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VBSE综合实训课程实践研究

2019-09-10邓莎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工商管理专业 综合职业能力 VBSE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3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ave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to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real working situations. With the reform and advanc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and the VBS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integrate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ability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ocedures, and incorporate the ability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as the key indicators, so as to truly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Vocational competence train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eriod will ultimately meet the needs of employees of grass-roots management posts in enterpris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mpetence-base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VBS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伴隨着中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速,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高职教育以普适性、通用性为特点的学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知识本位局限性日益凸显。[1]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打破了我国职业教育远离企业实践的瓶颈。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能力本位的内涵,以工商管理专业VBSE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提出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路、策略、评估手段等。

1 能力本位的内涵及发展

能力本位教育观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种革新意义的教育理念,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从而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岗位界限日益模糊,“宽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更受到企业的青睐。能力本位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技能本位拓展到综合职业能力本位。[2]当前,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义较多,以姜大源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基于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提出了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注重获取知识和技能,方法能力注重养成学会工作和学习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注重学会协作和与人相处的人生态度。[3]

2 VBSE综合实训课程介绍及实施现状

VBSE综合实训平台提供一个真实商业社会中典型单位、部门与岗位组成的系统模拟环境,具有高仿真性、跨专业性、竞争性、互动性的特点。设置虚拟制造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连锁门店、物流、银行、工商局等机构。对岗位提炼了近百个关键任务和日常工作任务,让受训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企业运营,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培养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各项职业能力。

VBSE综合实训课程已经在我国多所高校推广运用,成效显著,但是受多方原因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方面体现在脱离企业实际生产活动,按照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组织实训,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课程考核评价手段单一,未考虑岗位实际需要,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应用和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方面体现在角色进入慢、缺乏职业规划和工作积极性、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等问题。[4]

3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VBSE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针对以上VBSE实训存在的问题,能力本位的教育观,VBSE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方向是课堂主体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从强调单一能力转变为综合能力,考评内容从强调结果转变为强调过程与结果兼顾,充分协调老师、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使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3.1 课程目标设定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生产运营、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一线行业,培养商业经营与管理、业务操作与策划的技术应用型人才。[5]在新经济背景下,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VBSE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

VBSE实训课程共计48课,分为四个阶段。围绕课程任务,每阶段增设特色任务和能力重点培养目标,具体见表2。

3.3 VBSE课程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育过程

3.3.1 团队组建

高职学生普遍表现为无法正确定位自身能力以及缺乏职业目标等特点,导致在团队组建阶段学生出现无所適从、盲目选择岗位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实训老师扮演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首先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和动员,让学生理解VBSE课程的实训模式;其次导入先天特质沙盘,用老虎、企鹅、海豚、八爪鱼、蜜蜂的动物属性定义五种人类行为特质,每种特质有鲜明的职业偏好和行为风格。根据特质测评结果,鼓励学生应聘与先天特质匹配度高的岗位,明确职业规划,比如胸怀大志、勇于尝试的老虎型适合CEO岗位,而“八面玲珑”注重交际的八爪鱼型适合营销岗。[6]

3.3.2 自主上岗

团队组建后学生虽然已经上岗,但在心理上、行为上仍无法立刻进入“职业角色”状态。因此教师在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交接”和“帮扶”。

工作交接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所在企业的运营环境和规则,理清现有资源,梳理并熟悉所在岗位的业务流程和职责。同时传递逐级监管和汇报的理念。该理念既培养了各层管理者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释放了老师精力,集中时间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上。

“帮扶”的主要内容是引导CEO建立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制定经营计划和故障制度,总经理每日主持早、晚会,下发当日任务和协调内部事务;要求员工身着正装上班,严格打卡考勤;每位员工日常行为表现、工作成果直接与公司业绩挂钩。高仿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迅速转变角色,以员工身份要求日常行为,平时行为懒散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因此提高,认真投入到工作中来。CEO管理自信心和权威也逐步建立起来。

3.3.3 顶岗实习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是课程的重点阶段。学生最常遇到的状况是业务流程混乱、账务不清。以客户与制造企业的核心业务采购—发货—入库—付款流程为例,频繁出现缺货、发错货、收货不及时、付款错误等问题。传统实训课上,老师通常会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各项问题,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但在VBSE实训中,老师尽可能避免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业务性问题,引导CEO组织跨部门研讨会,梳理流程节点,清查账目,分析原因,建立双方协定合作机制。针对知识点理解偏差的原因,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以及请教同事和主管等手段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传微课至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学习。学生从发现问题到主动寻求资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各种方法能力和专业知识。

3.3.4 自主经营

第四阶段自主经营是VBSE实训课程的升华部分。经过前三个阶段扎实训练,学生各项职业能力一一获得了针对性的训练,团队凝聚力已经初见成效。在此阶段老师扮演市场规则制定者和观察者,各经营团队成为市场真正的“主人”,与多家同行激烈竞争客户和原材料,激发团队“斗志”,理顺业务流程,创新经营思路,最终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道德的集成,形成个体全面发展的能力组合。

3.4 系统化地教学评价设计

采用运用最为广泛的柯克帕特里克四级评估法对VBSE课程进行全方位培训效果评价:

第一层反应层:学生对教学组织效果的最基本评价。从课程内容、选材、进度以及老师授课表现、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主要用于课程总结与改进。

第二层学习层:采取多维度对职业能力培养过程进行评估。从团队协作、内容、演讲等角度评价经营团队完成的业务流程图、企业文化海报、团队总结等成果;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评价业务表单填写规范性,并选出“最匠心”员工;由行政小分队每日通报出勤、办公环境、着装、文明用语等职业行为表现。

第三层行为层:以学生课程总结、公文测试模拟评估学生职业行为建立程度,以360度考核评价CEO的决策力、领导力的表现,评选出最佳CEO。

第四层结果层:以VBSE实训系统中团队运营业绩作为结果层数据来源。

学生成绩=结果层业绩*50%+学习层表现*25%+行为成表现*25%。

4 能力本位下的VBSE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总结

基于能力本位的VBSE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实现了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即能提前拥有工作经验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上岗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基金项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度校级重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践研究”(XDK2018-A-1)

参考文献

[1] 贾芹芹.职业教育“学生中心、能力本位”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职业,2018(35):33-35.

[2] 宋莹.综合职业能力本位下职业院校商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6(3):67-70.

[3] 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0-11.

[4] 甘泉.经管类《VBSE 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2019(3):145-147.

[5] 宋莹等.综合职业能力本位下职业院校商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6(3):67-70.

[6] 邓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 跨专业实训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87.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