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批判及其反思

2019-09-10梁欣韩步江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批判马克思主义

梁欣 韩步江

[摘 要]马克思主义“边缘论”是不能正确对待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错误思想认识。西方学者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基于后现代语境重新发现和解读马克思,运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击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的非议和质疑,恢复和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影响力,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考和实践,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对时代特征和实践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边缘论;批判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史上,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作用常常会招致各种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或流派的非议和质疑,尤其是在社会客观实际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之时,人们往往很容易因马克思主义不能直接解释、说明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边缘化的思想认识倾向。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产生和存在马克思主义“边缘论”倾向也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容易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从中国当前历史语境出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有力批判和回击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的真正做法。

一、马克思主义边缘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力量在各种层面上削弱的假象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被后继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体系。尊重和肯定人类社会,并从人类社会自身存在的规律出发形成其真理光芒(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道义担当(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是其精要所在和精髓所聚;历史批判性地、革命性地对待和把握现实社会是其重要鲜明特征;从资本主义社会出发,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并揭示其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是其持久力量和鲜活生机所在。但当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时,其影响力和感染力面临被动摇的风险。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最初批判语境是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即使马克思预言道,到资本主义成熟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分离的劳动比比皆是”,也不意味着现实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都可以完整直接地嵌入马克思主义之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种现代文明的展示,而对这种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则需要结合现实资本主义发展达到某种阶段,即后工业社会语境来把握。

后工业社会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调整发展的产物,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进入这样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现代性后果和现代社会危机的增长推动着思想领域中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其中,一部分表现为复古主义,即强调对传统即前现代的继承和发展;一部分表现为虚无主义,即完全否定和抛弃人类自近代以来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与现代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初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批判的学说,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没有涉及后工业社会,批判所依据的社会事实也不是后工业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针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本质批判没有话语权,能够被随意边缘化。

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确实需要再思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和普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某些方面和环节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社会面貌也似乎为之焕然一新,伊格尔顿将这种资本主义社会称为“成熟的工业化”社会。而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置于边缘化地位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后工业社会(不同于马克思最初社会历史语境)中已经失效,在意识形态领域完全无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种错误的认识之所以产生,现在看来,其主要依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自我更新,资本主义在后工业社会的强势发展,延长了这种制度的寿命。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使边缘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丧失了合理性和可能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科学论证似乎并不成立,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革命似乎并不正确。“1976年,相当多的西方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确有道理;而到了1986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这样认为了。”[2]原因在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确实经历了至关重要、耳目一新的变化,资本主义通过自身调节和反思似乎获得了一种升级换代和苟延残喘的发展性空间,即后工业发展阶段。据此,后工业社会各种思潮开始质疑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基于传统工业社会内在矛盾论证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后工业社会根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结果,导致左翼政治团体开始退缩不前,对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未来丧失信心,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志向渐退,政治无能感持续衍生。

第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陷入迷茫,成为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现实依据。在上个世纪,苏联是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展现出来的物质力量,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存在和发展是奠定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地位和作用的强大现实依据,可以说,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有很大影响。可现实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并没有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彻底坚持和发展下去,有些右翼政治家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无限放大,以此宣扬资本主义的优势,否定或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力量。尽管他们“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中始终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但他们同时又宣称那不过是有些艰难而已,如果选择其他的政体,情况要糟糕得很多”。[3]而苏联解体的历史结局更是增强了他们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倾向,强化了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需要有强大的舆论掩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一些右翼理论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直接论证和推翻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在这些理论家们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不能从一个时刻或一个片段来把握其具有的可塑性空间,后工业社会的现实充分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如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历史性进步,使一些人竭尽全力地站在其发展成就上维护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地位,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真实的困境。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边缘化马克思主义,往往是出于意识形态建设上的别有用心,将资本主义社会發展上的真实困境进行消解和取消,掩饰自身存在的问题,宣扬其优越性,往往是其根本动机和目的。

二、对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历史性批判和超越:透视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阐释和说明,打破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质疑,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边缘论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对其展开历史性批判和超越需要结合社会历史条件正确阐释和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张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伊格尔顿通过对几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指出后现代社会运动思潮从根本上讲并没有真正完全彻底地摆脱资本主义的历史语境,仍然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和产物。后现代社会运动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对其进行自识和反思,建构一种弥补和完善资本主义现代性、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内在问题的发展理念。从本质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但并没有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它往往否认或抛弃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看不到马克思通过社会阶级斗争建构起来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机制的根本学说。它更多地关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问题,表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前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方面无能为力,在知识学层面也无法比拟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运动的历史正当性和合理性。事实上,“只批判文化、性别、语言、身份和种族的压迫的种种文化现象,并不能直接改变造成这些压迫的真正社会条件”。[5]因此,尽管后现代社会运动思潮直面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力图通过运动(革命、改革等)来解决社会问题,但它毕竟未能抓住解决社会冲突问题的根本之处和完整历史逻辑框架,仍然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展的表面,搞不清现实问题的完整历史逻辑,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多么具有穿透力和生命力。为此,伊格尔顿基于后现代语境,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背后,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后现代社会运动思潮,能在更高、更深层次上为剖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指明方向。

