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达,不拘形式地说写见闻

2019-09-10温翠萍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9期
关键词:积极性习作语言

温翠萍

小学生在作文表达过程中,若能够不受形式的局限,将自己的见闻、感受以及想象写出来,将自己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打动自己的内容写出来,更好地表达独特见解,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拘形式的说写见闻的有效教学策略,与同仁共勉。

1.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

1.1指导学生发现和积累生活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素材是首要因素,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素材,就像是做饭没有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入手的,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写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缺的是发现素材的能力。为促进写作活动的良好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发挥多重感官作用,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转化为素材,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热情,主动去观察生活,并乐于运用语言文字不拘形式地进行表达,为学生写作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素养。

1.2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积累写作语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是写作的基础性要素,语言积累丰富,才能够更好的运用语言对思想和情感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写作的顺利进行。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积累以阅读为主要途径,在课内閱读方面,以教材文本为重点,科学选择阅读书目,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文章,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科幻小说,通过课外阅读书籍的合理选择,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语言储备,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品位语言,揣摩好词好句,汲取其中精华,提高自身语言水平,从而更好地写作。

2.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表达

2.1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写作情景

写作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而调动思维,尽情地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知晓学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对哪些事物较为熟悉,进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进行写作。同时,指导学生按照游览的顺序展开描写,表现景物的美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感受到的。通过结合学生已有的经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想象,再让学生随心随性地付诸写作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积极性,写作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2广泛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内外阅读是写作素材积累的最佳途径,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篇佳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文本,体会其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并积极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保证课外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引导学生汲取课外阅读中的精华,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正向迁移,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表达技法

3.1习作指导多样化

在写作技法方面,要科学运用范文来引导学生,在积极借鉴经典文章或者经典片段的写法后,鼓励学生尝试着进行迁移运用,在模仿中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审题、记事、写景等方面入手,对习作的技法做出指导,包括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针对此种情况,要找准写作教学的切入点,对学生写作兴趣进行激发,对写作提纲进行梳理,从而找到写作的具体方向。

3.2习作指导具体化

习作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具体习作任务中的案例指导,结合学生习作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以顺利突破习作难点。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保证指导的过程化和具体化,要将习作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体现于准备、修改、运用各个阶段中,以确保习作指导获得良好的效果。

4.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写作实践

4.1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

学生的表达能力既体现在写作中,又表现在良好的口语上。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待学生基本达到教师示范朗读的水平后,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尽情地对课文进行叙述,同时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熟记背诵,进而通过良好的口语训练锻炼写作思维,提升写作能力。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大自然,活动前布置学习任务:“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表现,感知大自然中的山、水、植物等美景,回到课堂上每个人都要谈体会。”比如,春天,组织孩子们开展春游活动,活动前让学生注重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美景,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所见包闻,然后将看到的和想到的不拘形式地写出来,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素养。

4.2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改

习作评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评改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批改效果。互相批改是较好的方式,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批自改、集体评议、小组交流等,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从而促使学生明确自身优点与不足,实现共同进步。

4.3引导学生开展二次作文

在写作评改之后,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写作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进行二次写作。二次写作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然后朗读修改后的习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这样能够对学生写作基础进行巩固,增强学生写作方面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的积极性。二次作文是对原作文进行深加工和再创造,有必要可以进行三次作文、四次作文,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4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展示

为提高学生习作的魅力,要注重展示平台的搭建,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对优秀作文作为课堂范文进行朗读,同时张贴在班级墙上,编辑印发校刊,也可组织开展作文竞赛、征文比赛等,编辑学生作文集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对比借鉴,确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

总之,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不拘形式地就见闻进行说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说写见闻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展现个体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核心素养视阈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研究”(编号:FJJKCG18-253)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积极性习作语言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我有我语言
习作展示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