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最初的心 做永远的事

2019-09-10孙薛莉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2期
关键词:日记教室班级

孙薛莉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要当一名老师,而且要当一名好老师。

我得感谢生命中第一次遇见的事物——新教育,她开启了我教育事业的春天。

蒲公英教室——开始教育追梦

2010年,我来到绛县东吴小学,那时县教研室成立了完美教室工作室,我有幸被选拔为“缔造完美教室”的种子教师,除了担任语文老师还要承担完美教室缔造工作。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村小,来自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就像自由生长的精灵,朴实快乐,天真无畏,因此我们的班级就叫蒲公英班。根据新教育的理念和班级特色我设计了蒲公英四季课程:秋天——我是蒲公英的种子;冬天——我要蓄积力量;春天——我要破土萌芽;夏天——我要轻舞飞扬。

每个早晨,我都选取一首精美的小诗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在我带着学生进行晨诵时,村里的孩子们从没用过多媒体,我的每一张PPT都力求从百度上搜到最适合的照片呈现给孩子们。我们恳求校长把多媒体室给我们做教室,就这样,学校唯一的多媒体室就成为了我们的教室。

中午,我把早到的孩子集中起来,坐在办公室前的台阶上,或者校园的树荫下,给孩子们读故事。渐渐地,每天听故事的孩子越来越多,连村里的爷爷奶奶也带着没上学的孩子来听故事。东吴村的支部书记听说后,把村委会的会议室腾给了我们,我的午读做到了风雨无阻天天进行。从未上学的小朋友到高龄的爷爷奶奶,只要有空闲,饭后到下午上课前的1个小时,大家可以到会议室读书。

在识字课程中,我和孩子们将新学期的生字提前编写成儿歌识字读本,孩子们利用寒暑假诵读学习。在古诗课程中,我在班级中进行了“花之咏”四季古诗学习,体育老师也参与其中,围绕孩子们诵读的诗歌,编排了古诗韵律操,边背古诗边做操,体育课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在课程中,我努力让每个孩子向上向善、心灵美好。在读了《一口袋的吻》后,小文写下《送给妈妈的一口袋的吻》。她的爸妈离婚了,她生活在一个新家庭中,这首诗完整记叙了家庭的变故:第一天/爸爸喝醉了,妈妈很生气/第二天/妈妈要离开了,我看见了/说:“妈妈,给你一个吻/当你贴在脸上/你就会高兴/现在/我又有了一个新妈妈。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宽容和善良,理解了父母,接纳了新的妈妈。

我努力让每个孩子坚持梦想、快乐成长。小明是一个口吃孩子,曾经一学期背不会一篇课文,经过一次次的晨诵读诗,他的口齿逐渐清晰起来,要求背诵的课文也全能背会;他从最初画得不成形到现在画得主题清晰、故事完整。读了《好奇的乔治》系列绘本后,他结合家长在维之王厂做工的经历,创作了故事《好奇的乔治去维之王厂》。故事把山楂从入厂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写得很详细,算是给维之王厂做了广告。

伴随孩子的成长,我的生命也更加丰盈。我每天都在想怎样把自己的各项技能运用在教学中,并将各项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用心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教育日记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多篇习作都在《涑源报》《小记者报》上发表。在农村这片广阔的田野间,撒下了一颗颗种子:使满身泥土的农村娃娃,衣着干净了,说话文明了,思想进步了,行为规范了,气质高雅了。在2012年全国新教育完美教室的评选中,我的蒲公英教室获得了“十佳教室提名奖”。

小种子教室——让每个生命成为最棒的自己

2012年秋,我到了一个新学校,接手一年级班。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不善表达。面对现状,我没有气馁。我始终相信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于是,我给班级取名“小种子”教室。我要让小种子教室里的每个生命都开出一朵花来。我决定从书写入手,让孩子们借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内心,让书写搭建起走向卓越的桥梁。

