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意象引导阅读教学
2019-09-10龚金花
龚金花
“意象”是“意”和“象”的总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哲学等立论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俱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追求。这是由于文本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所谓“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通常认为,“意”是抽象、内在理念,“象”是具体、客观物象,“意”发自内心,借助“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学意象,运用文学意象来引导阅读教学,透过文本的符号层,潜入文本的再现层、表现层、意蕴层,从而达到“言意共生”的教学之境。
一、“文学意象”的意蕴及其价值
汉语意象非常密集、丰富,为其他语言所罕见。有时候,一句话、一段文、一首诗,尽管字词数量不多,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如在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10个字就构建了6个意象。文学意象让文学作品“言简意深”“言近旨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文学意象丰富了教学意蕴
教材中的文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文本,另一类是文学文本。科学文本重理性、逻辑,而文学文本重感性、想象。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比如月意象花意象等。古诗《望洞庭》、神话《嫦娥奔月》、文包诗《但愿人长久》以及散文《月光启蒙》中都出现了月意象,这些月意象以不同姿态出现,丰富了文本教学意蕴。文学意象让文本表达有了超越“象”的“意”,构成了汉语言的“有意味的形式”。
2.文学意象开启了意象性思维
意象是“意念”与“物象”的审美融合,也就是物象为人所感知,投入了人的审美心理,文学意象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意向性思维。意向性思维不同于理性思维,是一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把握抽象意义的思维活动。从具象程度视角看,意象性思维主要有审美意象思维、玄想意象思维和符号意象思维等类型。意象性思维以言、象、意作为支撑,能够助推学生形成抽象概念。意象思维赋予儿童特有的天真、灵性、自由与憧憬,学生意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的心理活动过程。
3.文学意象丰盈了审美心理体验
学生的文本解读活动不一定是审美性活动,不一定具有美感特征,但文学意象却丰盈了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比如陶渊明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不一定具有美感,但“悠然见南山”却照亮了陶渊明的采菊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审美活动。文学意象本身是朴实的,但一旦进入文本审美意象系统,就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就能丰盈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学生的美感世界往往是一个意象性世界。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文本中蕴含的文学意象丰富了学生的文本解读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恣意奔涌、自由挥洒的广阔空间。
二、“文学意象”的建构与开发
文本寄托着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情感意志,是作者对世界的感知、理解与领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文学意象,对文本中文学意象进行建构、开发,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意世界。只有让学生触摸到文本中的文学意象,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摇曳生姿,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品尝出文本精髓。
1.赏言:走进文本的符号世界
语言是文本的物质载体,是文本借以表达文学意象的“能指”。语言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本体。学生进行阅读首先就是和语言照面,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决定着学生文本解读的效度。知言、赏言,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中的文字世界,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作为一种表达符号,汉语言文字具有音美、形美、意美的特征。符号能牵引人的意象思维,正如一位旅居国外的朋友所说:“当他看到‘沧海’‘桑田’时,就会莫名地落泪。”
比如,教学《村居》(清·高鼎)一诗,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文字进行咀嚼、品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悟得诗歌“三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从读中领会诗歌中的“莺飞”“二月天”“杨柳”“儿童”“纸鸢”等意象,还可以让学生将脑海中的意象画出来,形成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生活图画。美美地读、美美地画,学生乐在其中,一种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与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言语所表达的意象既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也是古诗词鉴赏中最基本的审美单元。通过对言语的品读,让学生对文本完成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陌生到熟悉的言语觉知过程。
2.明象:迈向文本的图像世界
“象”是一个相当有内涵的概念。如果说,“言”着眼于符号,那么,“象”着眼于表现,无论这种表象是图还是画,总之,是一种图像表现。明象,让学生迈进图像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象”之韵味,感受“象”之情意。《周易略例·明象》有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潜心涵泳、移情体验、抒怀感发,可以让学生在内心建立显明的“象”。
“象”往往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景、物、人、事。以“景象”教学为例,如《黄河的主人》一文,我在教学中抓住文本的两个意象——波涛汹涌的黄河和轻快小巧的羊皮筏子。首先通过视频画面,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惊涛骇浪,然后逐步将镜头聚焦到轻巧的羊皮筏子上,最后再聚焦到黄河的主人老艄公身上。如此,逐步聚焦文本中的“象”,学生能够深度体验老艄公的技艺高超、镇定自若。这种“象”的逐步聚焦过程,能够丰盈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閱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追求“意中之象”和“立象尽意”的体用合一,因为“象”凝聚着作者的神思、才智和超越时空的历史与文化。只有反复追寻、品味“象”,“象”才能引发人的无限遐想。
3.会意: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
李维鼎先生在其著作《语文言意论》里指明了“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追寻的最高境界就是“言意共生”的境界。
比如,对于萧红的作品《我和祖父的园子》,有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萧红的遭遇,语文课好似成了思想品德课。其实,对于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关注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有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等句子,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感受、体验到语言的清新、童趣和自然之美。不仅如此,教师还设计了课堂小练笔,将语言感受与运用相结合,如“愿意 ,就 ,愿意 ,就 。小萧红愿意 ,就 ,愿意 ,就 。园内的景、园内的人,一切都是 的”。在练笔中,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园子里生物的自由,更能体会到作者萧红的自由。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地领会文本的意蕴(会意),学生才能对文本的表达内容与形式形成共鸣、共振,这是意象性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文本中的意象寄托着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情感意志,包含着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在意象性语文教学中,教师依言明象,因象循意,以言求意,能够让文本中的意象变得生动、立体起来。通过“言”“象”“意”的沟通,积极打通、激活文本的文字语言和学生的文化心理,能够让“言”“象”“意”进行积极的转换。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新安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