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的三方协同教育创新研究
2019-09-10孔庆利胡晓燕
孔庆利 胡晓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并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课堂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小学教学也不例外。笔者主要对小学学校、家庭、教师三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三方协同;教育策略
小学是奠定学生知识基础和人文素养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育素养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过去,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教师过多地重视学生应试技能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新时期下,教学应当向未来看齐,将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学校方面:建全学生数据库,开展专项教育活动
除了家庭,学校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学校的领导应该重视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工作,开展专项教育活动,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中,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成绩等情况,以此来辅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对本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为全校学生建档立卡,建立专门的学生数据库,将学生的家庭信息、学习成绩、父母工作情况、心理状态等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其次,学校可以抽调部分教师或邀请校外心理学专家,建立一只专业的教师队伍,对本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教育计划制定、方案确定以及组织落实等。最后,学校应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心理培训工作,让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准确、快速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方面:迎合网络的发展,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1.采用微课教学,催化学生自主思考
微课教学是将碎片化的知识以多样的、趣味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将微课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现象,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参与,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存在对微课把握不准、滥用微课的现象,导致微课教学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上微课时,一定要贴合教学内容,催化学生的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时,笔者通过手机为学生录制了一段时长7分钟的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为当危险发生时人们的不同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以及一些自我保护的小知识,讓学生直观了解危险发生时该如何自保。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了解了危险发生的过程,感受到了当时不正确做法给自己造成的危险,也表示会尊重与珍视生命,好好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样,笔者通过微课教学,就使学生直观了解了所学内容,并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注重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可以使小学生参与到每节课的学习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如果整节课都由教师讲解,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素质教育下的数学教学,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教学目标,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分米和厘米》一课时,笔者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等,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之后,让他们运用直尺测量出铅笔和小刀的长度,要求在测量时左端对准0刻度,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对厘米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家长方面:构建多元的渠道,实现真正家校共建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这要求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及时跟进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的前提是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相互了解、形成合作的过程。传统的家校联系,一般是通过家长会、家访或者电话沟通的形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了解教学的相关信息。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建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平时表现情况,与家长共同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对策,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将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延伸到家庭之中。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实现学校与家长的真正对话。
例如,为了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笔者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学校的一些具体表现,如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心理状况等。为了更加方便与家长联系,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校讯通等及时地将信息发给家长,让师生、家长有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笔者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随时随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将学校的通知及时发到群里,让家长第一时间收到,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有了这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讨论,了解家长对学校的建议,进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学校利用网络向社会展示“责任,卓越,氛围”的校园文化,使社会、家长和学生能够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通过网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教学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吸收和理解;家长通过网络,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明确该如何同孩子共同学习与进步。笔者相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进行三方合作一定能使学校教育与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杨贵生.以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升级[N].语言文字报,2019-03-15(005).
童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对策建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