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
2019-09-10潘永超
潘永超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探究性实验、提供探究线索等策略,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教学,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目的,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
一、初中化学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加强素质教育实施力度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人才培养需求,现代社会要求更全面的人才,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发展才是当今教育的重点。化学学科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就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们提出积极的化学问题,引导并帮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对学习的热情正式当今加强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探究式教学活动正是我国进行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并提倡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提高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实施力度的一种新方法。
2、转变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是针对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特点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参与实验或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进行思考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需要思考的化学问题,并在课上或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答案探究,指导学生寻找答案,这也就是我国提倡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关注的转变教育方式的一种有效教学尝试,也是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的一种全新表现。在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知识,这样更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目的也就是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探究之火
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问题情境生活离不开化学,从生活实际走进化学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这类学习情境往往蕴涵着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现象以及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等素材。如水质情况、食品添加剂、常用电池、居家污染、补钙保健品、修正液等现实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形成条件时,教师首先将(铜―硫酸―锌)原电池与音乐卡连接组成闭合电路,此时音乐声随即响起。这一悬念式的情景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探究上面装置的原理和构造上来,一个简单的装置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构成这样一个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课堂教学迅速进入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出声音,说明连音乐卡中有电流通过,那么电流从何而来?学生提出了各自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来证明以上假设的正确性呢?根据实验器材,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将铜锌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结果发现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冲突,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产生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经过这一系列问题探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顺利得出了原电池的概念及其形成的三个条件(一线、一液、两极)。上述探究性的学习,强化了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方法的思考过程,学生普遍反映想得多、记得牢、用得上,这样获得的知识易记难忘。
三、改变问题的提出方法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问题的提出往往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学生不用太多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甚至是可以直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这种问题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就仅局限于表面,遇到真正要动脑进行思考的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应具有启发性、誘惑性,应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和困惑,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
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酸和碱反应实验中,学生自己就会有很多疑问,如酸碱中和时为什么在碱中加入酚酞,再滴入盐酸?为什么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加入盐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用石蕊试剂是否可以?在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是否也可以?学生急于弄清原因,从而激发了求知欲,激活了思维。
2、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密度时,教师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谁大谁小呢,溶解性又怎样呢?生活中,打开汽水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怎样?然后再提供相应的器材供学生选择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究其性质。
3、从某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如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是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向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实验效果都不理想,很多小组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有的是因为烧杯罩在烛焰上时间太长,使烧杯内温度较高,倒转烧杯时,使空气形成热气流,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随热气流逸散到空气中了;有的是学生操作不熟练,把烧杯倒过来后,逗留时间太长,二氧化碳气体逐渐散逸了;有的是澄清石灰水不是新制的,质量分数已经很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得出正确的做法。
在教师设计并提出各种探究式化学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自学探究,自学探究并不再是按照教师和书本的指导去进行综合练习,而是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某一知识点,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材、网络、生活中感受问题,感受知识,并寻找到答案,形成一种探究知识的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