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

2019-09-10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性范式组员

策划人语

“专业社群”,是对“教研组”的再定义与再出发。它意味着,教研组已经超越了行政性的、物理性的存在,而走向专业性的、文化性的存在。

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展愿景。教研组是一个社群性组织,也是一个生长性团队,有着共同的价值遵守和规则依循,有着共同的未来指向和前景规划。而发展愿景的确立,既要基于所有组员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呈横向的行政性使命倾向;又要基于每个组员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呈纵向的专业性诉求倾向,是两者共同形成的经纬度坐标点。二是专业行为。教研组生活要有目标驱动、任务驱动、项目驱动、问题驱动或主题驱动,并得以生动、有序、有质地展开,呈现出广泛的联结、高阶的结构和清晰的专业边界。每一个组员要在序列化、结构化、目标化的专业共同体生活中,“亮”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建设性意见、创意性实践、可操作性工具,并在不断地对话、讨论、辨析、变构中,学习他人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行动范式等,提取出普适的价值,并转化为自己现实的教学生产力。三是组织文化。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开放、合作、共享,尊重、理解、悦纳、融通,是其显明的特质。但于教师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打开”,即打开自我设限的“城堡”,打开自己的教育理解,打开自己的课堂场景,打开自己的成长格局。在打开中,形成“为他者”的情怀,“同理心”的能力,“共享性”的意识。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试图在“思想视域”和“行动半径”上寻求突破。邀请专家对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組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基本策略进行分析;邀请教研员就教研组的组织架构、运行流程等进行探索;邀请基层校长就教研组的实践范式、关键领域、文化建设等点位进行反思。

当然,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除了对“人”的观照之外,心理环境的舒适度,成长环境的挑战性,专业环境的进阶感也不可小觑。

猜你喜欢

专业性范式组员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当组长真不容易
演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回忆流金岁月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小小组长不好当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