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一学期下来,他的收获很大,不只成绩提高了,也变得更加自信了。还记得一次英语单元测试前,他问我:“老师,你觉得这次我能考几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这次卷面还真的有些不容易,万一考差他会不会灰心丧气?于是我对他说:“考几分,就要你考给老师看了。认真答题,仔细检查,你会考好的。”结果,他考了八十几分,自己并不满意。但他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几分钟懊恼之后,他说:没事,我下次会考好的!刹那间,我特别感动。
在以后的测验中,偶尔得了九十分以上,他会兴高采烈,还特地把卷子带回家给父母看。
是啊,这样的孩子,不管成绩上如何起伏变化,他的积极向上、他的乐观豁达、他的单纯可爱、他的“打不死的小强”的精神,会让他获益一生,也让老师成就感满满!
我们的成长
回顾自己教学的几年,每个班里总会有几个像小陶一样的学生。他们成绩有些落后,性格特点不一。但大多数孩子有个共同点:不够自信。因为不够自信,他们课堂上表现不积极,课后活动参与率不高;而因为课上课下的不积极,他们的成绩和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困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在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经验以及阅读大量书籍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班级里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首先,鼓励竞争,倡导互助。班级里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将加分扣分机制运用在每一节课上。加分项目有路队纪律、课堂纪律、寝室纪律、就餐纪律、教室卫生、寝室卫生、餐厅卫生、作业完成、作业优秀、举手发言、乐于助人、优秀管理;扣分项目有卫生问题、纪律问题、路队问题、作业问题、其他问题。各科老师在平时积极沟通,统一加分扣分标准。每周一小结,将分数统计在家校储蓄册中。每月一奖励,老师购买小文具和零食让学生用积分来换。孩子们在竞争中获得快乐与成长。另外,在加分中专门设立“乐于助人”奖。通过“师徒”结对互帮互助,既让暂时落后的同学有了同伴的帮助,也让优秀的同学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渐渐地,平时不够自信的孩子也有了优秀的好朋友。这些朋友会成为他们的榜样,促进这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其次,重学习,也重活动。在伦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群星学校开始迈上更高台阶:既是学生学习的摇篮,也是展现能力的舞台。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群星小达人、群星小哲人、群星小当家纷纷涌现,外语节、体艺节、运动会、社会实践丰富多彩。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课本剧的海选。孩子们自行组队、排练、展示,小评委打分并给出建议。班级里一位腼腆的男生表演武松打虎。刚开始声音很小,其他孩子几乎都听不到。在建议环节,其他孩子纷纷表示要换个同学来演,理由有三:没声音、没力量、没气势。那位腼腆男生原本就绯红的脸颊瞬间更红了。
“大家再給他一次机会,让他再揣摩下故事人物心理吧。”老师说。
第二天,男孩表演的声音还是很轻,但看得出他练习过了,表情动作都有了变化。评论时,又有孩子提出:声音还是太轻了。
“这次,我们来找找他比上次进步的地方。大家仔细想想,表情是不是比上次丰富了?”
“是的!声音比上次大些,我都听到了。”
“动作更灵活了!”
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纷纷找起他的进步之处来。
再看看这个男孩,他的脸又开始红了。而这次,我们感到的是快乐的气息。相信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已播撒下爱、温暖与自信的种子。
再次,班级分工,人人参与。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里,有能力突出的班长,有多才多艺的文艺委员,有细心负责的小组长,也有负责小小事务的干事。如教室里的电灯开关、空调电脑、窗帘、雨伞,甚至抹布,都有同学专门负责。事情虽小,但每个孩子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被需要。
最后,家校沟通,知己知彼。孩子成长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除了平常的个别电话沟通以及每周五面对面沟通外,家长群、私信甚至朋友圈也成了我与家长沟通的阵地。学期初,我时常会在班级群里发孩子写作业的照片和朗读的视频,让家长了解。朋友圈除了学校新闻,偶尔来一些学生的美照,家长看了后激动万分。通常美照也很快会发在家长的朋友圈里。通过家长的朋友圈,我也更好地了解了孩子们在家的状态。偶尔和学生聊起来,他们很惊奇,也很开心。
泰戈尔说过:每朵鲜花,都有一个梦,都有一个绚烂的梦!这个梦或小或大,都那样清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小花,用我们的热情去点燃他们的热情,蓦然回首,或许不经意间就会发现——那时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