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关于学情分析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孙静妮
孙静妮
摘要:“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我们要分析的“学情”。学情分析是从“学”的角度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着力点。有效的学情分析能激活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促发深度学习。具体方法有:需求评估,指向学习动力的激活;概念问诊,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前任务,指向深度学习的促发。
关键词:学情分析科学教学需求评估概念问诊课前任务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我们要分析的“学情”。学情分析是从“学”的角度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着力点。有效的学情分析能激活学习动力,发展学生思维,促发深度学习。下面结合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案例,谈一谈笔者关于学情分析的思考与实践。
一、需求评估:指向学习动力的激活
只有了解学生心之所向,才能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期初,对学生进行认知需求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案,有助于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在连续任教高年级科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兴趣存在很大差异——这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着直接的联系。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为例,190名学生关于“你最想研究哪个单元”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学生对“显微镜下的世界”更感兴趣;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单元主题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选择比例60.5%0.5%单元主题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选择比例2.6%36.4%们的地球”几乎无人问津。
追问学生选择的原因,有:“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都已经了解了。”“其他单元更有趣,地球没有宇宙那么神秘,更想知道显微镜下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单元没有什么实验,喜欢实验多的单元。”……的确,“身处果壳之中”,加上缺乏宏观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对“我们的地球”意兴阑珊。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地球”相关知识内容“大放异彩”。如:多采用实地观察、长期观测、建构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等开放、多元的探究活动,融合多媒体技术,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虚实互补;将野外考察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让学生在实践和观察中解决问题;提高模拟实验的科学性,适当增加体验性探究实验,在实验模拟中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等等。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从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物体和真实问题(如“地球是球形的,可为什么我们走的路是平的”“为什么地球在飞速旋转,我们却不会失去平衡”等)开始,激发学生对“我们的地球”的探究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与地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概念問诊:指向学生思维的发展
不管从已知到未知,还是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思维都是其间“最活跃的晶核”。在概念构建过程中推进思维发展,需要从前概念入手,找准思维起点。教师可通过概念调查、语言交流、图示记录、方案设计等思维可视化手段,找到构建思维进阶的决策依据,有的放矢地设计利于学生概念建构和思维发展的探究过程。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一课时,笔者布置了如下概念调查来帮助学生“审视”自己:
(1)选择:你觉得食物会到人体的哪些地方“旅行”呢?
(2)排序:猜测食物在这些地方“旅行”的顺序。
(3)画图:在人体轮廓纸上绘一幅食物的“旅行图”。
(4)填空:关于“食物的旅行”,你有什么看法或疑问吗?
分析343名学生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关于“消化”的前概念存在这样几个特点:(1)不确定食物在体内“旅行”会经过哪些器官;(2)对食物在体内“旅行”的线路存在分歧;(3)不明确部分体内器官的位置与样子;(4)不明确食物在各个器官中的状态。学生的几种典型的观点如图1所示。
不难看出,人体是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中,我们能清晰地体会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饥饿、头晕等感觉,却无法直接观察到自己身体内部的样子。正是这种人体内部的“不可见性”造成了学生的陌生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需要一种启发式的生命对话,比如用“图”把“自己”展示出来。有深入的思维过程打底,加上清晰可视的呈现,这样的探究课堂既具有“生命意味”,也凸显思维发展。
消化是多个消化器官协作完成的过程,消化器官的功能则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因此,将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建立联系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图1
适应性”这一学科大概念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人体这个特殊的“暗箱”,可以借助消化器官模拟、肠胃结构对比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据此反思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让学生在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基础上,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
可见,“生命科学”领域课程内容的概念问诊,要善用各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和方法,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透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直观呈现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收集学生研究过程中的思维痕迹,推测他们的思维过程和状态,了解其思维变化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课前任务:指向深度学习的促发
课前任务,通常要围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具有根本性、综合性、生活性和统摄性等特点)展开,一般的形式有准备材料、搜集信息、自然观察、参观调查、科学制作等。课前任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能整合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关键内容,激发和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一课,是小学阶段电学研究的起始课。其中,看似简单的“点亮小灯泡”活动往往让很多学生束手无策。因此,就“点亮小灯泡”这个核心主题,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前任务:
(1)观察电池,里面有什么?储存着什么?
(2)观察灯泡,里面什么样?试着画一画。
(3)想办法点亮小灯泡:你还需要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怎么连接?先画一画,再试一试。
在“画电路”这项课前任务中,351名学生中,高达61.3%的学生设计思路比较相似:都是一种“单线连接”,如电池和灯泡底部直接接触(如图2所示),或者仅用一根电线连接电池和灯泡(如图3所示)。他们认为,灯泡是只需要一端连接的“接收器”,而电池是电能的“输出器”。
在对实验材料(电池、灯泡和导线)认识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学生对灯泡的认识局限在外部的可见部分,如玻璃泡、灯座、灯丝。然而,问题的核心恰恰在“内”而不在“外”,正是由于学生对灯泡内部灯丝走向的未知,才导致他们对灯泡连接点的不确定,形成了电源(电池)、用电器(灯泡)“单线连接”的错误认识。
基于课前任务的分析,笔者围绕“点亮小灯泡”这个核心任务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学习活动。
问题1:用一根导线将电池一端和灯泡底端连在一起,就能点亮小灯泡吗?活动1:学生测试单线连接(没有点亮小灯泡)。问题2:在解决怎么连接的问题前,是不是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除了灯泡的底部,还有没有其他连接点?活动2:观察灯泡(外观),由玻璃泡、灯座、灯丝等组成。问题3:灯丝的两端各连接一条金属架,这两条金属架一直往下延伸,延伸到哪里?活动3:观察灯泡(内在),两条金属架的一条连接在灯泡底部,另一条连接在螺纹壳上。
图4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线索是一组逻辑相关又螺旋上升的“问题串”,它们或在认知矛盾处刨根问底,或在知识形成处寻根溯源。这样有思维张力的“问题串”有助于学生对“简单电路”的认识在“设疑—追问—冲突—发现”的过程中逐渐丰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学习“物质世界”领域的有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会接触到许多抽象的概念,比如“力”“电”“能量”等。这些概念即便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依旧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前任务时,要从知识顺序和认知顺序出发,设定连续进阶、逐级深入的“问题串”,为学生提供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找到一种基于理解和应用的思维顺序,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思樂.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J].人民教育,2015(4).
[2] 刘濯源.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J].中小学管理,2014(6).
[3] 邵燕楠,黄燕宁.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3(2).
[4] 吴蕾.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知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