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里,藏着我们对教育的所有想象

2019-09-10张齐华

关键词:汇报同伴观点

张齐华

摘要:课堂上仅仅“让学习发生”,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高品质的学习、高附加值的学习、高思维含量的学习、“看得见变化”的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塑造的过程。看透课堂中每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滴细节,就读懂了课堂本身。因为,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本身,塑造了学生的学习。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真实发生。

关键词:学习活动细节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不聊宏大的话题,就聊细节。因为在我看来,所有对教育的想象都藏在细节里。

不妨先来看一看下面的细节——

教师抛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陆续有学生举手。这样的情形,可谓司空见惯。

此时,教师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其一,邀请举手的学生代表发言,展开后续的教与学。其二,先组织学生展开同桌或小组讨论,随后再展开全班汇报与交流。

而细节,就在这时发生:

师先举手的同学,请你看一看周围的同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举手。

师是的,他们或许还没有得出结论,或许还没有思考成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我想问一问已经举手的同学,你们是打算直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观点,还是先等一等,和身边的同伴交换一下意见,然后再向全班进行汇报?

(学生犹豫片刻。)

生我想和身边的同学先交流。

生我也是。

师奇怪,明明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还要选择和同伴先交流?

生有可能我的想法还不够准确。如果和同伴交流一下,或许同伴会纠正我的想法。

生也许我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和同伴交流一下,说不定我的想法会更全面。

生他们不举手,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会听到不同的观点,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完善。

生我觉得,如果直接汇报,有可能会让同伴失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生而且我觉得,学习是大家共同的事情。不能只顾你一个人讲得舒服,而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

师说得真好!我并不清楚你们的这些观点是否完全出于真实的想法,但正如最后这位同学所说,学习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全班所有人共同的事情。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期待在接下来的小组交流中,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同伴的观点,及时进行观点的分享与碰撞,让每一个人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观点的澄清、思维的历练!

或许有人会说,忙了半天,最后还不是回到小组讨论?当部分学生开始举手时,直接让大家讨论就是了,何必兜兜转转,绕这么一大圈!

可是,这样的“兜兜转转”,真的没有意义吗?

我们常说,要让学习真正发生。那么,问题来了——

是让“谁”的学习真正发生?

要让“怎样”的学习真正发生?

在学科认知之外,是否还有更多元、更丰富的“学习”发生?

有何迹象表明,学习确实已经“真正”发生?

有何迹象表明,学习确实已经真正“发生”?

每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口号或主张,一旦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审视,那么,众多新问题将一一呈现。

于是,我们需要思考——

学习不只是个体的事情。尽管我们很清楚,独立思考真的很重要。

有人说,“所有的认知都是一种偏见”。没有一个人的认知,能够脱离原有的经验、视角、背景或风格而客观独立地存在。

简言之,认知或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正因为主观,认知本身就隐含着天然的“误解”。

因而,将个体独立思考后的观点与思维过程交付给同伴与学习共同体,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寻找彼此思维的“最大公因数”,避开独立思维中可能存在的盲区,达成最大的认知共识,拓展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克服偏见、校正观点、寻求共识”,是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

于是,“同伴交流”本身就不再只是学习的“添加剂”,而是学习的“必需品”,是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也需要思考——

仅仅“让学习发生”,显然还不够。我们需要高品质的学习,我们需要高附加值的学习,我们需要高思维含量的学习,我们需要“看得见变化”的学习。

那么,独立思考时,你的观点在哪里?你的路径又是怎样的?

同伴交流后,你的观点给予同伴怎样的启示?同伴的想法,又给了你的思维以怎样的丰富?

哪些观点成为你们团队的共识?哪些观点,只是你、我、他独有的个性化理解?

面对遇到困难的学习同伴,你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学习帮扶?你是否确认,你的分享促成了他认知或理解上的变化?你在这样的“付出”过程中,是否也有“收获”?

把这些问题想明白,至少多想一想,或许,我们就会对学习少一些想当然的误解,多一些深入的理解与洞察。

当然,我们还需要思考——

身处数学课堂,在知识理解、方法形成、思维进阶之外,是否还存在着超越学科层面的更广阔、更具有一般意义的学习存在?

对于不同的个体,学习进程的确有快有慢。那么,该如何看待学习的快与慢?快就一定好吗?慢就一定不好吗?快与慢,究竟代表能力差异还是风格差异?

面对更快形成观点的学生,我们是否需要引导他们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我们是否需要给他们提供新的任务与平台?

传统意义上的“学优生”,如何在团队学习中扮演更好的角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是一骑绝尘而去,还是携手同行共进?