一、创设丰富的课程,丰盈生命的体验

小种子教室的书写从日记开始,内容来自丰富多彩的课程生活。

1.阅读课程,获得精神生命的滋养

阅读是写作的根。小种子教室的阅读整合晨诵、午读的内容,按主题分阶段展开。几年来,我们诵读诗歌244首,阅读绘本168本和《彩乌鸦》系列等书32本。我们举行图书漂流活动,开展每月读书心得展评。借鉴央视“我的一本课外书”录制形式,向他人推荐一本课外书,让孩子们以读促写。阅读,滋养了孩子们的精神生命,也为孩子们的书写插上了翅膀,孩子们仿写、改写、创作,用文字进行着对话、编织、穿越。

2.口才课程,实现自我生命的敞亮

针对孩子们不爱张口的现象,我从读入手,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加强朗读训练,每堂课至少留给学生15—20分钟的朗读时间,周末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大闯关。我还要求每人每天在微信群和萤火虫QQ群中朗读一首诗歌,或者分享一个故事。于是,孩子们的生命敞亮起来,在自信流畅的表达中找到了自我。邓雨菲原是一个自卑内向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成为全校的金牌小主持,先后接待外地参观者千余人。她声情并茂的解说和流利得体的应答,赢得了来宾的称赞。就像她在日记中所说:“现在我最爱做的事,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在QQ群里朗读,每天只要一听到伙伴们的滴滴声,我就能立马清醒,比什么闹钟都管用。”

3.生日课程,强化自我价值的认同

生日,是一个人生命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在生日仪式上,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活动体验,介绍旅游見闻和成长故事,锻炼了口才,拓宽了写作思路。

每个孩子生日前,我都会用心地将孩子童年的照片制作成PPT。记得,祥妈在孩子生日前一晚,发给我近500张孩子照片,我熬了通宵制作PPT。第二天,祥看着照片兴致勃勃地为大家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祥妈感动得热泪盈眶。祥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日。看着一张张的照片,我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我满满的爱。想起最近养蚕的经历,我明白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更深深感到爸爸妈妈这么多年陪伴我一路走来的艰辛。”

就这样,一年级时,我送给孩子们生日诗歌或生日故事;二年级时是孩子们讲述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他们在讲述中锻炼了语言思维逻辑,也给其他孩子提供了写作素材。三年级时,孩子根据一年的旅游经历,讲述旅游中的奇趣妙闻。四年级时,我建议每人饲养一种小动物,通过亲身观察和呵护,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的动力,也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五年级时,我改变了生日方式,因为孩子的生日都是母亲的受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给爸爸或妈妈送出生日祝福。

我将口头作文与生日仪式结合起来,不仅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也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和写作思路。让一个人的旅游成为其他同学的旅游,让一个人的饲养经历成为全班受教的素材。就这样,孩子们把生日庆典给自己带来的生命体验,化作了一篇篇文字,强化了自我价值的认同。

教室里还开设经济课程、种植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手工课程、活动课程、童话剧课程等,这些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生命体验,为写作注入了活力,成为写作素材不竭的源泉。

二、推动家校的合作,编织生命的对话

小种子教室是一个基于家校合作共建的教室,父母深度介入孩子们的课程生活,以书写为纽带,与孩子们展开了生命的对话,以生命润泽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

1.坚持书写日记寄语

几年来,孩子们写下多少篇日记,家长们就与我一起写下了多少次寄语。日记成了亲子心灵沟通的桥梁。班中有个女孩,有段时间她爸爸妈妈整天吵架,孩子没有地方诉说,就把它写在了日记中。有一篇这样写道:“今天早上,爸爸的心情突然开始下雨,阴沉沉的,忽然大发雷霆骂了妈妈一顿。妈妈难过至极,直生闷气……晚上我面对书桌,虽然有最爱看的书,但却感觉心中布满乌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妈妈看了之后写道:“妈妈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对你影响这么大。爸爸妈妈向你保证,以后再也不吵架了,让我们家永远充满快乐的阳光。”这篇日记让孩子的父母看到了父母的矛盾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挽救了一个濒临解散的家庭。