第一,伊格尔顿立足后现代语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阶级发展状况,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批判后现代社会运动对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的忽视,有力回击了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错误。

在后现代历史语境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失去话语权和说服力,重新发现和阐释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回击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错误。社会主体在现实中暂时的分散、凌乱状态并不意味著基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而存在的阶级、阶层亦或其他社会中观层面上的概念和理论失去了根本话语权。社会阶级是完全彻底消亡、消解,还是暂时隐藏没有充分凸显、暂时有所弱化,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社会情况来判断。这实际上意味着阶级社会在阶级没有被完全消灭,全面自由人的联合体没有形成之前,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主体进行分析仍然有存在的需要,只是有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伊格尔顿立足后现代历史语境重新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变化,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发展的理论准确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发展及斗争。从无产阶级来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导致无产阶级的变化,却被一些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错误地视为无产阶级的消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会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伊格尔顿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劳动者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生活资料,指出“真正工人阶级的阵营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底层白领工人:文职、技术、行政、服务等行业的人员”。[6]白领工人在日益趋紧的管理纪律压力之下,已经被无情地卷入无产阶级化的浪潮之中。而从无产阶级存在的历史责任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7]无产阶级最近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8]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只要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尚未实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就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演化方向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所研究的现代性主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中发展的现代性,因而从根本上受制于资本的统治,遵循资本的逻辑。”[9]也就是说,后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在资本逻辑的框架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资本逻辑的发展空间在没有完全彻底释放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资本逻辑的最终发展就是资本彻底消亡的实现,就是资本最终消灭资本,资本的辩证扬弃。伴随着这种发展变化,社会阶级在后现代社会即资本逻辑张力空间里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仍然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存在和发展的力量逻辑。

第二,伊格尔顿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揭露社会表象,论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前瞻性与根本性,在更高、更深层次上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指明了方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其根本矛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往往展现出不同的社会表象。而丰富多样的社会表象则极易掩盖、混淆、迷惑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理解和把握,看不出其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机制功能。这就意味着,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层面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在特殊和暂时的层面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表象,找出社会表象和根本矛盾之间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发展和变化,只有这样,基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才有可能真正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力量才能真正彰显。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看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产生的非激烈对抗性的社会问题,但从更高、更深层次上看,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理论无疑能够指明方向。

在后工业时代,许多社会运动往往反映着人们对现实的诉求与批判,因为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基于后工业社会情境的社会运动往往都会打上后现代的烙印,并占据社会主要地位。以女权主义运动为例,伊格尔顿用大量事实和理论依据阐明马克思主义对女权运动的贡献,用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在解放女性方面所做的努力——“把给予妇女平等权利作为具有高度政治优先权的事物,同时还建立了国际妇女秘书处”,“向全世界劳动妇女发出的呼吁将共产主义目标与妇女解放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0]——回击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在女性解放问题上,恩格斯认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11]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受到父权与资本的双重压迫是女性地位低的根源,在根本上离不开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影响作用。由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产生的其他社会矛盾所催生出来的社会运动,其根本解决和发展之路还是需要回到解决根本矛盾中去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压迫的层面把握女权主义运动,才能真正地实现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必须从经济上解决女性的正当诉求,全人类解放才有可能。可见,马克思主义能够从根本上为女权主义运动指明方向,对后现代社会运动仍然具有根本指导作用。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思潮既无情地鞭笞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又把一系列社会问题归罪于现代性观念或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仅仅从知识学层面思考和认识后工业社会,这无疑是它自身的缺陷——反对形而上学却未能跳出形而上学。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但是两者不同的是:前者立足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存在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用一种不合理的形而上学抽象来描述具体现实;而后者则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进程,对社会表象进行本质批判与未来展望,这种批判实际上根植于现代性内在矛盾的自我扬弃中。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更具前瞻性和根本性。

第三,伊格爾顿根据马克思分析问题的辩证方法看待后现代社会现象,肯定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之上论证未来社会。

