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己安人:班主任品德修养之道

2019-09-10冯长宏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5期
关键词:圣人教书育人立德

冯长宏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总书记还进一步提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班主任是孩子师长中的“重要他人”,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显得尤为紧要。

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品德修养呢?《论语·宪问》中说:“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意思是修好自己,方能影响别人。一个人自身修养有多深,才能影响别人有多深。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理解他人、服务他人、成就他人。

修己安人,首先要有为人之道。“范跑跑事件”仍记忆犹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讲课的班主任老师范美忠丢下学生先行逃生。随后他在网上发文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此事引起道德、伦理、法律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班主任的认知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所以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人。如果班主任自己不会管理情绪,怎么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如果班主任价值异化,怎能在教育生活中落实立德树人;如果班主任都是固定型思维,怎么能指望培养出成长型思维的人。近期我们举办了一期班主任研修班,主題是关于沟通,调查发现,以指责、超理智为主要沟通姿态的人占了60%,教师的自我成长任重道远。

修己安人,其次要有为师之道。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是为师之道,有人说当今时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会教书的老师不少,会育人的老师不多。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较好,但教育效能感普遍不高。班主任不但需要教书,更需要育人,缺乏教育效能感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也一定不会是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班主任不懂孩子,不能准确把握教育规律,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近年发生的湖南弑师案、红黄蓝事件等都可以见其端倪。班主任只有不断探索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教书育人规律,基于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行,在所有学生心目中树立“道德权威”,努力从道义上、心理上、精神上、修养上践行“以德育德”,班级才会越来越有凝聚力,孩子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修己安人,第三要有为圣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圣人的不多,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他们被尊称为圣人,所以圣人是指得道高人,是至美至善的存在,是德行天下的人,他们不仅做最好的自己,还能爱满天下。班主任虽然不能被称为圣人,但可以怀有圣人之心,行圣人之道。每一个孩子都带着独特的天赋资源而来,都是美丽的天使,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发掘、绽放每一个生命,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如果保持自我觉察,每一位班主任的胸中都会时时涌动这种激情,这种激情会激发每一位教育者心中的使命,心甘情愿为孩子成长辛勤奉献,努力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班主任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踏实修好品德,学会做人,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为人之道,为师之道,为圣之道,这是班主任自我成长的小路,又是立德树人的大道。这“道”就是要不忘育人初心,丰盈教育梦想,恪守师道尊严,真正做到在以德立身中提升自我修养,在以德立学中实现德才兼备,在以德施教中培育时代新人,从而真正让班主任成为孩子品德修养的最好的教科书!

猜你喜欢

圣人教书育人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非暴力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