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渗透
2019-09-10涂珊珊
涂珊珊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通过质疑、查证和推理考察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思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非常看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渗透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有意识地让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作文教学思维定式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通过质疑、查证和推理考察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思维。”在信息化时代,批判性思维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思维素养。必须指出的是,批判性思维不等于简单的批评、否定,也不是挑刺,更不能等同于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省式思维”,是有目的、自我校准的思维。简言之,批判性思维是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思维。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要通过寻找、评估替代的解释或方案来确定孰为最真、最佳或最合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明确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强调“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这一要求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不谋而合。总之,高中作文教學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渗透,以便让思考者面对纷繁的信息做出正确、理性的判断。
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高考考什么,作文就教什么”的倾向,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长期的低效练习之后,学生写作缺少思想,缺乏理性。
下面就以笔者的教学为例,谈一谈高中作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渗透。
一、质疑求解,深度思考
学生写作的兴趣肇始于材料。教师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写作情境。在一堂作文课上,笔者选择了一则热点事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2018年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备降成都。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该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后安全备降成都。
请选取一个角度,对该事件进行点评。
这是一则备受瞩目的新闻,学生对该事件的背景资料掌握比较充分。
最初,学生的点评几乎清一色为平面化的赞美。他们认为,成功迫降归功于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配合的乘客等。
这类意见是主流,但并不是对该事件最深刻的认知。笔者让学生继续深入推理。学生开始挖掘其间的深层次原因。
于是,第二类点评产生:
(1)这是一次偶然的事故,但是偶然事故得以完美解决的背后有必然因素:刘传健机长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的养成与平时的训练密不可分。在飞机风挡玻璃破碎的刹那,机长表现出的专业反应和心理素质不是一日之功。
(2)飞机不是由一个人驾驶,也不是供一个人乘坐,平安落地的背后是所有人的努力。团队默契的合作让众人化险为夷。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理性分析,有符合逻辑的推断,更有缜密的说理过程,自己的思维不再平面化。学生从事件的结果去分析、挖掘,有了一定成果,但思维面仍然没有扩展开,还是局限于对该事件的正面评价和分析。
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自觉质疑。通过质疑,发现问题,寻求最佳答案。此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再次追问:能不能回头梳理下整个事件,看看是否有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
经过讨论,第三类意见产生。学生开始了对材料的溯源反省。
学生认为,看完材料,第一反应是庆幸,严重的事故能够妥善解决,可以说是万幸。可是,当各种表彰大会、新闻发布会开始塑造机长和机组的“英雄”形象时,作为信息接受者的我们需要保持冷静。
我们需要思考:这场事故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玻璃的老化,还是质量问题,是操作不当还是检查不利?……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这些问题?
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质疑推理,寻找最佳点评的整个过程,也暗示了现代人接受信息的一种困境。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媒体时代,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在海量信息面前,我们的甄别和判断往往容易受到干扰;只有保持冷静,同时寻找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进行反省式的思考,才能更为理性地剖析材料,写作时写出深度和个性。
二、遵循逻辑,精确表达
“思”是“写”的前提,而“写”,是贯彻写作者思想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表达不严谨的问题,其本质问题是不遵循逻辑。
结合学生对材料的点评,笔者布置了写作练习:
请根据讨论内容,提炼出明确、清晰的观点,并结合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少于200字)
笔者将学生在片段写作中的观点罗列出部分,请学生辨析。
其中一组观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内容如下:
(1)细节决定成败。
(2)不可忽视工作中的细节。
教师启发:这组观点大家觉得逻辑上是否合理?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发现,“不可忽视工作中的细节”这个观点比“细节决定成败”要准确。
学生给出的推理过程是:
在材料中,一块风挡玻璃的破损导致了全机人员生命受到威胁。可见,细节是不能忽视的。事件的发生也提醒人们要更加注重飞机构件的质量和检修环节。但是,不能忽视细节是否意味着细节可以“决定”成败?答案是否定的。推理过程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由思维导图可以发现:“风挡玻璃破裂”的细节是航班备降的前提,而成功备降的原因有很多。观点(1)中“决定”之语尤为武断,细节既不是成功的关键,也无法决定事件的失败。
在写作时,学生表达观点不遵循逻辑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强调“我手写我心”,但是有时候“我手”未必能写出“我心”。客观、准确的表达,要建立在严谨的思维上。当表达出现偏差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表达能力不行,还应该从思维的源头找问题。
看似两个相似度极高的观点,在比较和检省时,却可以提炼出不同的含义。这也提醒教师,信息爆炸时代,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辨别、认真严谨表达的好习惯格外重要,这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严谨、准确。
三、吸纳异见,自我改进
在学生撰写的评论片段中,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英雄”。但是,学生对英雄的认知不尽相同。抓住这个矛盾焦点,我请学生围绕“英雄”这个词进行了专题讨论,具体如下:
学生A:我们常常认为英雄就是不凡的人,但是川航紧急备降之后,我觉得平凡人也能成为英雄。刘传健就是一个普通的机长,但是他平时的积累让他从普通人变成了英雄。生活中呼唤凡人英雄,凡人英雄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模样。
学生B:我认为,我们的生活中还是不要有这样的英雄才好!我们总是寄希望于有英雄救我們于危难,但是我们应该想一想有些危难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两种不同的观点在课堂上产生了碰撞。但如果细细思考,就会发现,两位同学对“英雄”的价值认定不同,但观点本身并没有原则性的冲突。批判性思维的一种特质就是不断寻求最贴近事实的答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看似相悖的两种观点,其实完全可以统一起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吸收异见中的合理成分,修正自己的答案,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丰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此时,笔者请学生考虑两位同学结论的各自出发点是什么。经过思考,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学生C:A引导我们注意刘传健的身份。其实写作时,可以注重这种反差。平凡人做了不平凡的事情,这和习惯上“英雄”的定义有不同。
学生D:B关注的不是英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关注的是英雄诞生背后的东西。
讨论之后,学生发现两种观点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关键是看自己是站在哪一个角度来思考。
教师追问:是否可以综合两种观点,形成更为恰切的认识?
学生达成了共识:
“英雄”只是一种符号。媒体赋予刘传健这个符号,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了英雄的风光一时,就永远无法清除事故的隐患。
可见,吸收异见后形成的观点更加理性、深刻。
在吸收异见的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归纳思维方法,继续自我改进。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影片《萨利机长》的介绍,请学生思考刘传健和萨利机长的境遇的不同。
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E:我在分析材料时,更多是顺着材料来说。比如媒体说川航备降这个事情挺成功的,我也觉得挺成功的。虽然我也在分析成功背后的原因,但是我的视角还是比较狭隘的。
师:为什么会狭隘?
学生E:受到材料的影响。接受的信息比较单一。
师:《萨利机长》这部影片给你怎样的一种思维方法的启示?
学生F:接受多方面的信息。
学生E:分析、看待某一个事物要客观,尽可能避免从众心理,也要接受不同的观点。
师:所以,这堂课我们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我们有多少种观点诞生,而在于我们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各有其价值,让它们形成参照,我们可以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最终,学生得出了更为成熟的结论:
英雄是特定时代、事件的产物。我们既要肯定英雄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起到的作用,也要反思偶然性事件背后的原因。英雄要得到尊重,但不应被神化。
以上三个作文教学片段,利用一则素材,形成了一套思维训练方法,不仅引领学生向深处“写”,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做出了思维的示范。学生掌握了思考的方法之后,可以迁移到其他写作情境中。希望我们的作文课除了让学生“写”,还能让学生学会“思”。
参考文献:
[1] 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2] 武宏志.论批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