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及推进策略

2019-09-10贾林娟

关键词:战略转型

摘 要:民生型城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民生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障、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民生型城镇化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文化效应四个方面。基于以上分析,从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政策,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城乡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民生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民生型城镇化;影响效应;战略转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实现了城镇人口的惊人聚集,对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滋生出以农村“空心村”、“老弱化”、公共设施短缺、贫困化为主要表现的“农村病”和以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城市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突破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正确处理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走出一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的民生型城镇化道路。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又再次强调,“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足以可见改善民生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民生型城镇化的特点

民生型城镇化与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有很大区别,其中的“民生型”三字,意味着城镇化发展模式有了很大改变。其主要特点为:

(一)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

传统的城镇化以牺牲农业和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民生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处理和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民生型城镇化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城镇化的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民生型城镇化坚持城镇经济的理性发展,通过城镇化发展成效的合理分配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从中国当前城镇产业结构来看,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在我国城镇化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民生型城镇化的建立有利于扭转城镇化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后续力量。以高效的经济为依托,加快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为城镇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二)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障

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为基本内核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民生型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民生型城鎮化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着力打造“集约、智能、绿色、高效”的新型城镇,低碳绿色将成为民生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民生型城镇化的建立,有利于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人地和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合理、高效、均衡利用淡水资源,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淡水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能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民生型城镇化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过分注重“物”的城镇化,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我国长期推行的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半城镇化”、被动城镇化等诸多不良现象。民生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以“物”的城镇化为手段,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现人的身份的城镇化;通过户籍、社保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实现人的发展机会的平等化;通过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效率、创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构建以人为本的生产生活社区,实现人的生产生活空间的优质化。民生型城镇化是对人的价值的理性回归,贯彻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城镇化发展理念,明确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需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

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忽视了城镇化的本质,导致民生问题越发突出,其负面影响日渐显现。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收入、就业、公共服务、环境、住房等方面。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民生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型城镇化立足于民生高度,致力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民生问题,同时注重城镇经济发展,解决好城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民生改善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使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

二、民生型城镇化的效应及影响

民生型城镇化是在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适应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模式,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包括:

(一)经济效应

民生型城镇化的经济效应是民生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反应和效果。民生型城镇化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

首先,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从供给角度来分析,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到2020年该比率将达到60%,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进城农民工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近一亿人。城镇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村,新增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将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

其次,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消费需求方面来看,近年来农民工成为收入增速最快的一个群体,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大改善了农民工群体的家庭福利。一般农民工家庭普遍具有“高积累、低消费”的特点,家庭收入的近一半用作积累,但其人均每月消费开支仅为城市居民的39%左右。如果将这些农民工转变为市民,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需求将增加,另一方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将增加,并进一步释放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

再次,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从供给层面看,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需求层面看,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农村成为投资“热土”,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并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领域宽泛化等趋势,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社会效应

民生型城镇化的社会效应是民生型城镇化在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民生型城镇化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为:

首先,增加就业。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尖锐,就业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形成“民工潮”,农民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导致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城镇就业压力加大。民生型城镇化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维护和保障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

其次,缩小城乡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民生型城镇化的建立,通过城市发展并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

再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了民生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传统的城镇化片面强调城市发展,导致城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失衡、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型城镇化关注与民生相关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变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生态效应

民生型城镇化的生态效应是民生型城镇化对资源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城镇化本身并不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关键问题是如何推进城镇化,让城镇化走得更远。民生型城镇化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方面,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增长导向型城镇化以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民生型城镇化注重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尤其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它们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民生型城镇化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树立高效、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

另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环境就是民生,治污就是治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民生的优先领域。民生型城镇化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城镇化道路。

(四)文化效应

民生型城镇化的文化效应是民生型城镇化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城市设施和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血肉和骨架,城市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文化彰显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品味和内涵,是一座城市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精神基石,有文化的城镇才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据有关调查显示,世界上10大最佳商业城市,除了具备发达的金融市场、繁荣的商业、良好的交通等共性因素,都具有独特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魅力。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大量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尤其在旧城改造中,出现了为求经济发展而无视文化传承、割裂旧城文化传统、破坏传统社区结构等问题,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严重透支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民生型城镇化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城镇的长远发展,深入挖掘城镇文化资源,用文化引导城镇发展,彰显城镇特色,树立良好的城镇形象;同时注重对城镇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传承城镇优秀传统文化,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注重文化的创新,用现代技术更好地诠释城市文化。

三、民生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

在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近几年我国在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宜居城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我国民生型城镇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对民生型城镇化发展策略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保障民生型城镇化的高效运行。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处理和协调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事关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具体体现。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推行民生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

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是提高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构建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实现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资本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城乡土地要素的平等交换以及城乡技术要素的自由扩散共享;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在城乡关系的发展思路上与时俱进,实现由“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城乡关系的又一次飞跃。

(二)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

我国长期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对城镇人口的快速集聚和城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具有强烈“人治”色彩的城镇化模式,导致市场调节功能的弱化。因此,要转变城镇化发展导向,由“人的城镇化”向“人为城镇化”转变。

首先,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城镇化应是一个市场化过程,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弱化了市场调节的作用,导致各种城镇化运行矛盾不断积累。因此,民生型城镇化应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遵循城镇化社会系统的内生运行规律,通过市场调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合理引导人口空间流动,强化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使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其次,坚持政府调节为辅。由于市场调节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要转变城镇化发展思路,由管理人到服务人,彻底消除不利于民生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合理规章制度;在市场调节基础上,优化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民工享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利。

再次,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在城镇化过程中,脱离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因市场扭曲及不公平竞争导致“市场失灵”,脱离市场调节的政府调节会产生“城市病”和“农村病”,不能达到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因此,应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城鎮化运行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城镇化中的“双轮”驱动效应,推动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实现民生型城镇化的建立。

(三)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质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了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提升城乡品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选择。首先,在城乡规划上要以人为本,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同时融入节能环保理念,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优化城市人口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其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管理纳入智慧城管系统,提升城镇管理品质;再次,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和水环境,提升城镇环境品质;最后,在完善城镇硬件配套设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城镇文化资源,提升城镇文化品质。

(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城镇文化品牌

文化的繁荣昌盛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为我国城镇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建设。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给现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是双向促进的关系,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特色的主导产业,为民生型城镇化提供强大推动力。二是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从顶层设计、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觉意识、建立健全文化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三是打造城镇文化品牌,形成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定位。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打造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城镇要明确自身定位,通过打造品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贾林娟.中国民生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J].新疆财经,2018,(1):25-31.

[2] 魏后凯.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11-14.

[3] 郭孟珂.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5):340-342.

[4] 罗纪宁,彭颖.城市文化资源与城市品牌定位[J].上海城市管理,2017,(5):11-17.

基金项目:2017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7A1019);本研究受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本研究受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贾林娟(1986- ),女,河南扶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低碳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转型
我国藏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实施策略
格兰仕专业化到多元化的战略回归分析
媒体融合造就科技传播新路径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浙大网新互联网+战略转型的投资战略和价值创造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
抓住政策利好,加速战略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
出版传媒集团多元化战略转型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