所有这一切,貌似已偏离学科教学本身,实际上,或許恰恰是“学科育人”这一宏大话题下,我们不得不反复掂量的小问题、小思虑。

当然,仅有这样的小细节,难以真正支撑起“学科育人”的大话题。我们需要关注课堂之上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那样的”细节。

因为,我们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涓涓细流。正是无数的细流,才汇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汇入我们渴望的学习海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丰富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看到他们真正的生长。

于是,在刚才的课堂上,学生同伴交流后,我们又捕捉到一个颇有意味的细节:

师刚才,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接下来,我们向全班进行展示。正式展示之前,我想做一个调查。同伴交流后,哪些同学的观点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伴交流后,哪些同学的观点发生了改变,或者对问题有了新的理解?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伴交流后,哪些同学觉得自己还没有理解这个问题,或者隐隐约约有些认识,但还不够清晰,觉得自己还有问题的?请举手!

(个别学生举手。)

师猜猜看,接下来老师更希望哪一类同学进行汇报?

生我猜,你可能更希望第二类同学进行汇报,因为他们通过交流,对问题有了新的想法。你一定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有了哪些新的想法,是谁给了他新的想法。

师我觉得,你有点懂我。

生我觉得,你可能更希望听到第二类同学进行汇报。因为你曾经说过,好的学习,一定要有改变发生。第一类同学,虽然他们的答案有可能正确,但他们通过交流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们的学习质量不一定最高。

师我觉得,你似乎更懂我。

生我觉得,你说不定也很想听听第三类同学的汇报。因为,他们既然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如果不说出来,他们的困难就有可能一直在那里。

生我也觉得,你可能很想听到第三类同学的汇报。首先,通过小组交流,还有问题存在,说明他们的确遇到了困难。而且,他们小组的其他同学也要为此负责任。至少说明,他们没有能够在刚才的交流中,真正帮助这些同学弄明白。所以,听听他们到底有哪些困难,可能对大家都有帮助。

师看得出来,你同样懂我。接下来,我就想从第二类和第三类同学中,各找一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不过,我有新的要求!第二类同学,你不能只说现在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能不能按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汇报:对于这个问题,我原来是怎么思考的;后来,同伴给了我怎样的提示;现在,我又是怎么思考的……我希望和大家一起,看到你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思维变化,这样的变化又是如何发生的。

师对于第三类同学,我不仅希望你能够提出你的困惑和问题,更希望听到你这样的声音:我原来存在什么问题;同伴给了我怎样的提示和帮助;现在,我有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仍然没有明白……

是的,又是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原本三言两语就可以直奔主题,结果,又活生生演绎出一段“冗长”的教学对话。

但是,于我而言,这样的对话,恰恰是更真实、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得以发生的重要前提。

学习何为?——让思维与情感发生改变。

何为学习?——想办法,让这样的改变发生。

改变,才是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

于是,我们固然要关注——小组交流后,你的认识和理解“究竟在哪里”,也要关注——小组交流前,“你原本在哪里”,小组交流后,“你现在又在哪里”。

当然,我们更要关注:在这一段学习旅程中,你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的变化因何而发生?这种变化是轻易就发生了,还是经历了波折与困顿?

交流过程中,学生究竟表述了怎样的观点,描述了怎样的思维路径?同伴之间究竟展开了怎样的对话,又遭遇了怎样的观点碰撞?

同伴的观点,究竟有没有影响你的观点?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如果有,又是什么改变了你原有的想法,丰富了你原有的认知,拓展了你原有的视野,优化了你原有的路径?

在我看来,同伴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这一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当然,教师的上述“提问”,既指向随后的学习分享,又有可能对学生接下来的小组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下一场”小组交流,作为学习个体的你、我、他,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要不要更清晰、更准确、更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确保同伴能够明白我的观点?

要不要更认真、更投入、更包容地倾听同伴的声音,以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

要不要认真比对不同人的观点,寻找彼此观点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要不要认真思索一下,你的观点是否影响了他人,他人的观点又是否影响了你?

要不要好好反思一下,在这一段对话交流活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观点是否有优化,思维是否有改变,观念是否有进阶?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被重新塑造的过程。

作为教师,对于每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你有怎样的心理预期,就会提供怎样的任务驱动;你期待学生呈现怎样的交流反馈,学生就有可能朝着某一方向去努力,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有可能被塑造。

所以,從这样的角度来看,看透课堂中的点滴细节,你就读懂了课堂本身。

因为,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本身,塑造了学生的学习。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真实发生。

猜你喜欢

汇报同伴观点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阅读汇报课的构建与效能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落地
领导难找
观点参考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