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2019-09-10王万锴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土木工程

王万锴

摘要:地震是特殊地带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地震灾害达到一定级别,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优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原则,以及加强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当前,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为避免建筑工程在地震灾害中出现大面积垮塌,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加大对抗震结构设计的重视度。在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进程中,只有注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才能有效排除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的安全隐患。

一、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要明确抗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这种灾害防御能力不单单体现在局部结构方面,而是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为此,土木工程设计人员需从整体结构角度出发,完善工程结构设计,注重结构布局统一性与协调性,满足抗震需求。

(二)简单性原则

经过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论证可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越简单化.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越强。归根究底,是由于结构设计简单化,有利于更加清晰且准确的计算力学数据,确保设计工作在整体结构平衡性方面的控制能力,避免因设计过于复杂,增大结构力学数据计算难度,影响细节处理,进而削弱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总之,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应尽可能的做到结构设计的简单化,加强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以减轻地震灾害的负面影响,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御性原则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为此,如何提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水平,成为土工工程设计人员,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要深度考虑结构力学特征,加强整体结构平衡性,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充分发挥抗震设计的优势作用。

二、优化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具体策略

若想优化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增强整体建筑物抗震能力,必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抗震等级;严格选址,避免建筑物受地理环境影响;注重抗震线完整性与多层性;根据地震等级合理划分土木工程结构。下面将对上述措施予以深度探讨。

(一)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抗震强度

各类土工工程的建设规模、结构形态与设计要求等存在本质性差异。为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工程结构抗震强度。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始抗震设计工作前,应全面了解国家限定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条例,以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为基础,根据工程外形构造、结构类型与矩架高度,编制科学可行的梁结构、墙结构设计方案,确保各结构节点符合抗震强度标准要求,均衡分担地震波产生的作用力,从而优化整体结构抗震效能,以免因土木工程中一个结构点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影响整体结构安全稳固性。

(二)严格选址,避免建筑受地理环境影响

地质活动变化与自然环境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质量与使用寿命。为此,土木工程设计人员需加大对工程选址的重视。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所在场区的地质活动情况、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与气候环境变化情况,深入现场进行环境勘察,全面掌握场区地质结构特征、土壤环境特征、气候环境特征与自然环境特征。根据环境勘察结果,秉承严肃、严谨与严格的基本原则,选择最适宜的建设地质,避免建筑工程受到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建设地址时,尽可能的避开地震灾害频发地段、山体滑坡频发地段、泥石流频发地段,进而优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增強工程结构安全稳固性。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且基底坚固的地段进行建设,有助于增强工程结构安全稳固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灾害的破坏性,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根据抗震等级合理划分土木工程结构

地震灾害的级别不同,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各不相同。为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时,要注重大梁的加固处理,提升抗震水平,增强整体工程的抗震能力。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人员需根据场区的地质结构条件、地下水文环境条件与气候环境条件实行抗震实地研究,尽可能的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根据抗震等级,科学合理的划分土木工程结构,确保建筑物的投入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钢筋、混凝土等主体材料,以及其他一系列附属配件材料,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负荷力。另外,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还要不断提高各类零配件的控制能力,优化整体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

(四)增强抗震线的完整性与多层性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务必严格参照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来临时,高度发挥地质灾害防御效能,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若想有效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应保证抗震线的多重性与完善性。

此外,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还可结合工程项目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抗震线延展设计,提升整体建筑物的强度等级。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合理分散建筑物所承担的压力,改进建筑物的灾害防御能力。再者,在土木工程抗震结构安装过程中,要注重安装作业的严谨性与合理性,适当延长框架内水平柱的端位长度,防止结构塑性形变增大柱端位的抗压负荷。为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必须注重抗震设计,加强抗震线的多层性,以此增大建筑的安全系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设计人员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深刻认知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加大对抗震设计的重视与投入,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优化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增强整体建筑物抗震能力与安全稳固性,以期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l1李学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04).

[2]魏春铁.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07).

[3]路畅.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31)

[4]单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04)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土木工程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探析
楼梯间的抗震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