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9-09-10王丹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信息化

王丹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记录着我国历史和社会进步,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从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入手,经过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标准化

一、档案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想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须要借助于档案管理,这也是保障事业单位“真实性”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将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記录下来,作为之后员工查阅的资料,同时也可以给事业单位选拔人才提供所需的信息,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使事业单位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面临问题

(一)管理力量薄弱

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影响了档案利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化应用程度低,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己得到普遍采用,但由于受经费及技术、人员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档案管理只是把基础信息输入了计算机,而录入的数据一般都是按照手写纸质的内容录入的,信息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确认,资料检索、调阅档案等仍用手工操作,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现。

(三)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欠规范

受管档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生疏、督查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制度坚持不够经常,日常措施不到位。材料制作没有统一标准,时常有A4、B5纸规格的材料归档,增加了管档人员的工作量。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当前形势下,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都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针对于此,事业单位必须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划规章制度,从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具体操作时,所制定的制度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确保制度的平等性,拒绝“看人下菜”的情况出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制度实际运营过程中对其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在实践中完善制度。此外,在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后,还要制定出对应的措施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但却没有严格执行下去,这无疑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要与时俱进。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开始使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然而始终有一些事业单位仍旧使用传统的纯人工管理模式。针对于此,这些事业单位也要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使用现代技术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保证档案管理有效性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与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从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和能力上不断建设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即使在岗位出现变动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保证档案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不降低。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和责任意识,有效性性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应该注重这两方面的工作,切实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新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在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充分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新模式,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更为丰富,档案管理体系也更加健全,有助于促进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此外在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档案管理的服务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在档案信息平台上,用户能够自行检索和使用相关档案信息,有效促进了档案资源利用率的强化。所以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以新的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全面优化。

(四)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渐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终将成为顺应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档案管理建设的经费投入,配备足够的硬件设施和专用软件提供利用,用电子化、声像化的方式来取代老旧的手工操作和纸质存档的管理机制,使基层档案不仅便于管理,而且更加安全,不至于出现丢失、遗漏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鼓励档案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创新意识,不断改善和优化档案队伍的结构,只有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才能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快速实现,才能发挥档案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不只是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每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只是在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来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让事业单位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这需要事业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真正做好本质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述寅,张良.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24).

[2]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05).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信息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略解析
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