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课堂共赢成长
2019-09-10洪榴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离不开对课堂的研究。要研究课堂,就必须把课堂打开,把个体成长融入团队共进中,才能实现共赢。我们要探寻打开课堂、团队共研的N种方式,考量每一种方式背后的效能,思考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专业社群;教研组建设;开放;共享;共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4-0021-03
【作者简介】洪榴,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我们走入这个名为教室的工作场所时,我们把同事关在门外。离开以后,我们很少去谈论发生过什么或接着会发生什么事,这是由于我们并不习惯讨论共同的经验。还有,我们不仅不称其为孤立主义并努力克服之,反而美其名曰“学术自由”:我的教室就是我的城堡,其他封地的君王一概不受欢迎。他认为:教学发展得非常缓慢,其原因就在于教学的个人化。正是这种“关上门的教学”,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参与者能够分享有益的经验,进行诚实的对话。展开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既能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也能在实践中提升教师对自我专业素养的认识。他呼吁:我们一定要观察彼此的教学,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讨论彼此的教学。我明白忙碌的时间表令教师无法经常性地彼此听课。但是,如果我们能定期与他人就教学问题进行一些交流,我们将会彼此有足够的认识。
笔者认为,帕尔默给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把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那么,有哪些具有推广价值的“打开”方式呢?
一、打开“我课堂”,推动个体结成共同体
(一)邀请听课,化被动发展为主动生长。在我们学校,流行一句话:特级教师的课,可以天天听,可以推门听。因为作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我会把自己的课表晒在教师群里,任何一节都可来听,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来听。校长“邀您来听”常态课,成为我校最具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之一。教师们听课后,还会自发撰写听课随感,分享心得体会。坚持这个活动,我只为在每位教师心中树立这一理念: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场域。教师,应敬畏课堂,把每一节家常课当作公开课来进行教学,而每一节公开课又是家常课的积累。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都会开展“邀请听课”活动。师徒结对的年轻教师也会主动邀请骨干教师去听自己的课。即使没有任何关联,只要有了一些灵感和想法,大家也会邀请同年级的教师来听听课,聊聊各自的想法。从“被听课”到“邀听课”,有一种力量在生长,那就是在每位教师内心深处的成长力。这股成长力,需要被唤醒,被激发,被加强,因为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团队赛课,化独自为战为协同作战。每位教师在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一节实践课或展示课,这几乎是所有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对学校规模较大或是青年教师较多的单位來说,在巨大的听课量背后,呈现的却是同质低水平的课掺杂其中,良莠不齐。这不一定是教师没下功夫来敷衍学校要求,更多的是力不能及,凭借个人力量无法达到优质水准。因此,我们开展团队赛课,化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主要有两种模式:导师指导课和团队咬尾课。导师指导课,是将青年教师进行组团后,由学校安排或他们自选一位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围绕一个课题进行为期两周的听课、研讨、评课活动。这样在团队中有了不同层次和水平,便有了一定的引领和提升。团队咬尾课,相对而言更具有竞赛性。由教师抽签组成三人或一定人数的团队,围绕一篇课文,进行多次上课,每一次上课后进行研讨、调整,再由后一位教师接下去执教,类似于接力棒,最终参加校级赛课。同样,在团队里人人有事做,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专业成长也更为迅速。
(三)视点研课,化泛泛听课为有效观察。上课者有什么意图,若是不说,听课者一般是不太能了解的,观察课堂的视角也就比较散焦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推行了“研究课海报”:上课教师不仅将所执教的课题、年级、开课地点和时间通过图文方式一一罗列,更将课堂的研究视点进行明确。通过亮明研究视点,既促进执教者对课堂的思考,也有利于听课教师能够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更有意识地去观察教者为围绕研究视点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泛泛听课。在评课环节,也能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散点式评课,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评课方式。上课、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关注和追求的重心应该是在质量上,而非单一的数量。