伊格尔顿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方法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是望远镜和显微镜,[12]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就能为社会发展指明根本方向。后现代绿色运动,从本质上看是一场抗议资本主义制度,旨在防止生态灾难、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群众性运动。[13]尽管它抓住了西方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使生态问题成为最具政治意义并直接关系人类命运的社会问题,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分析不亚于后现代的绿色运动。伊格尔顿说:“如果马克思今天仍然在世的话,他肯定会走在环保主义运动的最前沿。”[14]他把马克思看作一位早期生态学家,认为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是一种辩证的分析:一方面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指出人与自然的脱离——人对自然的掠夺——是人类的天性,但一旦这种脱离威胁到人类生存,马克思说“对土地这个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进行自觉的合理经营”是“不能让出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条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马克思的辩证分析为解决后现代生态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指导,即如果不停止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则社会发展难以为继。从这种意义上讲,资本主义社会也“只能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即一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趋于灭亡的社会历史阶段”[15]。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分析问题的辩证方法和科学论证未来社会。“一方面,马克思继承和深化了现代主义所强调的进步的必然性、社会的合理化以及人性的不断完善等观点,对现代性采取了肯定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继承和发展了反现代主义对于现代性的弊病和困境的诸多批判,对现代性采取了否定态度。”[16]以现代性的辩证分析为契机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反思和扬弃,继而论证未来社会,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重要出场方式。正如伊格尔顿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能创造巨大财富,但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社会准则能将它们置于人类的理性掌控之中。可见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将在社会主义社会得到彻底解决和根本扬弃,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辩证前提。

三、对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现实性批判: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社会现实发展的力量和实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现实性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地证明,马克思主义边缘论是一种错误的思潮,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地克服和消解马克思主义边缘论的影响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芒和物质力量。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史以来出现过的对资本主义最透彻、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17]。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不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分析和批判中,也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按照资本逻辑运行、发展和扬弃中,还体现在对未来社会的科学展望和正确实践中。而马克思主义边缘论者从社会表面现象出发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让位于后现代社会运动,不仅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且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上的实践指导作用,简单地否定和丢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和重要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它的成功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且有力地批判了马克思主义边缘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使得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找到了出路、少走了弯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容易出现因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而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思潮,因此在现实层面上,中国共产党亟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做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在对资本主义自识和反思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时代性,这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批判必须面对现实,紧跟时代;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造成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事实启示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以往的经验教训,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不同于其他理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拒绝自身理论的永恒真理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边缘化”,原因之一在于“哲学家们日益严重地沉溺于小格局的文本解读及其诠释技法之中,在学术口号中远离了现实生活,使哲学在书斋中更加思辨化、碎片化、个人化”[18]。解决之道在于还原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走出文本,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运用于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许多重大实践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思想观念需要厘清。中国共产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揭开社会问题表象,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才能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针对现实问题做出具体解答。

其次,重视和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面对和研究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虽然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但这种批判不是简单的现实性批判,它不仅包含着对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批判,同时还包含着对现代化过程中不合理现象的批判,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所以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就在于它们是理论创新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产物。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不重视和加强理论创新,那么无产阶级事业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必须“回到马克思”,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建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党的意识形态发展进入新境界。另一方面,要善于借鉴和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的积极思想成果,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其他理论,但也要防止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最后,立足中国语境,用中国话语的表达方式和宣传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让群众理解和掌握理论,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发挥巨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阵地。

最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权。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多元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中,市场经济既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也会对人际关系和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影响。”[19]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传播阵地;另一方面,由利益分化导致人们思想多元化,社会上流行着各种思想观念,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如果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那么就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丧失观念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就会在同各种负面思潮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动摇思想基础,形成不了统一思想,甚至阻碍和动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确立意识形态建设阵地和立场,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积极主动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同时,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划清界限,坚决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筑牢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权,抵制各种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推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作用和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党和国家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扭转人们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模糊界限、混淆是非的错误认识,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引领社会思潮,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决打击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流言蜚语,使马克思主义边缘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无地自容、无处藏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4.

[2][3][6][10][14][17]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张兵一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20、27、171、203、217、1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1972.256.

[5]赵文.伊格尔顿为什么是对的——从唯物主义文化批评角度看《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6).

[7][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6、413.

[9][16]郗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2016,(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6.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2.

[1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1.

[15]王南湜.《资本论》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河北学刊,2017,(6).

[18]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19]陈先达.改变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状况[J].政党视野,2016,(12).

(责任编辑:青 山)

猜你喜欢

批判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