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课文之外的个性化发展契机

2019-09-10武宜荣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5期
关键词:坡顶楼房实验组

武宜荣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人类的“老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却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像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读完后,有的同学被建筑师的聪明智慧所折服,有的同学对那些著名的建筑心生向往,还有的同学用两手配合尝试搭建薄壳结构的样式……我抛出一个问题:“俊浩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一个疑问,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们没有提出疑问,我又问:“他觉得既然薄壳结构这么好,可为什么在村子里就没见过呢?你们觉得呢?”学生们这下陷入了沉默,咦?好像真的在村子的建筑物上没见过薄壳结构的身影。我再次询问:“你们愿意去了解其中的原因吗?”学生纷纷举手,一次“村庄房屋探寻活动”就此产生了。

一、集体讨论,确定小组活动任务

经过全班集体讨论,此次村庄房屋探寻活动分成调查组、实验组和访谈组,并制定了小组活动任务。

二、成立小组,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1.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加入并推选出组长。

2.各小组成员对照上述表格中“能力储备”提示,如果还有欠缺,进行积极学习提升。比如,向信息技术老师学习如何利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向擅长制作的家长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关注电视、网络中的采访视频,了解一些访谈小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具备相关能力要求后,即可开展任务活动。调查组的同学分成四个小队统计全村房屋的结构特点,实验组的同学通过科学小实验验证各结构耐受力,访谈组同学采访村民了解真实的想法。

三、成果交流,“有形”展现个性化发展

在三个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总结,并把取得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展示。

调查小组的同学统计全村房屋共有274套,其中瓦房15间,都是超过20年的老房子,全部采用两坡顶。

楼房259栋,十年前建成的楼房84栋,采用平顶67栋,两坡顶的17栋;近十年建成的楼房175栋,采用平顶0栋,两坡顶175栋。

实验组的同学利用劳技学科配套材料中的盒子作为房体,利用其中的铁丝做成平面顶、两坡顶和薄壳结构三种“屋顶”分别放置在同样的木盒上,再在顶上放置砝码,每次增加50克。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房体、同样材料制成的三种屋顶,薄壳结构能承受750克,最耐压。

访谈组设计好访谈提纲后,晚上放学后在村子里随机采访了三位村民,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受访的三位村民都是男性,年齡分别为54岁、41岁和29岁,三位村民家的房屋全部是近十年才建的楼房,都是采用两坡顶的,因为平顶的隔热效果太差了,夏天顶层特别热,没有空调就不能住人,采用两坡顶的原因是隔热效果比平顶好,而且从美观上来讲也漂亮些。三位村民中只有最年轻的村民了解薄壳结构,他说没有采用的原因是从经济上来考虑的,同样面积的两层楼房,薄壳结构的造型需要的人工和材料费用要比两坡顶多出近十万。造价高让村民们宁愿放弃薄壳结构带来的新颖独特,转而寻求平凡。

本次活动采用的是三个小组学生横向开展的形式,这次活动的设想来自去年我班学生开展的《秋天的村庄我们的家》主题活动,学生俊浩在问题采集时提出:“既然薄壳结构那么好,为什么村里的人建楼房都不采用呢?”当时指导他先对村里的房屋进行观察,然后到网上了解薄壳结构的详细信息,在擅长木工的爸爸帮助下进行了耐压实验。他带着实验结论,采访村里负责村民建房的干事,了解薄壳结构不被村民们采用的原因。

四、活动反思,课文之外的个性化发展契机

思考本次活动,我觉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独特经历是对他们进行个性培养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本次活动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其中的村庄,从最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是个性化培养的良好开始。接着,全班学生集体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任务,在活动任务设计和分工时首先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调查组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更注重如何让调查结果以直接而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对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要求。实验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关注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流程与制作实验所需物品,尤其是遇到实验难题时如何有效地解决,从而能够顺利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访谈组的学生不是简单地一问了之,而是要根据实际活动情况灵活设计采访提纲,访谈中适时提问,从而保证能够得到需要的有效信息。

学生亲身经历了调查、实验、访谈等活动,在观察统计、实验验证、采访分析的全身心参与中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这样的活动进程从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突围”出去,也不再受教室内这一传统教学空间和课堂上单一学习时间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实社会生活,真正地架起了学生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有了深刻的实际体验,同时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个性化得到了发展。

猜你喜欢

坡顶楼房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楼房
垃圾发电厂上的滑雪公园
矿车路线迷宫
矿车路线迷宫
在钻天坡顶看油菜花
逃跑的楼房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楼房魔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