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漫谈

2019-09-10裘圣赞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字故事小学数学

裘圣赞

【摘要】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大背景下,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运用数字故事的教学方式,坚持做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基础,为学生全面介绍数学知识,及时进行知识的复习与整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以此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故事;小学数学;应用漫谈

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枯燥烦琐的数学知识很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心理,而数学故事可以很好地将音乐、图片等生动的事物集中起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有趣,这也是一种针对小学数学的特殊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选择数学故事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由教师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另一种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准备,让他们亲自动手在合作中完成数学故事的制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兴趣爱好方面。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数学故事。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枯燥无味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这种说教式教学不仅无法让学生认真学习,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不愿意再进行学习。而大多数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故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进行故事讲述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故事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在制作故事时,教师可以直接选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也可以选择利用图片或音乐来营造故事的氛围,使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解《认识周长》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明减肥的数学故事,小明很不满意自己的体重于是选择每天绕着操场跑步,小明爸爸的建议是绕着操场的边线跑,可是小明大多時候都不会绕着操场边线跑,一星期下来减肥效果不佳。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坚持跑步一个星期的小明还是没有瘦下来?然后再通过这个故事引出接下来要讲解的周长问题。在讲解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使用PPT,然后再加上自己的讲解,在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这个数学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解中,这时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便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全面介绍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介绍数学知识是很关键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其实很多小的数学知识都是贯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如一些基础的概念、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小数的读法等,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由于这些都是基础的数学知识,所以学生一旦养成了错误的习惯就很难纠正过来,从而影响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将这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结合起来,将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和展示,使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发挥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数字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向学生介绍小学数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教师在介绍数学常识和历史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介入,如数学符号的介绍等。在教学角度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举例,汽车的轮子都是360度的,而桌子的角一般都是90度的;在学习“几分之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故事应用于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加深学生对分数线的认识和记忆。

三、及时复习和整合知识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而对于正在形成思维阶段的学生来讲,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些故事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提出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选择相对应的故事题材。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容易形成定向思维,他们会从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发展,然后再向抽象思维过度。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模式也才刚刚定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对数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故事合理引入新的知识,还可以利用故事及时地引导学生复习。但是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一般偏重于对事情描述的过程,然后再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完善这个概念。教师应注意选一些学生喜欢听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用故事中生动有趣的场景和人物来为学生塑造一个立体的记忆模型,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一般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复习在课堂教学中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选择故事题材时,要做到不断创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可以先将这一节中的重难点总结出来,然后编成一个小故事,在故事的最后还可以加入练习的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这些练习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除了利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收到多样化的教学信息,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故事讲解,将数学教学和多媒体融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生动。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小红是一个做事拖拉的小朋友,因此每天上学都会迟到,为了改掉小红这个坏习惯,妈妈决定为小红买一个闹钟,但是小红还是迟到,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小红不认识钟表”学生答道。于是教师顺势引出钟表知识。通过结合故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钟表的知识,还会意识到上学迟到是不好的行为。

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字故事往往采用儿童语言编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数学背景和数学问题。很多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就已经知道怎样讲故事,讲故事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再次复述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自己的教学进度,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从而使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

除此之外,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时,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和进步。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这一现状,从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转变。数学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乘号、除号、π”等专属于数学的抽象符号时,就可以引入一些数学故事,如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符号。当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就会感到原来数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新的兴趣。教师在讲数学故事时还可穿插一些数学知识,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六、提高学生的辨別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故事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题的辨别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故事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可以将题目放到具体的数学故事情境中,利用数学故事将数学问题进行重塑,帮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从而推理出正确的数学答案。同时学生在设计数学故事时,还可以体现出自身在数学思维上的优缺点,完善自己的数学思维。这些数学故事一般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要在多次练习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讲数学故事时也是如此,将知识点在故事中反复提及,让学生在多次思考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圆的周长”这个章节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放入故事中进行分析,这些故事可以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如讲圆的周长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运动员赛跑的情境,在规定的时间里运动员进行赛跑,问运动员在跑道内跑一圈是多少米?学生在实景故事中进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数字故事的优势,将其合理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继而使其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王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视域的内涵与价值[J].数学教育,2016(03):09.

赵玉.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J].教育科学,2015(01):58.

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05):3-5.

康开军.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6):116.

安瑜赟.对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27-128.

赵凌峰.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17):65-66.

猜你喜欢

数字故事小学数学
数字故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口语中教学的可行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