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蒙学的教育理念

2019-09-10曹胜高

中华瑰宝 2019年8期
关键词:蒙学严师幼童

蒙学,是古代中国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知识系统与教育体系。作为知识系统的蒙学,主要由童蒙的读物组成,这些读物为幼童建构起一个基本的知识系统,让其能够多方位地了解、理解、认知外部世界。作为教育体系的蒙学,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是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制度和方法。中国传统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載着中国最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

启蒙的关键在于果行育德

蒙学的得名,源于《周易·蒙卦》,其中便讲到启蒙教育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行为的养成,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启蒙教育要有来学而无往教,即幼童日常会产生很多问题,待他感兴趣时或者遇到困难时进行解答,而不是提前灌输。蒙卦卦辞中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最有效的教育,是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而不是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明代屠羲时《童子礼》中说:“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启蒙教育,就是通过约束、引导幼童的行为,让其逐渐养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矩。所以,当幼童初次犯错误或者不明白事理时,老师要认真讲解,让幼童明白道理,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德行。

二是蒙卦的象辞言,启蒙的意义在于“君子以果行育德”,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约束行为,培养人的良好德行,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最重要的事,是按照德行的要求让孩子养成符合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的行为。大家都熟悉的《三字经》中说:“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明确了启蒙教育的顺序,即先教孩子孝敬父母,学会长幼礼节,懂得最基本的社会秩序,然后再去学习知识。

由于幼童并不能理解很多规矩、礼节的含义,这就需要家长、老师能够根据社会价值共识、群体要求为幼童设立很多行为的规矩,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端正行为、养成习惯来体现道德的要求,是为“果行育德”。宋代朱熹在《训蒙诗百首》中言:“洒扫庭堂职是供,步趋唯诺饰仪容。是中有理今休问,敬谨端祥体立功。”认为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即使是在值日、行走中,都蕴含着修身养性的要求。其中的道理幼童可能不懂,也不必去讲,是为“不告”,但要求的规矩必须做到,方能“育德”。程端蒙在《朱子论定程董学则》中记述了“果行育德”的要求,包括居处必恭,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肯,接见必有定等,正是通过日常行为来养成德行,体现了传统蒙学“蒙以养正”的基本实践要求。这些要求都是通过外在的约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体现朱熹所言的“敬、谨、端、祥、体”等修养,从而养成行为端正、品德纯正的君子人格。

启蒙的策略在于蒙以养正

蒙,意为蒙昧、无知,以启蒙、发蒙与蒙正之类的词汇言幼童教育,点明了幼童理解世界的特点,那就是心智未开,需要家长、老师通过后天的教育使其获得必要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类积累的基本知识。明代霍韬在《霍渭厓家训》中说:“童蒙以养心为本,心正则聪明。故能正其心,虽愚必明,虽塞必聪;不能正其心,虽明必愚,虽聪必塞。”启蒙教育的养心,并不像成年人那样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即可获得,幼童对抽象之理不能理解,只能由成年人设置诸多行为规则进行约束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养心。

明代屠羲时《童子礼》汇集了诸多行之有效的规则,规范了幼童的日常行为,久而久之便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规矩。其中言:“凡立,须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须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又言:“凡坐,须定身端坐,敛足拱手。不得偃仰倾斜,倚靠几席。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毋得横臂,至有妨碍。”我们现在说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便是正身而站,不能摇晃歪斜;端身而坐,不能四仰八叉。中国传统的文化教养,体现在行、动、坐、卧、走的一举一动之中,这需要父母、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引导和示范。

