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厘定与路径研究
2019-09-10张丹
张丹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内容支撑 构筑防线 以破促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43
Abstrac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is the logical way of think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two are in the same line of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w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same kind of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pe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The English major has always been a weak link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n various teaching factors. The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s the foothol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is inevitably the cor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ermeability in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study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to the English professional path; on the other hand, the "breaking" and "defense" "As the main focus,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resist unhealthy valu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a practical path for the English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loration department to "support content, build defense lines, and break through".
Keywords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English Majors; content support; constructing the line of defense;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by breaking
思想教育包涵蓋道德教育、人文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是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一环。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鼓励深化的各类教育课程改革以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着高校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思考与研究,其中,课程思政是兼具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可行性研究热点。
1 西方思想理论教育的路径与中国课程思政理论的提出
西方的思想教育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种研究确实将思想教育与人的培养深入结合,例如Edward Howard的“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美德教育与培养》)和John Dewey的“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道德原则》),研究背景局限于美国从殖民地到取得独立的时期,旨在为美国作为独立民族从英国语言根源和文化根源中割裂出来,以及为独立付出的惨重代价寻求道德抚慰和伦理支持,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另一种研究视角,从伦理学和哲学传统中去分析善与恶及思想健康,如David Carr和Jan Steutel出版的“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伦理与德育》),从根源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不符合唯物主义哲学观,也几乎不重视实践研究。可见西方国家的德育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阶级属性、价值观念、现实需求上存在根本不同。
我国“课程思政”是上海市教委2014年出台的《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计划》中率先提出,指出要在高校所有课程中贯穿思政育人的重大理念,并在上海高校中推广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试点。“课程思政”新思路,在全国高校各专业中引发广泛关注。
2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论厘定与相关实践
“课程思政”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从理论高度论证该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张正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论证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疏通了两者从理论构建上是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张正光,2018)。此外,葛卫华等学者从厘定与贯连的角度,阐述学科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贯连性问题,关键是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深度融合,即“渗透性”,“方法论上需要‘内容集’,强调内容的迭加”(葛卫华,2017)。这些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课程思政”的理论价值,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用于高等教育,并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新载体。
“课程思政”相关的实践路径研究,广泛地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融合于专业教学的新路径,探讨了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全员化研究包括提高教师的示范作用、启迪学生思辨、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组织保障等;全过程研究要求开辟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场合,包括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区等;全方位育人研究包括优秀文化熏染、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跨专业协同培养等方面。
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非常丰富,以上海为典型范例的教学改革推广也成绩斐然。然而,就“课程思政”指导教学实践领域仍存在大量空白,尚待挖掘。
3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符合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鼓励深化的各类教育课程改革以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提出在新时代下,高校如何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的新的战略部署。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理论上强调思政教育和各个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论证了各个专业需根据其教学各项因素上的特殊性来进行融合;而实践中,“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结合的实践研究严重不足,英语专业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功利化的问题没有破除,思政教育薄弱。高校英语专业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对象上存在特殊性,大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广泛接触英语文献,同时也将他们暴露在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下,尤其是英美等英语国家宣扬的基督教慈善精神、“民主、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无限放大等,在当代大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如果对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虚伪本质识别不清,极易产生思想立场不坚定和价值观偏差,不利于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专业的确是高校思想教育和價值观教育的薄弱环节,“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4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4.1 教学内容该建设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然路径
“课程才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梅德明,2016.05)“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的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李国娟,2017)。然而,在英语专业中的课程研究,尤其是教学内容建设严重滞后。
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到课程思政的实践新思路,目标要求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同时指向课程内容建设是问题的核心。近几年高校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思政课程”转变到“课程思政”。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深度融合,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渗透性”的问题,即渗透什么和如何渗透。由此,教学内容建设必然是在专业课程中解决渗透性问题的核心和立足点,是“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路径研究的必然选择。
4.2 “内容支撑、构筑防线、以破促立”的路径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更多地是需要为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构筑防线,从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扭转成前沿阵地:直接有效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深度剖析西方价值观虚伪本质的能力、批判与质疑的能力、对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抵御能力。
只有深入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的重构,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专业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课程内容支撑;同时,采用主题型的呈现形式,辅多课程协同资料库,在实践中解决“渗透性”的问题。用教学内容建设验证“课程思政”的新思路,并在此指导下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出“内容支撑、构筑防线、以破促立”的实践路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其中再次强调思政教育“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之间,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已经初步验证了 英语专业中,课程思政建设“以破促立”和“构建价值观防线”的基本思路。
5 总结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一脉相承的,是符合国家对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与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深度融合。英语专业由于其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因素上的特殊性,使得英语专业成为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显得更为迫切。
教学内容建设必须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和立足点。“内容支撑”,才是实际的依托,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才能回答渗透什么和怎么渗透的问题。同时,基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破”和“防”是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着力点。通过培养西方社会与价值观念虚伪本质的剖析能力,批判能力和抵御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防线,以破促立”才是因地制宜、另辟蹊径的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拟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型英语专业课程内容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David Carr,J.W.Steutel,Jan Steutel.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M].Routledge Press,1999.
[2] Griggs,Edward Howard.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M].Sagwan Press,2015.
[3] John Dewey.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M].Borgo Press,2008.
[4]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5] 葛卫华. 厘定与贯连:论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6] 李国娟.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N].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11-16.
[7] 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哲学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8]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9]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3-18.
[10] 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外语研究,2018(6).
[11] 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