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2019-09-10林志斌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复习课有效性初中数学

摘要: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寻找更佳的学习思路。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的理论性与逻辑性让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更要注重数学复习课的開展,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如何和实现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开展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

一、引言

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结束某一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后,定期开展复习活动,达到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但是大多数数学教师在组织复习课过程中都会受到课堂效率不高这一问题的困扰[1]。如何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是当前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接下来将从初中数学复习课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进行讨论分析。

二、数学复习课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时担任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把握着课堂进度,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复习课的真正意义,在进行复习时,仍然只是对学生进行各种题目的训练与讲解,教学方法固定且死板,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复习课的课时有限,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时时间相对紧迫,在组织复习的内容与方法时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复习内容选择的依据,对于数学成绩处于中下层的学生关注较少,复习课仅没有帮助他们消除数学中学习的困难,甚至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疑惑,逐渐消磨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复习课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复习活动中十分被动,跟着老师的复习思路走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这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回忆巩固,而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也让他们难以自觉主动的提出学习的疑问。在日复一日的练习课当中,学生耗费了时间却没有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

(一)熟悉教材内容,提高讲解的针对性

想要打造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本身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教材内容有着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知识复习与讲解活动开展的得心用手。然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复习课堂活动,借助简练精确的语言,为学生指明本节复习课所要涉及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层面逐步深入到理性层面。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以及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选择具有启发性与代表性的典型习题。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复习压力,在归类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2]。另外教师在进行复习课备课活动时,就应该对教材提前进行仔细的分析与钻研,设计复习课总体计划,并突出本部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教材结构让复习变得更有目的性。

(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学习就像建楼,基础知识不稳固,就难以建设出高楼大厦,因此教师在组织学习是要紧抓基础知识,初中数学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囊括了方程代数式、不等式、三角形函数图像等等,对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学运算方法的应用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居多。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时,需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回忆之前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与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表述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归纳划分,这些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清楚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将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与联想。基于以上两步帮助学生在复习课中建立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系统。在学生已经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后,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在兼顾夯实基础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例如,三角形是初中数学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关于这一部分的复习课时,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与之相关的内容,然后再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列出提纲,有的小组回忆了点线角的知识,有的小组回忆了三角形基本概念,有的小组回忆了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证明方法,有的小组回忆了关于勾股定理的知识等等。每一个小组所回忆的知识内容各不相同,可以互相作为补充,小组展示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知识巩固的过程,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变得更加条理化,将学生置于可能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调动学生复习课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实现复习课效率的提升。

(三)运用辅助设备,激发学生复习活动的积极性

复习课是对基础知识点的串联与回忆,学生面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甚至有些学生可能出现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活动时,要意识到学生在复习时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借助更具吸引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复习活动的热情。现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诸多的支持,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或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其应用于数学课复习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复习阶段的疲劳心理。例如在学习《全等图像》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接触多媒体设备,用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两个逐渐重合的三角形,在过程中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所具备的性质的借助音频、视频的形式融入课件当中,能够抓住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消除学生数学复习课可能会出现的疲劳心理。

总结:复习是就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可知,人的遗忘是在学习后立马发生的,为了有效促进知识的加深,教师需要重视复习课,教师通过自己心态的调整,认清这复习课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并寻找积极的对策提升复习课效率,改变传统题海复习的战略,为其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考数学复习课的核心任务及教学策略[J]. 印冬建. 中国数学教育. 2018(23)

[2]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的探究[J]. 黄伟洪.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6)

[3]以生为本,寓教于乐——浅谈初中数学有效分层教学策略[J]. 金素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8)

作者简介:林志斌(1979.06-),男,汉族,福建泉州,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猜你喜欢

复习课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