几年时间,王霄宇坚持写了10大本1528篇日记。在日记中与孩子对话,几乎成了宇妈每天的功课。宇妈感慨地说:“有许多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而我和孩子之间相处得极为融洽,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孩子的日记。”

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生命都在发生变化。雨妈、浩妈的作品还发表在杂志上,她们用稿费购买的书籍又成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王霄宇的妈妈和王啸鸣的妈妈坚持每天转播新父母晨诵诗歌,坚持每天和孩子共读共写。她们的坚持是孩子最好的动力。

2.坚持让孩子为父母颁发生命奖

最受孩子和家长欢迎的是颁发生命奖仪式。我们不仅给孩子颁发生命奖,还让孩子给家长写颁奖词,颁发生命奖。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下了这样的颁奖词:

做什么事都不半途而废,是当之无愧的好妈妈,您是一位出色的萤火虫,点着灯笼为大家照路,前行的路被你照得那么明亮,走过的路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您是一名勤劳的萤火虫,一名不怕困难的萤火虫。

您是最好的妈妈,也是最棒的导师,每天5:00准时起床,转发新父母晨诵,给我讲历史故事。

您获得的奖项有坚持之星、最佳萤火虫、最棒妈妈之星、最棒导师之星、教育之星、守信之星、热心之星、认真之星、快乐之星。

每一次颁奖词的书写,不仅让爸爸妈妈看到小种子们身上蕴藏着的无限潜能,同时激励着爸爸妈妈要努力做更好的父母。

三、搭建成長的舞台,书写生命的传奇

生命需要舞台,需要掌声,需要激发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一段时间后,我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挑选孩子的部分优秀作品制作成一本书,并举行新书发布会,让小作家走红地毯。孩子们从中获得了成就感。

发表文章让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喜悦。我们与《快乐阅读》《快乐日记》《快乐新语文》《意林》等杂志建立了长期供稿的关系,孩子的优秀日记都先后发表在刊物上,还挣了稿费呢。对于日记没有发表在杂志上的孩子,我用《班级简报》给他们提供发表的平台。

几年间,日记成为小种子教室每个生命的成长史。孩子们在日记中书写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书写生命的感悟与体验,每个人都积累了厚厚的一摞日记本。天写了71本,1562篇;浩写了58本,1325篇;瑜写了53本,1098篇;鸣写了31本,1210篇,就连一直处于学习边缘的林同学也写了245篇……像这样的数字在我们班有一串串。

几年来,以书写为起点,孩子们不断书写生命的传奇。张力天的绘本获得了第二届艾瑞卡尔创意作品大赛最动人创意奖。邓雨菲参加了2015年“我要上春晚”的选拔赛和山西省庆六一晚会的录制。童话剧《丑小鸭》在运城市校园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全班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175篇。7位同学连续4个月获得《快乐日记》2015年全国“坚持之星”。全班同学也跟着天天和浩浩,成了2014和2015《快乐日记》的封面明星。我们班级被评为2014年“全国十佳教室提名奖”“新教育爱心教室”、全国新教育实验2015年度完美教室。

小橘灯教室——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小种子教室带来的反响,让我的班级一度突破了80多人,教室都坐不下了,好多人还找各种关系让校长调班。校委会决定让我重新从一年级再带一个班。我和家长们一起把新的班级取名为“小橘灯教室”。有了前两个班级的经验,我行走得更加从容。

