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2019-09-10张钰
张钰
[摘 要] 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变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市场中的恶性竞争行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从企业的角度看,要想适应当前的形势,必须做好战略规划,调整经营与发展策略,从而改善自身的经营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下,企业有必要推进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创建新的企业面貌,从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何为企业文化?事实上,从企业的角度看,其独有的价值观念就是企业文化。这和很多组织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有很大不同,仅仅是企业思想层面的一种理念,对各项管理工作及整个企业氛围有很大影响,关系到企业的后续发展。每一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管是否介绍,企业文化都对企业的管理及运作产生很大影响。就国内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看,现阶段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很多企业仅从形式上建设企业文化,没有探究企业文化的本质,也未借助企业文化而引导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并未得到提升。从现有的调查资料可知,大部分企业没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相关管理人員也未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显然无法在实际管理中产生可观的积极价值。基于此,企业领导者应当更新理念,对企业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意识到其重要价值,进而令企业文化优化管理模式,实现应有的价值。企业应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起来,使得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有效,从而实现企业的各项战略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高度融合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简而言之,企业文化就是日常企业所展现的各个方面,包括员工的各项工作与流程,这些无时无刻不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且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员工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从企业文化视角判断某项工作是否该做、该如何做。不仅如此,两者的高度融合还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令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更加强烈,同时员工能够享受到极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这能够反过来提高员工的素养,使得员工具备明确的是非观,能够减少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借助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而科学地分析组织者与员工,从其优点、日常工作模式及对企业的看法等入手,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并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得企业稳步壮大[1]。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高度融合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从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来看,管理者和员工两方处于对立层面,倘若管理方式不科学,员工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工作积极性受挫,工作状态不佳,这些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高度融合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令企业从自身角度入手,促使员工自我约束各项行为,从而令管理行为更具实效性。除此之外,管理者也应当积极转变角度,从员工的角度思考,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以此激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令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三)企业文化充分展现了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能够彰显出一个企业的内在精神与价值取向,是企业的灵魂之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文化,所展现的是企业独有的风格及理念。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核心内涵的充分展现。企业文化能够令员工对企业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令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这一过程中,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能够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融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进一步优化自身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不可缺失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精神层面的行为与理念输出。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氛围,促使企业稳健发展。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产生的作用
企业在制定制度、开展各项经营与管理活动时均以企业文化为重要基准。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兴衰是由企业文化决定的。优良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作用,不但给员工的个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与之相反,如果企业文化比较差,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还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进而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企业难以顺利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此外,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难以缔结长久关系,这些均导致企业落后于同行,最终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有必要建设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事项。[2]
二、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如生产、销售、研发等。为了令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高度融合,企业有必要先行构建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将失去应有的基础,难以顺利开展。只有基于科学的管理制度而构建的企业文化才具备真正的内涵,才能够深入全体员工的内心,才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营环境中所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会展现出不一样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为一种理念层面的表述,能够影响员工的各项日常工作,且对员工的行为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体现在管理方面,管理者应当重视员工的思想动态,改善员工的思想觉悟,令员工能够和企业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借助科学的管理制度,令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促使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各项工作中,践行企业的文化理念。
(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创建出和谐而稳定的企业环境
企业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内部环境的影响,如果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凝聚力,无强烈的团队意识,仅重视个人的利益,那么企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有必要创建出和谐而稳定的内部环境,这一点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通常,良好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支专业而高效的人才队伍,这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所以,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过程中,企业应当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入手,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并不断优化与创新,从多角度来推动该方面的各项改革工作,如薪酬体系、招聘体系、评价考核体系等。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意识到在改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当属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素质测评等。企业必须重点做好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从员工的角度看,在提升工作效率的过程中必须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只有具备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才能够高效。针对此,企业必须致力于向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自身的发展及其职业规划,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有一定的收获,并实现员工个人的社会价值。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坚持择优与公平的原则,对全体员工进行多角度的考核,选拔有才能的员工,并且基于员工的优势而安排更加科学的岗位。此外,还应当积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借助有效的奖惩措施来规范与约束员工的各项行为,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面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3]
(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熏陶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应当重视各种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并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具体为:一是构建起专门的宣传角,利用好网络等做好企业文化理念的各项宣传工作;二是制作企业文化手册,展示各种励志故事及阐明企业文化内涵;三是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令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如激勵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并设置一定的奖项,令全体员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四是借助各种培训活动来令员工对企业文化有更强的认同感;五是企业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化的企业文化用品,如标语、办公用品、标牌等。这些都能够令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借助上述有关策略,企业员工将对企业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认可企业文化,进而约束与规范自身的言行,更好地投入企业发展建设中。
(四)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企业文化有科学的认知
企业高管应当对企业文化的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只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价值,才能够围绕此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高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管理者各司其职,做好准备工作,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明确其对于员工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够提升凝聚力,更好地投入各项工作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还能促使企业上下构建起一致的价值观,从而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令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从而拥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在确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从企业实际状况入手,构建起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从实际情况看,有的企业出现盲从行为,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自身特色,仅仅走形式主义,侧重表面工作,未重视实质。这种情况下构建的企业文化非但无法促进企业发展,还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企业面临着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了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能够展现出一个企业独特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企业管理应基于企业文化而有效开展。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应实现高度融合,这将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价值,从而令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梦琦.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政工作创新的思路和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204- 218.
[2]宋丽萍.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9(21):35- 36.
[3]李康.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