《三字经》中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幼童而言,父母要比老师的影响更大,如果父母只把孩子养大而没有给他们良好的教育,是父母重大的过失;教育学生不能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松懈怠慢。清代陆世仪在《陆桴亭论小学》中认为幼童教育最重要的老师是父母,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未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身体力行地进行示范:“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见人家养子,当其知识乍开时,即戏教以打人、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气习,沁入心腑,人才何缘得成就?”很多父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自己的言行举止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特别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不尊重老师的言行,甚至动手打人、随意骂人,或者沉迷于某些声色之好而玩物丧志的行为,就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很难养成良好的心性。作父母的要知道,孩子上学读书,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来自老师,但孩子的心性、脾气以及行为反应等,常常来自父母的熏染。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他的邻居做饼来卖,邻家的孩子每天五鼓时分,天还没亮,就绕街呼卖,即便大风严寒,也从未歇息。他有感而发,写《示秬秸》教育儿子:“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告诫孩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可以轻松的,即便做小买卖,也需要勤奋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现在我们很多家长看孩子学习不努力,常会跟孩子说: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打工摆地摊。似乎认为学习最辛苦,其实即便打工摆地摊,也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奋,才能做得成功。张耒给孩子的教育是正面的,认为工作无尊卑,只要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启蒙教育是需要长期注入精力和心血的过程,需要父母、老师合力才能实现,因此对于家长而言,要给孩子做表率,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心性纯正,茁壮成长。

启蒙的成效在于师严教尊

幼童天性活泼,蒙昧无知,这就决定了启蒙教育既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又要给他们以适当的约束。在幼童的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更多是生活习惯的要求,是基于家庭伦理而形成的亲子关系;老师则引导孩子理解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要求要比家庭关系的要求高得多,也严格得多。只有严格要求的老师,才能让孩子养成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会秩序的行为方式,这便是“严师出高徒”的缘故。

中国文化强调德盛而教尊。《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认为严格要求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放任自流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在这样的认知中,蒙学充分强调老师能否严格要求,是启蒙教育成败的关键。元代胡炳文在《纯正蒙求》中说:“蒙学宜择严师,故以师儒之教为先。师虽严,父母溺爱不可也,故父母之教次之。”严师的教育要比父母有效,就在于老师对孩子没有溺爱。师长有经验,能够因材施教、见机引导,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示范,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因此,在启蒙教育中,“以師为范”的影响远远超过此后的中学、大学教育。

严师关注孩子的心性养成,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为未来知识的获取和事业的成就做好铺垫。明代吕得胜在《小儿语》中说:“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沉静立身,从容说话,不要轻薄,惹人笑骂。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他认为人的心性要从小养成,沉稳、从容、安静、耐烦,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熏染、自律而成。

有时候我们认为传统蒙学教育是让孩子不求甚解地背诵,实际是对蒙学教育的误解。清代唐彪《父师善诱法》记载了古代启蒙读书的方式:“生子至三四岁时,口角清楚,知识稍开,即用小木板方寸许,四方者千块,漆好,朱书《千字文》。每块一字,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识十字或三五字。复令其凑集成句读之,或聚或散,或乱或齐,听其玩耍,则识认是真。如资质聪慧者,百日可以识完。再加以《三字经》《千家诗》等书,一年可识一二千字,然后从师入塾。字之识者过半则读之易。且其目之所视,亦知属意在书,而不仰天口诵矣。”认为老师有行之有效的蒙学教育方式是让孩子读书,付之以严格要求,很容易使其在一两年识字,而不是仰天口诵。因此,启蒙阶段也要给学生讲清楚道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而不是简单的熟读成诵,或者少时不解,长大自通。

这样来看,严师并不是指一味严格的老师,而是指精通教育规律,能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进而从严要求的老师。启蒙阶段的教育是给孩童心中播下的一颗颗种子,为孩子一生的心性打下基础。而严师,则是播下善良种子并督促其生根发芽的园丁,是熏染儿童良好心性并鼓励其茁壮成长的天使。

传统蒙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幼儿、小学教育经验的总结,不仅帮助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建构起了知识体系和文化观念,而且对于中国人修身养性、涵养道德提供了诸多学理的阐释和实践的经验。因此,吸取传统蒙学教育理念的精华,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更为全面地提升幼儿、小学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曹胜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蒙学严师幼童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日新才能启蒙
论传统蒙学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启示
蒙学:古人的儿童教育智慧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小数字大生活
教授经典的蒙学,还是蒙学的经典?
我看严师等
对“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插图的质疑
灯下漫笔说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