在新的班级里,我更加关注孩子们的读写。阅读,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养成每天诵读和口头作文的好习惯。我推荐了两个软件“为你读诗”“手心网”,家长下载后,每天孩子们都将今天诵读的故事或诗歌用“为你读诗”软件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和“手心网”上。然后再和家长们记录当天的暮省日记。同时,在班中开展了“QQ群里比阅读”,让家长们和孩子们来评选谁是最棒的,然后用手心网来给孩子们发送“热爱阅读”的小红花。接着,我又在手心网上推出了“每天亲子阅读10分钟,21天养成好习惯”的阅读活动,每天孩子们把自己和家长阅读后的照片和读后感发到手心网上。

好习惯需要坚持。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还在班里开展了读书银行活动。鼓励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每阅读一本书,就把书名写到“阅读存折”中。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陈姝瑶同学在暑假两个月里就突破了100本书,用完了4本《阅读存折》,多次被评为“读书小明星”。

开学仪式上,校长亲自为阅读之星颁奖,并赠书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班级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孩子们只要出门,就会带上“应急书”(随身携带的书,供外出闲暇时阅读)。车厢里、站台上、马路边,都曾留下他们读书的身影。我们还通过“读、说、写”等方式以及读书沙龙交流、“书行”存款、评选读书小标兵、亲子共读、师生共写、读书排行榜、评选最佳故事等活动,引导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为养成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不到两年的时间,通过“我爱上学”“我爱大自然” “我爱阅读”“我爱家人”等10个小主题,每人每学期自读书籍在20本以上。大量的阅读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有人说过:“真正的教室不在你的书或者地图中,而是在门外。”

除了把新教育的一切美好课程带给孩子们以外,我和父母们一起开拓了每周一次的“萤火虫课堂”:结合综合实践内容或者班级资源,给孩子们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家委会以非正式的方式邀请大家在周末、假日去春游,一起寻找春天;在草莓成熟的季节,领着孩子比赛摘草莓;秋天到小溪边捉螃蟹,开展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活动,到种植地进行亲子采摘活动,回忆童年——和家长们一起制作石膏娃娃、飞机模型和环保手提袋……4月,我们和家长共同栽植“家庭亲情树”,还有的同学一起栽下见证友谊的“友谊树”。

暑假里,我和家委会组建了“少年科技研训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模拟法庭论辩;与县交警支队成立“青少年研训营”,聘请“五老人员”对他们军训;走进公安局听取青少年讲座;邀请致富能手讲述科技给农作物带来的成果;与红十字会联姻,成立志愿者协会。家长们更是竭尽所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献计献策:交警队的姬宇萱爸爸给孩子们讲述“如何注意交通安全”;眼科医生王泽翔爸爸教孩子们“如何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还开展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活动,成立了绛县小记者协会,走进两会进行采访……让孩子们的学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一次次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們的阅历,让孩子们的心灵也成长了。

几年来,我们利用新教育萤火虫分站QQ群,开展了新父母晨诵1000多次,线上专题讲座300多场;我带领绛县的新父母们,开展了90多次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线下活动——主题亲子读书会、专题家教讲座、亲子户外文化体验活动……影响了几千个家庭,活动参与人次近2万,大批大小萤火虫们走进了“共读共行”的行列中。

在2016“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王霄雨的妈妈张蕾女士在“2016中国新父母”评选中获得了“年度母亲”的荣誉称号,她们一家人的故事还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请教请教》栏目组录制成节目播出。

我校是新教育实验学校,每年来参观学习的外省、外校老师特别多,一次次的公开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新了教学理念,增长了教学技能。

2011年我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成为中心校的拔尖教师。其间的喜怒哀乐,已化作一个个荣誉证,成为自己职业成长的额外奖赏:

2016中国好教师

2017大国良师优秀奖、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种子教师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完美教室

入围2015、2016年“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

“全国新教育爱心教室”

全国新教育实验种子教师优秀组长

山西省省级教学能手

运城市优秀教师

“感动绛县的人物”教师专业发展先进个人

……

“心为火种,生生不息。”现在的我正努力地去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理性地、从容地燃烧自己的激情,向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猜你喜欢

日记教室班级
“313”教室
班级“四小怪”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不称心的新班级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