怀着教学勇气,打开“我课堂”,携手更多伙伴,汇聚更多智慧,从个体走向共同体,这是专业社群教研组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课直播”,促进听评课方式转变
(一)组内直播,不必到场随时听。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在课堂,听课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组织听课作为教研组活动重要项目之一,很多时候困扰着我们的教研组长和教师,而其中最大的困扰则是教师自身课时多,听课时间难以安排。于是常会看到教研组长在各群里“喊人听课”,但收效甚微。此种尴尬,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尤为突出。破解这一难题,我校利用“钉钉”管理软件中的直播功能。无论谁上课,都利用手机“钉钉”进行教研组群直播课堂。同教研组内的教师即使不便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观看直播。若错过了直播,也可以借助回看功能来观看整节课。而组织者通过查看是否“已读”,大致能了解哪些教师已经观看,哪些尚未观看。如此就解放了听课的时间、空间限制,也促进了听课的实效。
(二)培训分享,优质好课大家听。同样利用课堂直播功能,当哪个教研组委派教师外出培训时,他们都会自觉随身带好直播支架,为教研组直播分享好课堂与好讲座。这样便突破实地培训对人数的局限,通过课堂与讲座的直播分享,让每位教师足不出校也能纵览名师好课、名家讲座,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直播的录像还可以整理出来,放入学校资源库,以供今后再次学习。
(三)提升反思,自己课堂回头看。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另一个瓶颈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教师并不了解课堂上的自己。语速过快了,提问过多了,细节忽视了,等等,若是没有别人提醒,教师自己是永远不能感受到的,而这些问题,确实也影响着教师专业的提升。现在,利用“课堂直播”功能,执教者可以组建一个微群,邀请两位伙伴,进行微群课直播。自己也能在课后进行回看,从而发现更多值得提升的地方。
未来已来,如今优质课程App、各类智能管理软件层出不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样选择,合理使用,让信息技术手段为我所用,从而有效地解决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中的难点、痛点,为教师减负,为管理松绑,为效能提速。
三、扩大“朋友圈”,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与高校联手,在取长补短中提升。高校在理论研究和多样资源上有明显的优势,而小学教师更多是基于经验的行动研究,急需理论的支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和小学是相互需要、取长补短、联合发展的。我们把课堂打开,与高校教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实时直播和互动;高校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学校进行分学科的教师专业知识讲座、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等。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高校和小学的联手,让身处其中的教师得到了更多专业能力提升的机会,也促进了专业社群教研组的建设。
(二)强校际联研,在“和而不同”里成长。各校如果对于本校的教学风格孤芳自赏,就会造成教师们眼界狭窄,甚至“近亲繁殖”。不固守,博众长,这对建设专业社群的教研组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就需要我们不做“井底蛙”,大胆“走出去”,把“我们的课堂”和“别人的课堂”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和改进。其中校际联合研课,是最有效的途径。
(三)促学科联盟,在跨界融合中发展。学校的各学科虽然内容不同,但是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教学方法有着相似之处,适度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学科联盟,把小课堂打开,引领师生共同走进跨学科的大课堂,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教育理念的提升,促进教师对自身学科更清晰的认识。我校每年都会有课程主题月,如“纸课程”“圆课程”“声课程”等。在每个主题之下,各个学科教研组会在这个“命题作文里”开展基于自己学科的课堂、活动设计,可以说是覆盖全学科的全校总动员。在活动期间,大家围绕相同主题开展不同学科的多彩活动,不同的教研组在分工合作中相互學习,在跨学科的融合中发展综合能力,也更深刻理解本学科的特质。
开放才能实现共享,共享才能成就共赢。“打开课堂”是专业社群教研组建设中迈出的开放的第一步。打开的不仅是课堂,更是勇气和智慧,有了这股力量,相信一群更具专业素养的教师,会在共享、共赢的成长道路上更加坚定有力地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